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舊版

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 不斷譜寫奮發有為新篇章——“河南發展高層論壇·傳承與弘揚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摘要

河南日報  2018-06-12

微信圖片_20180612091953.jpg

  愚公移山的故事千古流傳(chuan) ,愚公移山的精神曆久彌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弘揚愚公移山精神,賦予其新的時代內(nei) 涵和精神價(jia) 值。

  濟源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發地,愚公移山精神薪火相傳(chuan) 。中共濟源市委、市政府曆來高度重視愚公移山精神的傳(chuan) 承和弘揚,從(cong) 去年開始,又將每年的6月11日確定為(wei) “愚公移山精神紀念日”。

  為(wei) 深入挖掘愚公移山精神的豐(feng) 富時代內(nei) 涵,進一步弘揚這一偉(wei) 大精神,今年“愚公移山精神紀念日”期間,“河南發展高層論壇·傳(chuan) 承與(yu) 弘揚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6月10日隆重召開。

  論壇由18luck官方和中共濟源市委聯合舉(ju) 辦,省委宣傳(chuan) 部副巡視員趙鋼出席會(hui) 議。省社科聯主席李庚香、濟源市委書(shu) 記張戰偉(wei) 、省民協名譽主席夏挽群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會(hui) 議由省社科聯副主席王朝紀主持。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就新時代愚公精神的傳(chuan) 承弘揚進行了深入探討。現將論壇發言摘要刊發,以供讀者參閱。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需要愚公精神

□中國民協顧問、河南省民協名譽主席 夏挽群

夏挽群.jpg

  愚公移山是我們(men) 的先輩為(wei) 我們(men) 提供的公共文化和精神遺產(chan) ,它所蘊含的文化內(nei) 核與(yu) 我們(men) 華夏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品格、民族力量高度契合,或者說它是我們(men) 這個(ge) 民族的精神品格的形象表達。

  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意涵有三個(ge) 要素。

  第一是鮮明而高遠的誌向,或者說是宏大而實事求是的戰略目標。愚公的誌向就是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所提出的戰略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向全國人民描繪出一個(ge) 既雄心勃勃又具體(ti) 翔實的路線圖。

  “愚公移山”意涵所傳(chuan) 輸出的第二個(ge) 要素,是持之以恒的行動和堅不可摧的毅力。其表現就是全家動員,挖山不止,這輩子幹不完,還有兒(er) 子,兒(er) 子之後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挖山不止。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要實現偉(wei) 大夢想,必須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必須建設偉(wei) 大工程,必須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

  愚公精神傳(chuan) 輸出的第三要素是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愚公團結率領全家老小、子子孫孫,形成合力,矢誌不渝地投入移山工作之中,排除萬(wan) 難,爭(zheng) 取勝利。

  黨(dang) 的十九大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正是這種以人為(wei) 本、執政為(wei) 民的崇高理念,形成了強大向心力和凝聚力。這種向心力鑄就了一個(ge) 全黨(dang) 團結的同心圓、一個(ge) 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同心圓、一個(ge) 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同心圓,推動全國人民同心同德、砥礪前行。

愚公移山精神的實質與(yu) 當代傳(chuan) 承和弘揚

□《中州學刊》雜誌社社長、研究員 李太淼

李太淼.jpg

  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表達著宏大的價(jia) 值精神。經過與(yu) 中華民族偉(wei) 大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結合,特別是經過與(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革命鬥爭(zheng) 和新中國建設實踐的結合,愚公移山精神逐漸演變和升華成一種偉(wei) 大的民族精神。

  愚公移山精神的實質是敢於(yu) 夢想、不怕困難、苦幹實幹、鍥而不舍的精神,具有跨越時空的曆史傳(chuan) 承性。

  新時代需要大力傳(chuan) 承和弘揚愚公移山精神。

  傳(chuan) 承和弘揚愚公移山精神是寶貴的曆史經驗。回顧曆史,愚公移山精神轉化為(wei) 強大的物質力量,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發展。

