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若
(華中科技大學)
縣級融媒體(ti) 是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動員者、服務者、基層引導者、預警者和監督者,具有平台化和組織化等特征,在基層社會(hui) 治理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結合基層實際,探索適合數字化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的服務模式。
一、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政策依據與(yu) 理論邏輯
1.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政策依據
2018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ti) 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從(cong) 國家戰略層麵提出了縣級融媒體(ti) 建設的發展方向。如何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快推動媒體(ti) 深度融合發展的指示精神,整合資源,推進縣級融媒體(ti) 中心建設,是全國廣電係統麵臨(lin) 的重要課題。2018年9月,中宣部提出“2020年底縣級融媒體(ti) 中心基本實現在全國的全覆蓋”,此目標已基本實現。2020年“十四五”規劃和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明確提出“要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ti) 中心”。此後,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層麵,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以數字技術賦能鄉(xiang) 村公共服務,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xiang) 村延伸覆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實施智慧廣電鄉(xiang) 村工程,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統籌建設區域性大數據平台”。可以看出,作為(wei) 一項國家戰略,縣級融媒體(ti) 建設已超越行業(ye) 內(nei) 部的縣級媒體(ti) 融合發展策略,而成為(we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築底工程。
2.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理論邏輯
縣級融媒體(ti) 是我國媒介融合向基層的延伸,是以“中央廚房”模式為(wei) 代表的頂層媒介融合向以縣級融媒體(ti) 中心為(wei) 建設主體(ti) 的基層媒介融合的重心轉向和主體(ti) 下沉。“媒介融合”這一概念肇始於(yu) 美國,媒介融合的提出給媒體(ti) 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社會(hui) 黏合的空間,日趨形成一種社會(hui) 治理的媒介邏輯。縣級融媒體(ti) 不僅(jin) 僅(jin) 具有媒體(ti) 屬性,更是縣域社會(hui) 治理、公共服務的載體(ti) 。縣級融媒體(ti) 是打破鄉(xiang) 村社會(hui) 治理結構性困境、實現鄉(xiang) 村“善治”的重要引擎。它既是鄉(xiang) 村社會(hui) 治理的參與(yu) 主體(ti) ,也是互動平台,是“媒體(ti) 平台+”政務、商務、服務的平台型融合媒體(ti) 。縣級融媒體(ti) 通過技術培養(yang) 、組織保障、環境支撐等,有利於(yu) 建構政府、媒體(ti) 、社會(hui) 、市場多元要素聚合聯動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格局。縣級融媒體(ti) 建設與(yu) 鄉(xiang) 村治理在戰略背景、行動場域、價(jia) 值指向等方麵具有共通性和互嵌性,這是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邏輯支撐。
二、河南省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有效探索
目前,全國已基本實現縣級融媒體(ti) 中心掛牌的全覆蓋。但是,我們(men) 實地調研發現,許多縣市還隻是把縣級融媒體(ti) 當作增強型生產(chan) 、傳(chuan) 播新聞的媒體(ti) ,尚未認識到其超越傳(chuan) 統媒體(ti) 的多種價(jia) 值和職能,無法全麵有效發揮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多重功能。
1.河南省縣級融媒體(ti) 建設是融媒體(ti) 進程的新階段
近年來,河南省在媒介融合方麵進行了大量積極探索。2014年大象融媒體(ti) 集團的成立在全國範圍內(nei) 樹起了河南廣電媒體(ti) 融合的“品牌”。河南日報報業(ye) 集團以“一體(ti) 兩(liang) 翼”的發展思路,推動融合態勢深度發展。河南電視台積極開拓新媒體(ti) 形式,借助其平台優(you) 勢加強互動性,並借助互聯網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優(you) 質網播節目。河南省的媒介融合從(cong) 內(nei) 容生產(chan) 、運營發行和媒介製度全方位創新,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發展模式。為(wei) 將這一事關(guan) 國家媒體(ti) 體(ti) 係建設的重大工程紮實落地,河南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省委決(jue) 策部署,在省委宣傳(chuan) 部的領導下,在市、縣兩(liang) 級黨(dang) 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全力推進縣級融媒體(ti) 中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8年9月,河南省委宣傳(chuan) 部確定由河南廣播電視台承擔建設河南省縣級融媒體(ti) 中心省級技術支撐平台。2019年3月,河南省委宣傳(chuan) 部印發《河南省加強縣級融媒體(ti) 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確定39個(ge) 試點縣。2019年7月,河南省縣級融媒體(ti) 中心省級技術支撐平台通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專(zhuan) 家組的檢測,作為(wei) 全國領跑者為(wei) 行業(ye) 提供了重要參考。
2. 河南省縣級融媒體(ti) 建設成效明顯
2019年8月,河南省縣級融媒中心省級技術平台榮獲2019“指尖融媒榜”最具影響力廣電融媒技術平台,河南廣播電視台承建的汝州市融媒體(ti) 中心獲得了2019“指尖融媒榜”最具影響力縣級融媒體(ti) 中心。2019年12月,河南大象融媒體(ti) 技術有限公司河南縣級融媒體(ti) 省級技術支撐平台獲得“全國廣播電視媒體(ti) 融合成長項目”榮譽稱號,項城市廣播電視台被評為(wei) 全國廣播電視媒體(ti) 融合先導單位。2019年底,全省104個(ge) 縣級融媒體(ti) 中心已全部掛牌,投入實際運行。河南省的媒介融合和縣級融媒體(ti) 建設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3.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新任務
