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浙江經驗” 打造“了不得的中原文化”品牌

  李庚香2025-08-15

  四集電視專(zhuan) 題片《文化的力量——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與(yu) 實踐》,以“文以立心”“文以載道”“文以興(xing) 業(ye) ”“文以化人”為(wei) 主題,揭示了浙江波瀾壯闊的文化實踐,充分彰顯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邃的文化理念、宏闊的文化視野、深厚的文化情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浙江在建設文化強省上取得重大進展,特別是“八項工程”在之江大地青山綠水間激蕩起“鬱鬱乎文哉”的盛大氣象。浙江的文化強省建設實踐實證了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明體(ti) 達用、體(ti) 用貫通”的實踐偉(wei) 力。對於(yu) 河南的啟示有三:

  一是文脈化。浙江的文脈悠久深厚、意蘊豐(feng) 富,始終熠熠生輝。圍繞“今、古、人、文”四字,浙江概括為(wei) “萬(wan) 年上山,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韻,百年紅船”,這對於(yu) 我們(men) 尋溯“上五千年文化,下五千年文明;2500年前軸心文明,2500年後新軸心文明”的河南文脈意義(yi) 重大。正如專(zhuan) 題片揭示,浙江建構的“古—今—未來”文化傳(chuan) 承軸,讓沉睡的曆史資源煥發新生,彰顯了文化的一脈相承,也為(wei) 習(xi) 近平文化思想“體(ti) 用貫通”的特質提供了鮮活注腳。

  二是工程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創新性提出以工程化路徑破解文化建設虛化難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幹工作必須虛實結合,尤其是虛功一定要實做。2005年部署實施的文化建設“八項工程”,係統性構建了文化強省的“四梁八柱”框架,打造了文化工程的“硬支撐”,構建起具有時代特色和方法論意義(yi) 的文化發展模式。浙江實施了文明素質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護工程、文化產(chan) 業(ye) 促進工程、文化促進工程、文化傳(chuan) 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這種通過工程化路徑破解文化建設虛化難題的做法,為(wei) 河南在文旅強省建設中工程化、項目化、清單化運作帶來啟發和借鑒。

  三是長期化。20年來,浙江一以貫之深入實施文化建設“八項工程”,進一步把文化建設放到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大場景中謀劃推進,從(cong) 文化大省向高水平文化強省邁進,文化越來越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先行的鮮明底色。“浙江經驗”啟示我們(men) ,文化工作需要遵循長期積澱、難以一蹴而就的規律,隻有將其作為(wei) 長期事業(ye) ,持之以恒地有序推進,才能一張藍圖繪到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從(cong) 曆史上的北宋到南宋,從(cong) 今天的浙江到河南,兩(liang) 地的文化積澱都十分深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河南的文化認知是十分深刻的,每次到河南考察都要看文化、談精神、講文化,對中原曆史文化、革命文化念茲(zi) 在茲(zi) ,對河南文化傳(chuan) 承發展提出一係列重要要求,飽含著對河南推動文化繁榮興(xing) 盛的期望。今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著力推動文化繁榮興(xing) 盛的重大要求,“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值得我們(men) 多到實地去尋溯”,“要把這些中華文化瑰寶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傳(chuan) 播好”,“文旅融合前景廣闊,要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真正打造成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民生產(chan) 業(ye) 、幸福產(chan) 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些重要指示,閃耀著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光輝和深邃內(nei) 涵,揭示了河南在中華文明賡續中的特殊責任。

  河南文化資源多,是我們(men) 的優(you) 勢,更是我們(men) 的責任。學習(xi) “浙江經驗”,圍繞建設文旅強省、世界文化旅遊勝地的目標,河南要著力打造好“了不得的中原文化,了不起的中華文明”品牌。中原文化的了不得,中華文明的了不起,河南是實證地。河南除了創新驅動牌、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牌、新型城鎮化牌、基層能力建設牌這“四張牌”之外,還有糧食和文化這兩(liang) 張王牌。中原文化的這種“了不得”體(ti) 現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考察中,從(cong) 蘭(lan) 考縣焦裕祿同誌紀念館到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和革命博物館,從(cong) 黃河岸邊到南陽醫聖祠,從(cong) 安陽殷墟到洛陽白馬寺、龍門石窟,都留下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文化足跡。