  新時代我們(men) 踏上了新征程,麵臨(lin) 新使命、新要求,也麵臨(lin) 許多新矛盾新問題新困難,必須大力傳(chuan) 承和弘揚愚公移山精神。

  傳(chuan) 承和弘揚愚公移山精神需要注重幾個(ge) 問題,倡導幾種精神。

  要大力弘揚愚公移山所體(ti) 現的敢於(yu) 夢想精神,防止和克服缺乏信念或信念不堅定問題。要弘揚愚公移山所體(ti) 現的不怕困難精神,克服畏難情緒和逃避心理。要弘揚愚公移山所體(ti) 現的苦幹實幹精神,克服空談現象和懶惰現象。要弘揚愚公移山所體(ti) 現的鍥而不舍精神,克服急於(yu) 求成心理和短期行為(wei) 。

  傳(chuan) 承和弘揚愚公移山精神應遵循一些具體(ti) 路徑。思想上要進一步高度重視,要搞好教育和宣傳(chuan) 陣地建設,通過多種載體(ti) ,營造出傳(chuan) 承和弘揚愚公移山精神的良好氛圍,使愚公移山精神“潤物細無聲”地走進黨(dang) 員幹部心中,走進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心中。

毛澤東(dong) 思想和愚公移山精神

□河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餘(yu) 保剛

1528771915847731.jpg

  愚公移山精神鮮明地體(ti) 現了毛澤東(dong) 思想活的靈魂。

  首先,愚公移山精神體(ti) 現了黨(dang) 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麵對太行、王屋兩(liang) 座大山的阻隔,愚公沒有選擇逆來順受、因循守舊,麵對智叟的冷嘲熱諷和妻子的猶豫遲疑,愚公沒有動搖退縮、彷徨不前。相反他表現出敢為(wei) 天下先的大智大勇,毅然決(jue) 然地擔負起移山的曆史重任。

  其次,愚公移山精神體(ti) 現了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愚公為(wei) 了村民能夠走出大山而“畢力平險”,為(wei) 了子孫能夠“指通豫南,達於(yu) 漢陰”而挖山不止,愚公這種一心為(wei) 民、功成不必在我的為(wei) 民精神正是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的鮮明體(ti) 現。

  最後,愚公移山精神體(ti) 現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麵對挖山任務之巨,運土工程之浩,愚公不等不靠不要,動員家人和鄉(xiang) 親(qin) 挖山運土,堅持不懈。

  新時代踐行愚公移山精神需要注意如下內(nei) 容。一是樹立目標的時代性,在製定工作目標和任務時要考慮時代性的要求。二是完成過程的科學性,堅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與(yu) 發揚科學理性精神的有機統一,科學有效地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三是提出任務的人民性,確立具體(ti) 發展任務時要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問題出發。四是不忘初心的堅定性,發揚愚公移山精神,持之以恒。

從(cong) 愚公與(yu) 智叟之辯看《愚公移山》的哲學意蘊

□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辛世俊

1528771938130309.jpg

  《愚公移山》中愚公與(yu) 智叟之辯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是哲學之辯,深入挖掘其哲學意蘊,對於(yu) 新時代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愚公與(yu) 智叟之辯是天人之辯。植根於(yu) 中國大地的愚公移山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國哲學對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的反思,也體(ti) 現了中華民族處理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的智慧。愚公與(yu) 智叟之辯的基本問題是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愚公的觀點體(ti) 現了天地之性人為(wei) 貴,人是主體(ti) ,人是目的,在人與(yu) 自然界的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導方麵等哲學意蘊。愚公智叟之辨告訴我們(men) ,愚公最難能可貴的精神就是敢於(yu) 創新,敢於(yu) 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

  愚公與(yu) 智叟之辯是力命之辯。力命之辯是天人之辯的進一步展開和深化,“力”指的是主體(ti) 的力量,“命”指的是外在必然性,即環境與(yu) 規律。愚公與(yu) 智叟之辯的核心問題是,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裏還是掌握在老天爺手裏。在這個(ge) 問題上,愚公的觀點十分鮮明,那就是不認命,要改造命運,成為(wei) 命運的主人。愚公的看法體(ti) 現了“命由我造、福自己求”、化“天之天”為(wei) “人之天”和“製天命而用之”的改變命運思想。

  愚公與(yu) 智叟之辯是群己之辯。與(yu) 天(天命)相對的人,既以群體(ti) 的方式出現,又表現為(wei) 個(ge) 人的存在,如何認識和處理群己關(guan) 係就是古代中國哲學的群己之辯。愚公與(yu) 智叟之辯的根本問題是認識“小我”與(yu) “大我”的關(guan) 係、公利與(yu) 私心的關(guan) 係,愚公的看法體(ti) 現了得民心,匯民智,聚民力,依靠群眾(zhong) 的力量實現改天換地的夢想。愚公移山之舉(ju) ,可謂大仁大義(yi) ,而智叟考慮的則是個(ge) 人之得失,遠沒有愚公在義(yi) 利問題上的大視野大格局。

