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廣東(dong) 視察時指出,“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將長久不變,永遠不會(hui) 自己關(guan) 上開放的大門”,強調要“堅定不移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向全世界傳(chuan) 遞一個(ge) 鮮明的信號,那就是“不論世界發生什麽(me) 樣的變化,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意誌都不會(hui) 動搖”,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這也為(wei) 河南加快建設開放強省、推動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遵循。
發展樞紐經濟,是河南省“十大戰略”中“優(you) 勢再造戰略”的一項重點任務,是推動河南省高質量發展的一個(ge) 重要抓手和重要支撐,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ti) 現,目的是推動河南省區位交通優(you) 勢向樞紐經濟優(you) 勢轉變,變“流量”為(wei) “留量”。
商丘建設對外開放橋頭堡,要打好“區位交通優(you) 勢”和“殷商文化優(you) 勢”這兩(liang) 張王牌,在交通物流、產(chan) 業(ye) 培育、文化賦能、製度建設、政策支持等方麵著力,“把短板拉長、讓優(you) 勢更優(you) ”,以此打造樞紐經濟和對外開放新高地。
一要著眼製度型開放,提升開放能級硬核力。商丘地處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絡的重要樞紐、全國為(wei) 數不多的雙“十”字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全國66個(ge) 區域流通節點城市之一,也是河南省和中部地區對接雄安新區的前沿門戶城市、雄安新區連接“一帶一路”陸上通道門戶城市和樞紐城市。同時,在豫魯毗鄰地區共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沿黃省份黃河經濟協作區等區域合作發展中,商丘也是重要的節點城市。可以說,商丘作為(wei) 河南的“東(dong) 大門”,承東(dong) 啟西,連南貫北,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區同類地市中,具有鮮明的區位交通優(you) 勢和對外開放優(you) 勢。
當前,中國的對外開放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製度型開放轉變,這標誌著我們(men) 的開放內(nei) 容、開放程度、開放實踐進入了一個(ge) 新境界、新高度。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河南省第十一次黨(dang) 代會(hui) 明確提出實施製度型開放戰略,以製度型開放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商丘市對外開放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是對外開放水平不高。無論是發展對外開放經濟,還是打造樞紐經濟,都需要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廣度、深度。要以商丘保稅物流中心為(wei) 引領,以改革創新為(wei) 動力,以製度創新為(wei) 核心,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學習(xi) 先進經驗,在規則、規製、管理和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方麵勇於(yu) 探索、積極嚐試,推動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
二要發揮區位交通優(you) 勢,提升開放平台聚合力。區位交通優(you) 勢是商丘最大的優(you) 勢,也是建設對外開放橋頭堡最堅實的基礎、最重要的依托。作為(wei) 全省第二個(ge) 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商丘全市交通線網總裏程達28萬(wan) 公裏,高鐵普鐵構建“雙十字”樞紐,7條520公裏高速公路形成“四橫三縱”網絡格局,形成以鐵路為(wei) 主,集公路、航空、水運於(yu) 一體(ti) 的綜合交通網絡體(ti) 係。要聚焦打造對外開放門戶,積極對接、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化跨區域全方位交流合作,建設大交通,形成大產(chan) 業(ye) ,促進大發展。
