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指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係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從(cong) “摸石頭過河”、“頂層設計+摸石頭過河”到“三個(ge) 更加注重”,我們(men) 黨(dang) 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方法論的認識達到了一個(ge) 新階段、新高度和新境界。“三個(ge) 更加注重”的方法論是從(cong) 改革不同階段、改革不同目標任務、改革變化了的具體(ti) 實際出發得出的科學研判,具有很強的曆史主動性、理論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為(wei)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
更加注重係統集成,進一步優(you) 化政策的功能導向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要更加注重係統集成,就是要以係統觀念為(wei) 統領,充分優(you) 化政策的減法效應和乘法效應,把各個(ge) 分離的領域、行業(ye) 、過程的資源、政策、信息、功能集成到相互關(guan) 聯、統一協調的結構化係統之中,使資源充分共享、發展總體(ti) 協調、治理安全高效,使改革的效益最大化、效率最優(you) 化、風險最小化,切實消除沒有任何功能的繁瑣政策,顯著優(you) 化更加尊重底層邏輯的頂層設計,大幅提升更加具有可行性的政策決(jue) 策能力,有效駕馭更加複雜的改革形勢和更加繁重改革任務。
更加注重係統集成,是為(wei) 了糾正改革實踐中的政策體(ti) 係供給適配性問題。在過去幾年的全麵深化改革實踐中,各地普遍十分注重堅持以係統觀念統攬改革全局,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卻走進了另一個(ge) 思想誤區,出現了改革舉(ju) 措互相掣肘的偏差。結果是政策越來越係統全麵、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繁瑣、越來越不利於(yu) 有效落實。一些地方雖然政策體(ti) 係不斷完善,然而政策的功能並沒有相應的增加,造成了這些地方的政策供給飽和甚至過剩,基層難以駕馭、統籌和落實,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改革的重點,分散了改革的精力,影響了改革的實效,助長和滋生了形式主義(yi) 。這些問題的出現,在方法論層麵為(wei)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提出了一個(ge) 重要的思想任務,即如何更加注重係統集成,進一步優(you) 化政策的係統功能。這也充分說明,與(yu) 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相適配,政策的轉型升級也迫在眉睫。
更加注重係統集成,要求進一步優(you) 化政策的係統功能。首先,任何不充分考慮係統外部條件、政策執行成本的決(jue) 策都是不係統的。其次,任何以封閉、孤立係統的眼光做出的決(jue) 策,都會(hui) 故步自封、自我設限,因而也是狹隘的、低效的。其三,任何過於(yu) 煩瑣、苛刻的政策決(jue) 策,很容易超出統籌限度和資源限額,會(hui) 適得其反、走入歧途,因而造成客觀上政策懸空,反而為(wei) 改革設置了人為(wei) 障礙。要切實把現有的政策參量、資源限量和風險變量等多元變量納入結構化係統來考慮,並帶入現實問題方程來求解,強化當前取值區間的有解思維,優(you) 化政策係統功能。
優(you) 化政策的係統功能要注重解決(jue) 好以下問題:一是保持宏觀政策的相對穩定性,充分協調前一輪改革與(yu) 進一步改革,切實避免政策轉向過急、過猛、過陡,做到改革前後銜接、上下貫通;二是保持各類政策取向的一致性,確保政策不互相打架、互相扯皮、互相妨礙,做到條塊協調、部類融合;三是保持政府-市場關(guan) 係與(yu) 國家-社會(hui) 關(guan) 係的平衡性,既要避免民退國進或國進民退,又要避免無效政府或無效市場,真正做到放的活、管得住,收放自如。
更加注重突出重點,進一步強化關(guan) 鍵的問題導向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更加突出重點,是為(wei) 了糾正改革過程中的麵麵俱到、主次不分、重點模糊等問題。在《決(jue) 定》和《<決(jue) 定>說明》中,中央圍繞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提出要更加注重突出重點,就是要在紛繁複雜的眾(zhong) 多問題中,選擇確立關(guan) 鍵的問題導向,進一步凝心聚力,主動聚焦推進重大改革。
更加注重突出重點,首先就要善於(yu) 抓主要矛盾。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統籌平衡好“全麵”與(yu) “深化”的關(guan) 係,不能平均分配精力和注意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決(jue) 定>說明》明確指出,所謂抓住重點,就是“突出體(ti) 製機製改革,突出戰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經濟體(ti) 製改革牽引作用,凸顯改革引領作用”。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要以製度建設為(wei) 主線,做好“七個(ge) 聚焦”方麵的工作。“七個(ge) 聚焦”涵蓋了“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國家安全、黨(dang) 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貫穿了全麵深化改革的各方麵、全過程、總目標。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就需要各地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以上這些方麵的工作上,花大力氣、下真功夫,更好地聚焦主業(ye) 主責。做到改革戰略明確、重點明確、事項明確、分工明確、責任明確。改革如果主次不分、重點模糊、戰略戰術混淆,就會(hui) 陷入打亂(luan) 仗、亂(luan) 打仗、打仗亂(luan) 的局麵,很難有效率有效益。要分清楚好戰略層次與(yu) 戰術能級,既不能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糊塗,也不能用戰略上的精明掩飾戰術上的失能。