愚公移山精神的哲學依據與(yu) 新時代解讀

□河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桂蘭(lan)

1528773158219128.jpg

  愚公移山的寓言及其所倡導的精神,之所以在中國的曆史發展過程和相應的社會(hui) 精神生活中一再被提及,尤其是在民族發展的關(guan) 鍵時刻往往發揮著動員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wei) 其蘊含著豐(feng) 富的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精神,涵蓋了一係列對立統一的哲學關(guan) 係,包括現實與(yu) 夢想、人類與(yu) 自然、封閉與(yu) 開放、逃避與(yu) 堅守、戰略與(yu) 戰術、量變與(yu) 質變。

  在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進入新時代的當今,愚公移山精神的內(nei) 涵主要體(ti) 現為(wei) 以下方麵。

  一是勇於(yu) 變革現狀的夢想追求。勇於(yu) 變革現狀樹立遠大目標,勇於(yu) 依靠奮鬥創造美好生活,勇於(yu) 代表民眾(zhong) 集中共同意誌。

  二是勇於(yu) 挑戰困難的抗爭(zheng) 精神。麵對困難不退縮敢於(yu) 迎難而上,麵對不解不動搖敢於(yu) 堅定信念,麵對苦累不放棄敢於(yu) 堅韌抗爭(zheng) 。

  三是勇於(yu) 打破封閉的開放胸懷。主動打破自然封閉開闊視野,努力消除通行障礙增強交流。

  四是勇於(yu) 擔當責任的使命情懷。勇於(yu) 擔當是領導人格中最重要的品質。越是困難越能考驗人們(men) 的擔當能力。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種無私奉獻精神。

  五是勇於(yu) 堅持信仰目標的堅定執著。信仰的堅定來自目標的遠大和美好。目標的實現有賴於(yu) 信仰的代代傳(chuan) 承。美好的目標必然能夠凝聚民眾(zhong) 力量。

愚公移山的形上意蘊

□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基礎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張楓林

張楓林.jpg

  列子是先秦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在先秦諸子的論述中多有提及,特別是《莊子》中的《逍遙遊》《讓王》《列禦寇》《應帝王》等都提到了列子,所以可以斷定,列子其人是真實存在的一位先秦道家智者。

  “愚公移山”故事來自《列子·湯問》,這是一篇具有魏晉玄學“貴無論”特征的文章,“以無釋有”是其哲學本體(ti) 論建構的基礎,即道的存在是我們(men) 理解愚公行為(wei) 的依據。

  “愚公移山”的故事還有一個(ge) 超越的認識視角,這個(ge) 超越的視角有三個(ge) 方麵的反映,一是對時間認識的超越;二是對空間認識的超越;三是對思維認識的超越性。正是基於(yu) 這三個(ge) 視角,所以“愚公移山”的故事才具有了合理性。

  最後,“愚公移山”故事還給我們(men) 提供了生命意義(yi) 的探討空間,愚公所展現的生命意義(yi) ,從(cong) 道家來講要與(yu) 道相通,能夠在生命的運行中合道;從(cong) 儒家來講,生命的意義(yi) 又要積極踐行,在積極的踐行中實現人生意義(yi) 。

張湛與(yu) 愚公移山

□河南電大文學院院長、教授 梁爾濤

梁爾濤.jpg

  東(dong) 晉張湛《列子注》是現存最早的《列子》版本,是研究愚公移山故事的源頭性文獻。了解《列子注》所體(ti) 現的張湛思想,對深入理解愚公移山精神有重要意義(yi) 。

  張湛注《列子》時明顯融入了王弼的思想,同時也廣采魏晉玄學諸名家如向秀、郭象等人觀點,雜取《山海經》《周禮》《墨子》《淮南子》等先秦漢魏典籍,在此基礎上建構了屬於(yu) 自己的《列子》闡釋體(ti) 係。

