返回舊版

奏響新征程“黃河大合唱”的河南最強音

  2024-03-11

  頂端新聞特約專(zhuan) 家 18luck官方黨(dang) 組書(shu) 記 主席 李庚香

  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全局、著眼長遠擘畫的重大戰略部署,關(guan) 乎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大業(ye) 。

  作為(wei) 千年治黃的主戰場、沿黃經濟的集聚區、黃河文化的孕育地和黃河流域生態屏障的支撐帶,河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戰略地位突出、責任重大。

  近年來,河南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充分挖掘並有效利用獨特生態資源優(you) 勢,持續加強對黃河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傳(chuan) 承與(yu) 弘揚,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麵取得突出成績。

  一、扛牢政治責任,強化頂層設計和法規製度建設

  河南省委省政府堅決(jue) 把保障黃河安瀾的政治責任扛牢扛穩,成立由省委書(shu) 記任組長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多次召開領導小組會(hui) 議,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重點工作。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出台一係列專(zhuan) 項規劃和法規,發布係列配套政策和綜合改革措施,建立了以《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為(wei) 統領,以《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河南省黃河灘區國土空間綜合治理規劃(2021—2035年)》《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河南省沿黃生態廊道建設規劃》《河南省黃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弘揚規劃》《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保護規劃》等為(wei) 支撐的規劃體(ti) 係,施行《河南省黃河河道管理條例》,為(wei) 確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地生效提供了堅強法規和製度保障。強化推動實施,河南省人大常委會(hui) 通過了《關(guan) 於(yu) 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定》,省高院發布了《關(guan) 於(yu) 服務保障〈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實施的意見》,充分發揮對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二、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區

  黃河河南段橫跨中原經濟帶,發展和保護的矛盾曾使這裏生態問題突出。近年來,河南省以極大的決(jue) 心和行動力,持續深化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大力整頓亂(luan) 堆、亂(luan) 占、亂(luan) 采、亂(luan) 建等頑疾,堅持把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與(yu) 大氣、水、土壤三大攻堅任務統籌謀劃、一體(ti) 推進,構建出一道堅固的生態防線。

  一是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改善成效明顯。加強“三水”統籌,實施生態補償(chang) 措施,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2020年以來,黃河幹流穩定保持Ⅱ類水質,確保“一河清水出中原,百轉千回入齊魯”。強化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治理,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確保藍天白雲(yun) 常現。加強土壤汙染源頭防控,土壤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二是黃河流域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顯著增強。堅持中遊“治山”、下遊“治灘”、受水區“織網”,實施礦山環境整治,開展灘區綜合治理,推進生態廊道標準化建設,目前已建成沿黃1200多公裏複合型生態廊道,成為(wei) 當地百姓的生態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

  三是持續保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安全。2020年以來,河南省先後開展6次環境問題和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行動,排查整治環境問題1.2萬(wan) 個(ge) 。流域多年來未發生危及水質安全的突出環境問題和重特大生態環境安全事故。

  三、聚焦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黃河文化作為(wei) 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集中代表。河南黃河流域名勝古跡眾(zhong) 多、珍貴遺產(chan) 遺存豐(feng) 厚,具有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的先天優(you) 勢。

  一是以重點項目帶動黃河文化傳(chuan) 承保護。接續推進“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項目”、二裏頭遺址考古發掘、黃河國家博物館、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展示中心、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一係列重大考古項目和大遺址保護開發工作。紮實做好申遺工作,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不斷增多,皮影戲、太極拳等入圍世界非遺名錄庫。

  二是創新打造文化旅遊品牌。河南致力於(yu) 將黃河文化旅遊帶塑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開展了黃河流域文化旅遊創新大會(hui) 、世界大河文明論壇、黃河流域視聽合作發展大會(hui) 、黃河文化月等一係列文化交流傳(chuan) 播活動,打造了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等一係列黃河文化旅遊品牌,不僅(jin) 提升了人民群眾(zhong) 對黃河文化的認識,也為(wei) 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提升了河南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影響力。

  三是充分發揮社科界智庫優(you) 勢。河南省社科界自覺扛起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服務戰略實施的曆史責任。河南省社科聯主要負責同誌2019年1月在省政協十二屆二次全會(hui) 提出“把黃河鄭州段變成大鄭州內(nei) 河”建議,受到省領導和社會(hui) 各界的肯定和廣泛關(guan) 注,並進入省委、省政府和鄭州、新鄉(xiang) 、焦作等市委、市政府的決(jue) 策。戰略提出後不久,河南省社科聯首倡發起並舉(ju) 辦首屆“九省區黃河論壇”,先後舉(ju) 辦“黃河文化與(yu) 中原學”高層論壇、中國黃河文化研究中心黃河論壇、黃河文化與(yu) 二程理學高層論壇、“黃河學”高層論壇等研討活動,積極推進“新時代黃河學”“中原學”“殷商學”等研究工作,提出“把黃河變成大鄭州都市區的內(nei) 河”“以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為(wei) 靈魂 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等重要觀點,編撰出版《河南黃河文化地標》等讀本,受到了省領導肯定和省內(nei) 外關(guan) 注。河南省社科院積極承擔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中國·鄭州)分論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論壇,編發藍皮書(sh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

  四、聚焦黃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大力推進河南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

  當前,傳(chuan) 統的發展模式難以為(wei) 繼,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國內(nei) 各地搶占發展製高點、培育新動能的共識。近年來,河南圍繞黃河(生態)經濟帶建設,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加快創新能力建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在創新引領上,加速匯聚創新資源,聚焦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強度由2020年的1.66%,提高到2023年的2%;引進高端人才,在豫兩(liang) 院院士目前有46人,相比2020年增長近一倍;建設創新平台,先後揭牌成立嵩山實驗室、神農(nong) 種業(ye) 實驗室、黃河實驗室、龍門實驗室等20家省實驗室。

  截至2022年底,河南黃河流域已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62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9家,省級重點實驗室325家。在產(chan) 業(ye) 布局上,河南充分依托黃河流域的生態優(you) 勢和資源稟賦,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步伐,積極發展先進製造業(ye) 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產(chan) 業(ye) 集群,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據統計,河南黃河流域共培育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12個(ge) 、百億(yi) 級工業(ye) 企業(ye) 22家、頭雁企業(ye) 54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53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數量,由2020年的6310家、11826家,增至2023年的1.2萬(wan) 家、2.6萬(wan) 家,都翻了一番。

  總體(ti) 上看,河南在安瀾黃河、生態黃河、美麗(li) 黃河、富民黃河、文化黃河建設等方麵成績顯著。新時代新征程,河南省正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河南實踐,走好現代化河南建設“五條新路子”,奏響新征程“黃河大合唱”的河南最強音。

  專(zhuan) 家名片

李庚香 | 18luck官方黨(dang) 組書(shu) 記 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