更加注重突出重點,就要善於(yu) 抓牛鼻子。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具有牽引和引領作用的改革,大都涉及中央牽掛、群眾(zhong) 期盼、社會(hui) 關(guan) 注的最重大事項,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關(guan) 鍵,牽一發而動全身,要給予最高程度的重視,竭盡最大程度的努力,確保最大程度的效果。要把握輕重緩急、先後次序,既要做好長期的跨周期調控,又要做好短期的逆周期調控。沒有當下就沒有未來。如果當下某一領域的問題特別突出、群眾(zhong) 反應十分強烈、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就要謹慎考慮調整長期主義(yi) 的優(you) 先次序,先闖好當下這一關(guan) ,把“牛鼻子”的問題琢磨透,把當前與(yu) 長遠平衡好。
更加注重突出重點,就要把改革看做一個(ge) 動態過程。全麵深化改革涉及領域廣、層次深、事項多,一方麵要注重動態統籌協調、整體(ti) 推進各項改革,分類有序推進;另一方麵要注重動態看待各項改革的重要性和優(you) 先級,有針對性地推進。既要學會(hui) 十個(ge) 指頭彈鋼琴,也要學會(hui) 十個(ge) 指頭摁跳蚤;既要強調做對的事情,也要把事情做對。要有針對性地優(you) 先謀劃、優(you) 先布置、優(you) 先推進。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切實增強“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
更加注重改革實效 進一步把握可感的結果導向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是為(wei) 了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動力和創新活力。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隻有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才能經得起曆史、實踐和人民的檢驗,才能說服人民、引領人民、造福人民,激發改革的強大內(nei) 生動力和全社會(hui) 的創新活力。
更加注重改革實效,就要強化結果導向的主體(ti) 可感性。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是為(wei) 了實實在在解決(jue) 實際問題,是為(wei) 了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改革不僅(jin) 要追求形式上的創新,更要關(guan) 注實際效果。改革的實際效果如何,最終要由人民說了算。要充分尊重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改革效果的切身感受、直觀感知和真實感覺,以改革實實在在的效果正向激勵廣大黨(dang) 員幹部投身改革。
更加注重改革實效,就要不斷調適改革政策。改革要更加順應人民期待、更多惠及人民群眾(zhong)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誰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誰也不敢說這樣的話。改革領導者和參與(yu) 者要善於(yu) 總結經驗,對的要堅持,不對的趕緊改,新問題出來要抓緊解決(jue) 。要明白總結正反兩(liang) 方麵經驗的重要性、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要按照客觀事物的規律來推動工作,有些事等不來,也急不來,隻能耐心地幹出來。另一方麵,要先立後破、穩中求進,深刻把握穩與(yu) 進的辯證關(guan) 係、改革試錯與(yu) 及時糾錯的現實必要性。穩中求進,但是不能為(wei) 了求穩而徘徊不前。要衝(chong) 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改革創新就是試錯與(yu) 糾錯的過程,就是波浪式地逼近真理的曲折過程,沒有平坦的路可以走,必須敢於(yu) 突進深水區、啃硬骨頭、涉險灘。百分之一百地排除風險的做法,是主觀主義(yi) 、先驗主義(yi) 的自以為(wei) 是,同時也排除了可能的發展機遇。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是當代中國一場深刻而係統的社會(hui) 變革,必須堅持科學的改革方法論。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關(guan) 鍵時期,堅持好運用好“三個(ge) 更加注重”改革方法論,既是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世界觀與(yu) 方法論的科學堅持和拓展深化,也是決(jue) 定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能否做到效益最優(you) 化效率最大化的關(guan) 鍵所在,必將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取得更大突破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