  愚公移山是《列子·湯問》中記錄的一個(ge) 神話故事。盡管這一故事有其相對獨立的思想和精神價(jia) 值,但張湛在闡釋其內(nei) 涵時將其納入了《列子·湯問》篇以及整個(ge) 《列子》的闡釋體(ti) 係中。

  例如,張湛認為(wei) 自然界是無限的,人的智力是有限的,有限無法認識無限,強知不如不知;自然之理既是無法窮盡的,也是人的智力所不能完全認識的,萬(wan) 物自生自化,因此“窮達無假於(yu) 智力”。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我們(men) 才能更好地理解在愚公移山故事中,不違大道的愚公是被讚美的對象,而“智之所限”的智叟,不知言知,是被批判的對象。

愚公移山寓言的文化闡釋

□河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院長、教授 鄭小九

鄭小九.jpg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的範例。愚公移山寓言的思想文化含量極高,是遠古神話、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交融互補的典範。

  愚公移山神話反映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渴望,代表了早期人類打破大山阻隔、實現與(yu) 外界順暢溝通、創造美好生活的夢想,從(cong) 愚公移山神話中可以捕捉到中華民族精神的萌芽。如窮則思變、銳意革新的偉(wei) 大創造精神,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偉(wei) 大奮鬥精神,勠力同心、眾(zhong) 誌成城的偉(wei) 大團結精神,誌存高遠、矢誌不渝的偉(wei) 大夢想精神等。

  愚公移山寓言蘊含著許多道家內(nei) 涵。一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慧。二是天地無私、多予少取的胸懷。三是樂(le) 觀達觀的心態、精誠之至的執著。

  愚公移山寓言也可從(cong) 儒家的視角加以闡釋。《列子》中含有許多儒家思想成分,愚公身上儒家的精神特征非常突出。主要體(ti) 現在入世姿態、仁愛品德、自強精神等方麵。

  在儒釋道交融互補的文化格局之下,愚公移山寓言的佛家文化因素也是不能完全排除掉的,主要包含大慈大悲、眾(zhong) 生平等、勤勉精進。

  如果把愚公移山寓言比作一幅徐徐打開的畫卷,那麽(me) 畫卷的開端是華夏文明源頭神秘的、朦朧的、寫(xie) 意的“淡色”,後來出場的道家為(wei) 此通卷罩染上一層濃重的“底色”,儒家則在“底色”之上施以重彩而漸成“主色”,畫卷的“配色”則是由佛家提供的。

愚公移山精神與(yu) 現代管理學的契合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軍(jun)

郭軍(jun) .jpg

  愚公移山的故事既是管理學教學與(yu) 研究中的一個(ge) 著名案例,也是影響管理學發展完善的一個(ge) 重要依據。我們(men) 研讀愚公移山的故事,既要領略愚公移山的恒心、毅力、誌向、氣勢,還要感悟愚公移山精神與(yu) 現代管理學的契合。

  從(cong) 管理學視角看,愚公有幾個(ge) 管理學思想特征非常明顯,第一是人本主義(yi) 管理思想。第二是善於(yu) 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而作為(wei) 管理者這個(ge) 是必須要擁有的,管理過程隻有做好規劃整體(ti) 統籌,設定明確可行目標,員工才會(hui) 有跡可循。第三,愚公能使家人支持他看似瘋狂的理想,這也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任何管理者都應該具有這種人格魅力,才能形成管理權威,才能把握住全局發展。第四,愚公能夠堅持不懈,挖山不止,說明他有自己的既定目標和執著追求精神,從(cong) 而有可能實現管理過程的規範及事業(ye) 的可持續發展。

  愚公移山精神,具有經久不衰的思想魅力,具有巨大的激勵力量,即使在經濟社會(hui) 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的當下,愚公移山精神仍不過時。弘揚愚公移山精神,說到底就是要像愚公那樣,持之以恒埋頭做事,就是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以釘釘子精神幹事創業(ye) ,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愚公移山精神與(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中共河南省委黨(dang) 校教授 侯遠長

1528773276914870.jpg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呼喚愚公移山精神。

  民族精神科學內(nei) 涵包括“四個(ge) 偉(wei) 大”,即偉(wei) 大創新精神、偉(wei) 大奮鬥精神、偉(wei) 大團結精神、偉(wei) 大夢想精神。作為(wei) 民族精神重要組成部分的愚公移山精神的科學內(nei) 涵,應包括偉(wei) 大奮鬥精神、偉(wei) 大團結精神、偉(wei) 大夢想精神。