一方麵,要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商丘作為(wei) 全省、全國的重要交通物流城市,作為(wei) 連接東(dong) 西、貫通南北的大動脈,在構建國內(nei) 大循環與(yu)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戰略支點上具有獨特優(you) 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上強調,要使京津冀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2021年12月,《河南省“十四五”深化區域合作融入對接國家重大戰略規劃》中指出,加強與(yu) 山東(dong) 的合作,深化豫東(dong) 北與(yu) 魯西地區交流互動,推動豫魯毗鄰地區共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打造黃河流域省際協同發展示範樣板。商丘作為(wei) “四不靠”地區,看似哪邊都靠不上,其實卻有“四麵八方”的發展空間:向東(dong) 可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向西可積極融入鄭州都市圈,向北可推進與(yu) 京津冀融合發展,向南可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加強與(yu) 濮陽、菏澤等地區的交流互動,積極創建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示範區,全方位開展生態環保、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發展、城鄉(xiang) 融合、文化保護、公共服務等領域多層次合作,探索中東(dong) 部合作發展有效路徑。
另一方麵,要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當前樞紐經濟發展呈現虛實一體(ti) 化的新趨勢,提升樞紐能級包括“硬件”和“軟件”兩(liang) 個(ge) 方麵的提升。首先,要強硬件,按照“航空形成節點、鐵路形成樞紐、公路形成網絡、水運形成規模”的總體(ti) 思路,持續完善“空鐵水公”一體(ti) 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ti) 係,進一步提升交通樞紐的牽引力、內(nei) 聚力、輻射力,把傳(chuan) 統的交通區位優(you) 勢提升轉化為(wei) 樞紐經濟的新優(you) 勢,推動交通體(ti) 係、物流樞紐與(yu) 區域、城市、產(chan) 業(ye) 互動融通。其次,要強軟件,緊跟當前數智技術發展趨勢,特別是AI人工智能技術,推動交通基礎設施信息化發展、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另外,商丘、民權兩(liang) 個(ge) B型保稅物流中心,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具備進一步助力商丘產(chan) 業(ye) 升級、輻射地方經濟的基礎和能力。要依托商丘、民權保稅物流中心,積極申建商丘綜合保稅區,打造立足中原、輻射全國、麵向全球的商丘國際進出口商品交易流通中心。
三要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引領,提升樞紐偏好型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樞紐經濟的發展模式,就是以樞紐帶物流、以物流帶產(chan) 業(ye) ,同時又以產(chan) 業(ye) 支撐樞紐,共同促進地方發展。“樞紐偏好型產(chan) 業(ye) ”,是指對交通樞紐位置、軟硬件基礎、集散能力等較為(wei) 敏感的產(chan) 業(ye) ,包括物流、電商、倉(cang) 儲(chu) 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以及全球價(jia) 值鏈分工背景下的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進製造業(ye) 和金融保險、服務貿易、商務辦公、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ye) ,通常會(hui) 布局在臨(lin) 港、臨(lin) 空、臨(lin) 高鐵等區域,直接受益於(yu) 交通樞紐的布局。河南省包括商丘,樞紐經濟“大進大出”的特點明顯,“過而不駐、流而不聚”的問題突出,產(chan) 業(ye) 帶動、產(chan) 業(ye) 支撐能力不強。因此,商丘迫切需要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引領,發展壯大樞紐偏好型產(chan) 業(ye) ,努力在發展樞紐經濟上實現新突破、積累新經驗。
首先,要把現代商貿物流和跨境電商作為(wei) 發展樞紐經濟的突破點。物流產(chan) 業(ye) 是鏈接樞紐與(yu) 產(chan) 業(ye) 的重要環節,也是樞紐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樞紐經濟發展良好,必然有強大的現代物流產(chan) 業(ye) 作支撐;樞紐經濟發展弱小,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也就比較落後。要積極發展以跨境電商、現代金融、電子信息、商貿會(hui) 展為(wei) 主導的現代服務業(ye) ;引導中小微物流企業(ye) 立足“專(zhuan) 精特新”定位,深耕細分領域市場,滿足客戶個(ge) 性化需求;聚焦物流產(chan) 業(ye) 集聚融合不足、鏈式協同能力偏弱等問題,強化鏈式招商,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物流產(chan) 業(ye) 鏈條化、集聚化發展。