在媒體(ti) 融合縱深發展大趨勢和全麵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背景下,作為(wei) 傳(chuan) 媒強省和農(nong) 業(ye) 大省,河南的縣級融媒體(ti) 建設要從(cong) “媒體(ti) 本位”向“治理本位”的媒介化治理邏輯轉向,探討縣級融媒體(ti) 建設的功能定位、多元模式、多重困境以及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角色定位、功能拓展、經驗模式等方麵。縣級融媒體(ti) 中心的底色是新型的新聞媒體(ti) ,是基於(yu) 用戶需求端變革的新聞媒體(ti) ;本色是“媒體(ti) +政務”,建構對話協商平台,引導多元主體(ti) 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特色是“媒體(ti) +服務”,打造差異化的服務平台,有效利用當地特色資源,拓展縣域民眾(zhong) 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推動縣域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在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ti) 係現代化的背景下,河南省應積極思考縣級融媒體(ti) 作為(wei) 輿論引導的媒體(ti) 、數字鄉(xiang) 村的智庫、意見交流的平台、組織動員的主體(ti) 等治理要素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理論依據和實踐邏輯,探索建立河南省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多種模式及其效果評價(jia) 指標,這是當前重要又緊迫的問題。
三、河南省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服務型治理”模式的建議
要搭建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模式,就應強調其公共服務屬性。通過創新服務的模式,構建河南省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行動框架,最大限度激發基層融媒的公共服務屬性,形成符合基層實際、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模式。我們(men) 調查研究以後認為(wei) ,構建縣級融媒體(ti) 參與(yu) 鄉(xiang) 村“服務型治理”模式勢在必行。其主要內(nei) 容包括以下四個(ge) 方麵:
1.融媒體(ti) +信息服務
第一,搭建鄉(xiang) 村“數據庫”。通過信息服務,打通鄉(xiang) 村治理過程中信息縱向、橫向流通不暢的問題,打破城鄉(xiang) 信息傳(chuan) 播不均衡的瓶頸。建立集信息匯聚、智慧派單、可視指揮、數據研判、留痕管理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智能化鄉(xiang) 村治理係統。通過建立和完善信息係統確保信息動態優(you) 化,並用科技化、數據化手段處理信息,如何確保數據的完整和真實,讓基層民眾(zhong) 訴求與(yu) 政府有效回應密切對接,更好促進其發揮社會(hui) 治理作用。
第二,推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按照《數字鄉(xiang) 村發展戰略綱要》要求,推進全市農(nong) 村(社區)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和智慧廣電建設。將融媒智慧社區建設與(yu) 文明城市創建、文明村(鎮)創建、農(nong) 村社區治理試驗區創建相結合。采取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鄉(xiang) 賢捐助等形式,依托融媒體(ti) 中心廣電網絡資源和信息管理優(you) 勢構建“多網合一”,為(wei) 縣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信息支撐。
2.融媒體(ti) +政務服務
第一,打通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的“最後一公裏”。縣級融媒體(ti) 中心要主動搶占移動終端的新媒體(ti) 平台,把黨(dang) 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權威信息、惠民措施等通過平台傳(chuan) 播出去,如地方領導換屆、養(yang) 老保險發放、合作醫療報銷、學生免費午餐、種糧養(yang) 殖補貼等信息。同時對網絡謠言流言、非法營銷廣告、封建迷信知識等不良信息及時澄清、辟謠。
第二,搭建“公共話語場”。通過媒體(ti) 問政、行風熱線等方式,打通基層群眾(zhong) 的意見表達渠道。把群眾(zhong) 組織到公共平台討論社區、村莊的公共事務,增強其參與(yu) 感、認同感和合作能力。扭轉鄉(xiang) 村公共空間衰落的現狀,實現社會(hui) 秩序重建,履行媒體(ti) 輿論監督功能,凸顯縣級融媒體(ti) 的“組織者”功能,建立多元主體(ti) 協商對話機製,完善鄉(xiang) 村社會(hui) 治理結構。
3.融媒體(ti) +商務服務
第一,實現鄉(xiang) 村與(yu) 市場高效對接。通過平台賦權、平台增能,讓鄉(xiang) 村市場主體(ti) 獲得更多市場資源,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轉型和發展。縣級融媒體(ti) 在此過程中既是市場中介,也是市場主體(ti) ,還承擔培訓鄉(xiang) 村經濟主體(ti) 的責任。充分發揮縣級融媒體(ti) 平台的市場中介功能,發揮縣級融媒體(ti) 主動配置和培育市場要素的主體(ti) 功能。
第二,打造“互聯網+電商”產(chan) 業(ye) 新樣板。深耕定製“電視淘寶”“手機台購物”等融媒體(ti) 電商平台,開展網絡平台營銷服務。與(yu) “一村一品”培育的鄉(xiang) 村企業(ye) 簽訂合作協議,進駐手機台、淘寶、京東(dong) 等銷售平台,推介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增加知名度、拓寬銷路,同時提供網絡平台銷售、建設、維護、更新服務,推動鄉(xiang) 村經濟發展和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4.融媒體(ti) +生活服務
第一,建立“綜合服務平台”。加強與(yu) 教育、旅遊、醫療、環保等部門合作,融合市政服務、交通出行、醫療教育、文化旅遊等信息資源,向本地人民群眾(zhong) 提供以政務服務為(wei) 核心的各種本土性服務。同時開展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聞資訊、學習(xi) 教育、商務娛樂(le) 等綜合功能,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信息服務。
第二,提供豐(feng) 富的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品,增強鄉(xiang) 村居民的地方認同感。改善縣域居民生活單調、發展單一的窘境,通過多方麵、多維度的服務供給包括地方文化供給,實現鄉(xiang) 村群眾(zhong) 高質量在地生存、在地發展的獲得感,通過增強鄉(xiang) 村居民與(yu) 縣級融媒體(ti) 的黏性,進而增強廣大老百姓的認同感。
(作者係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