  新時代愚公移山三個(ge) 偉(wei) 大精神,是一個(ge) 缺一不可的統一整體(ti) ,他們(men) 相互聯係、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偉(wei) 大奮鬥精神是核心和本質,偉(wei) 大團結精神是基礎和前提,偉(wei) 大夢想精神是目標和動力。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的有機統一,構成了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的核心內(nei) 容。

  要弘揚傳(chuan) 承愚公移山的奮鬥精神,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進入新時代。

  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要貫徹落實十九大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的基本方略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要貫徹落實十九大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使命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

  要弘揚傳(chuan) 承愚公移山的團結精神,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

  在思想上深刻認同核心,在政治上堅決(jue) 維護核心,在組織上絕對服從(cong) 核心,在行動上堅定緊跟核心。

  要弘揚傳(chuan) 承愚公移山的夢想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

  實現偉(wei) 大夢想要提高認識,黨(dang) 員幹部要常懷敬畏之心,在淨化政治生態中培養(yang) 健康心態,在從(cong) 嚴(yan) 治權中提高自我治理的自覺性。

愚公精神的解讀

□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保國

1528773300160834.jpg

  愚公精神可從(cong) 八個(ge) 層麵解讀。

  一個(ge) 回歸到自然本我狀態的道家精神的化身。道家所說的“愚”是質樸、自然的意思,“愚公”實際上正是一個(ge) 心虛、腹實、骨強的本我自然之人。

  一個(ge) 抱一以為(wei) 式的道家精神的堅守者。道家講凝神聚氣,“營魄抱一”。愚公移山,矢誌不渝,不聽人蠱惑幹擾,而且還要說服別人堅持,體(ti) 現的正是道家的抱一精神。

  一個(ge) 以弱勝強以柔勝剛的道家精神的典範。愚公和他的後人把柔弱演化成戰勝剛強的不屈不止的力量,這種力量終將大山征服,為(wei) 自己贏得了出路。

  一個(ge) 身在苦境而心懷萬(wan) 眾(zhong) 的道家精神的表率。愚公之德就像《道德經》所讚揚的水之德,於(yu) 苦境之中不言苦,反倒是心懷萬(wan) 眾(zhong) 的生計與(yu) 福祉。

  一個(ge) 功成而弗居的道家精神的成功者。愚公劈山開路,遂有通衢,但愚公言功不言己,言利以達人,這也是道家的一種高尚品德。

  一個(ge) 不知老之將至的人。道家崇老,所以虛擬的愚公自然是個(ge) 老者。但道家的成功是從(cong) 來不講時間長短的,所以老不是個(ge) 問題,關(guan) 鍵是老而有沒有精神,老而有沒有境界,老而有沒有堅持。

  一個(ge) 自然而樂(le) 觀的人。成功是一個(ge) 時間問題,也是個(ge) 自然而然的問題,隻要努力著,就會(hui) 成功,這就是道家的邏輯。

  一個(ge) 不逞己力而善用眾(zhong) 力的人。愚公移山,聚室而謀,聚眾(zhong) 之力,也是這種精神的體(ti) 現。

新時代要以創新思維傳(chuan) 承愚公精神

□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思政部副主任、副教授 卜萬(wan) 紅

卜萬(wan) 紅.jpg

  千百年來,愚公精神成為(wei) 中國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發展目標的精神動力。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麵對改革發展的艱巨任務,我們(men) 需要以創新思維傳(chuan) 承和弘揚愚公精神。

  以創新思維傳(chuan) 承愚公精神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作為(wei) 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愚公精神引入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艱苦奮鬥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創新性思維對待傳(chuan) 統文化的結果。

  以創新思維傳(chuan) 承愚公精神必須聚焦黨(dang) 的任務。當前,全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

  以創新思維傳(chuan) 承愚公精神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理念。必須牢固樹立和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創新思維傳(chuan) 承愚公精神必須堅定必勝信心。協調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需要在深化改革中來進行,這會(hui) 遇到很多困難,要徹底搬走這些橫亙(gen) 在前進道路上的“太行王屋”,必須堅定必勝信心。

  以創新思維傳(chuan) 承愚公精神必須樹立長期奮鬥的思想。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需要做長期的努力。要立下愚公之誌,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地推進我們(men) 的事業(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