其次,要著力提升本土特色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本地產(chan) 業(ye) 是樞紐經濟的重要支撐,也是對外開放橋頭堡的廣闊腹地。多年來,商丘在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上持續用力,在國內(nei) 國際大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比如,永城的“黑白”產(chan) 業(ye) (化工、裝備製造、食品和新材料、煤化工)、夏邑的紡織產(chan) 業(ye) 、柘城的金剛石產(chan) 業(ye) 、寧陵的複合肥產(chan) 業(ye) 、民權的製冷產(chan) 業(ye) 、睢縣的製鞋產(chan) 業(ye) 等,都具有一定規模、一定影響力,有的還成為(wei) 區域性行業(ye) 龍頭。但總體(ti) 來講,商丘開放經濟發展整體(ti) 水平和質量不高、樞紐經濟聚合與(yu) 輻射效應不強。要緊抓承接東(dong) 部地區產(chan) 業(ye) 轉移發展機遇,緊跟國家產(chan) 業(ye) 發展導向,立足“雙碳”目標,積極對接京津冀、承接長三角,與(yu) 頭部企業(ye) 落地合作項目,以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為(wei) 抓手,努力打造具有戰略競爭(zheng) 力和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和主導產(chan) 業(ye) ,做優(you) 產(chan) 業(ye) 鏈、做大供應鏈,提高商丘主導產(chan) 業(ye) 在相關(guan) 領域的話語權。
四要發揮殷商文化優(you) 勢,提升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內(nei) 驅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殷商文化起源於(yu) 商丘,興(xing) 盛於(yu) 安陽”,肯定了商丘作為(wei) 殷商文化之源的重要地位。商丘是先商之地,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人商業(ye) 的發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有“三商之源”和“華商之源”之美譽。
可以說,殷商文化傳(chuan) 承華夏五千年。一部商丘的曆史,就是一部五千年不斷代通史。數千年來,商丘湧現出燧人氏、顓頊、帝嚳、王亥、伊尹、墨子、莊子等一批曆史文化名人,燧人氏鑽木取火、朱襄(神農(nong) )氏刀耕火種、商先公王亥首創貿易,為(wei) 促進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莊子、墨子、惠子等古代思想家誕生於(yu) 商丘,孔子祖居地也在商丘,商丘是中華元典文化之淵藪,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商丘文化在中原文化、黃河文化、中華文化譜係中熠熠生輝,占據著重要地位。殷商文化中尊重自然的哲學思想、執政為(wei) 民的執政理念、勇於(yu) 創新的進取意識、兼收並蓄的開放思維、“網開一麵”的生態觀念等,以及火文化、商文化、仁德文化、莊周文化、漢梁文化、忠烈文化等文化元素,在中華民族傳(chuan) 承發展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發揮著重要作用。
獨特的殷商文化,是商丘提升文化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一種稀缺資源。要牢牢抓住河南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契機,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商丘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wei) 推動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要在中華古都帶中精準定位商丘古都,堅持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ti) 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chuan) 播,讓千年古都年輕化表達;要突出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大力發展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培育經濟增長的亮點、燃點、爆點。要積極培育“殷商之源·大美商丘”文旅品牌,依托殷商文化之源、老莊聖人文化等元素,強勢推出一批特色文化品牌項目,著力打造殷商之源、商祖聖地、商丘古城、黃河故道四大品牌,提高商丘在全國、全世界的標識度、知名度和美譽度,為(wei) 打造對外開放高地插上騰飛的翅膀。
五要完善政策支持體(ti) 係,提升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力。可以預見,樞紐經濟將是商丘二次騰飛的重要曆史機遇,也是商丘在與(yu) 周邊地區激烈競爭(zheng) 中勝出的一張王牌。要把發展樞紐經濟作為(wei) 商丘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建議成立以市委書(shu) 記為(wei) 組長、市長為(wei) 第一副組長的“商丘市推動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河南省“十大戰略”,結合商丘實際,以前瞻眼光編製商丘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統籌推進商丘樞紐經濟發展。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涵養(yang) 良好經濟生態。用好“國際華商節”等重大平台,發揮好其融通經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作用,推動商丘成為(wei) 投資興(xing) 業(ye) 的熱土、沃土和樂(le) 土。
(作者係18luck官方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