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思考與建議

《中原智庫》(2024)  李庚香2025-02-13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作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根”,殷墟甲骨文在中華文明史上具有極端重要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wei) 我們(men) 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中共河南省委指出,要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

  河南是殷商文化重地,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獨具優(you) 勢、基礎堅實。如何以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為(wei) 指引,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像故宮、長城、兵馬俑一樣的網紅地、打卡地,是我們(men) 在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建設鄭汴洛安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過程中,必須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為(wei) 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要深研究。殷商文化在安陽持續273年,積澱了“了不起”的文明創造。目前,對殷商文化內(nei) 涵及文化特征、甲骨文破譯、殷商文化地位及價(jia) 值等研究尚不夠充分。借鑒故宮學、長城學等做法,建議整合甲骨學和殷墟學,加快構建殷商學,從(cong) 曆史與(yu) 文明的大視野,把殷商文化作為(wei) 一個(ge) 信仰體(ti) 係、文明體(ti) 係和文化體(ti) 係來研究,著重講清楚殷商文化起源於(yu) 商丘、興(xing) 盛於(yu) 安陽的道理學理哲理;講清楚甲骨文作為(wei) 中國漢字之根、中華文明之魂的重要地位;講清楚殷商文化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ti) 格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角色;講清楚殷墟甲骨文所承載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對中華文明、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占領殷商文化研究製高點。

  二要串起來。上海的東(dong) 方明珠,北京的故宮、天壇,杭州的西湖,成都的寬窄巷子,都有一體(ti) 化打造的特點。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不是安陽一地的責任,要全省統籌,把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等串聯起來,共同講好商湯的故事、盤庚的故事、武丁的故事、婦好的故事。要加強安陽、商丘、鄭州三地合作,條件成熟時成立河南殷商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做大做強殷商文化產(chan) 業(ye) 。

  三要做項目。要以大視野謀求大發展,統籌考慮、係統規劃,加快建成一批標誌性建築、標誌性項目。加大沉浸式、體(ti) 驗式旅遊產(chan) 品開發力度,規劃建設一批考古研學基地、特色旅遊線路,打造以商代文明為(wei) 主題的大型演出等,多方位展現殷墟甲骨文的獨特魅力。要特別重視科技賦能,重視創意和設計,推動殷墟甲骨文“破冰出圈”。建議依托中國文字博物館設立中國漢字文化研究中心,全麵推進甲骨文考釋工作,探索科學有效的甲骨文活化利用途徑和方式,研發權威甲骨文科普讀物,用網言網語講好甲骨文故事,推動甲骨文走出“書(shu) 齋”、走進尋常百姓家。

  四要善宣傳(chuan) 。圍繞“探尋大邑商”“安陽,一個(ge) 鼎好的地方”“了不起的甲骨文”等品牌,堅持移動優(you) 先、視頻為(wei) 主、交互傳(chuan) 播,推動殷商文化“火”起來。一是把移動端作為(wei) 主要傳(chuan) 播平台,與(yu) 抖音、快手、小紅書(shu) 等社交媒體(ti) 合作,策劃熱搜衝(chong) 榜活動,提升網絡關(guan) 注度。二是把短視頻作為(wei) 主要傳(chuan) 播載體(ti) ,邀請流量明星、網紅博主製作短視頻,通過“飯圈效應”迅速擴大傳(chuan) 播範圍。三是把交互式作為(wei) 主要傳(chuan) 播方式,策劃網絡關(guan) 注熱點,推動關(guan) 注度持續升溫,吸引更多人打卡殷墟、點讚殷墟、宣傳(chuan) 殷墟。

  (作者係18luck官方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