  這種“了不得”也體(ti) 現在: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從(cong) 夏到北宋這三千年,河南是中心。全國八大古都,河南的鄭汴洛安占其四。不僅(jin) 如此,在上古史上,伏羲建都宛丘,“一畫開天”。黃帝都於(yu) 有熊,始行劃野分疆之製。大禹都於(yu) 陽城,開啟了中國王朝時代。這塊土地“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雙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易經》重剛健,《道德經》重陰柔,《黃帝內(nei) 經》重陰陽平衡,共同構築了中原兒(er) 女的精神家園。老子、墨子、韓非子、張衡、張仲景、韓愈、杜甫、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嶽飛等文化名人,更是河南曆史星空中的恒星。這種“了不得”還體(ti) 現在方方麵麵。比如,文字。一部《說文解字》,足足拆解了9300多個(ge) 漢字。比如,洛陽。《史記》雲(yun)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xing) 廢事,請君隻看洛陽城。”比如,三蘇。河南是三蘇的政治舞台和三蘇歸葬之地。蘇洵、蘇軾、蘇轍在思想學術、文學藝術和治國理政等方麵都有重要貢獻。宋代一大傳(chuan) 奇就是“一門父子三詞客”。比如,太極。“中華大秘,藏於(yu) 太極。”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是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今天我們(men) 可以通過太極拳感受陰陽的相互作用與(yu) 融合,從(cong) 而感悟天人合一的哲學境界。比如,文化背後的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對於(yu) 黨(dang) 性修養(yang) 意義(yi) 重大。說起“了不得”的中原文化,我們(men) 如數家珍。但怎麽(me) 把文化這張王牌打好,是對河南踐行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學習(xi) “浙江經驗”的一個(ge) 重大考驗。

  河南日報打造“了不起的甲骨文”,延伸打造了“了不起的中華文明”。深入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學習(xi) “浙江經驗”,推動文化繁榮興(xing) 盛,需要我們(men) 不斷堅定信心決(jue) 心,增強時不我待的曆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了不起的中華文明”基礎上繼續打造“了不得的中原文化”品牌。當前,需要做好三篇大文章。

  做好傳(chuan) 承創新大文章。中原文化是一座富礦。在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的關(guan) 係上,麵對傳(chuan) 統,一是要尊古,二是要固本,三是要守正。在溯源上,既要探索河圖洛書(shu) 的華夏之源,也要探索大別山革命根據地是重要建黨(dang) 基地的紅色之源。在創新上,要做好對《易經》《道德經》《黃帝內(nei) 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提升“中原三寶”(陶瓷、玉雕、汴繡)的品牌影響力。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men) 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浙江通過實施文化建設“八項工程”推進文旅融合走深走實,讓“詩畫江南、活力浙江”日益成為(wei) 無數海內(nei) 外遊客心中向往、行則能至的“詩和遠方”。實踐中發現,“詩畫浙江”“好客山東(dong) ”不僅(jin) 是文旅宣傳(chuan) 口號,更體(ti) 現了地方文化的核心精髓。可以說,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僅(jin) 僅(jin) 做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不夠的,還必須尋找其背後的“靈魂”。我們(men) 要學習(xi) “浙江經驗”,精心提煉文旅融合標識,打造河南文旅融合的獨特IP。要深入開展“文化活化故事化”行動,講好曆史文化、根親(qin) 文化、名人文化、豫菜文化、革命文化、山水文化、鄉(xiang) 村文化等7個(ge) 方麵故事,推動中原文化從(cong) 中原、中國走向世界。

  做好人文經濟學這篇大文章。人文經濟學的興(xing) 起,標誌著經濟學從(cong) 物的邏輯回歸人的邏輯。從(cong) 問題聚焦看,實現了從(cong) 資源配置效率到人類生活品質的轉型。從(cong) 範式革命看,實現了從(cong) 理性經濟人到社會(hui) 文化人的認知躍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麵。可以研究一下這裏麵的人文經濟學。在《“文化經濟”點亮浙江經濟》一文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述了文化與(yu) 經濟的辯證關(guan) 係。“文化經濟”的本質在於(yu) 文化與(yu) 經濟的融合發展,說到底要突出一個(ge) “人”字。因此,人文經濟學不僅(jin) 僅(jin) 指發展文化產(chan) 業(ye) ,而是文化與(yu) 經濟交融促進、共同繁榮的理論和實踐的學理性概括。踐行人文經濟學,文化大省河南自然當仁不讓。當前,胖東(dong) 來代表品質消費,蜜雪冰城代表平民消費,泡泡瑪特代表精神消費,其背後都有對“情緒價(jia) 值”“情緒經濟”的重視。新時代新征程,河南必須深耕人文經濟學融合創新,實現文化與(yu) 經濟的正循環,實現文旅強省與(yu) 農(nong) 業(ye) 強省、製造強省、交通強省、數智強省的良性互動,奮力譜寫(xie) 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作者係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

來源:《 河南日報 》( 2025年08月15日 第 14 版)

統籌:吳    鵬

審核:張柏林

責編:倪    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