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2016-06-13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坐落在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黃河之濱的鄭州市,是水利部與(yu) 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為(wei) 主的高校,是河南省重點支持建設的骨幹高校。

  新中國成立伊始,為(wei) 了滿足國家對水利建設人才的需求,在時任國家水電部部長傅作義(yi) 先生的關(guan) 心和大力支持下,1951年學校的前身北京水利水電學院正式建立,隸屬國家水電部管理。1960 -1978年,著名水利專(zhuan) 家、新中國水利科技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汪胡禎先生擔任學校校長。1978年更名為(wei)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1990年學校遷至河南省鄭州市辦學,2000年起,學校劃轉地方,實行水利部與(yu) 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為(wei) 主的管理體(ti) 製。2009年,水利部與(yu) 河南省簽署共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戰略協議,成為(wei) 河南省第三所省部共建院校,2013年更名為(wei)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學校現有水利學院、資源與(yu) 環境學院、土木與(yu) 交通學院、機械學院、電力學院、環境與(yu) 市政工程學院、建築學院、管理與(yu) 經濟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數學與(yu) 信息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學院、軟件學院、體(ti) 育教學部、人文藝術教育中心、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電大開放教育辦公室等19個(ge) 教學單位;水利部水務研究培訓中心、水利部開放教育試點辦公室設在我校;學校還設有黃河科學研究院、岩土工程與(yu) 水工結構研究院、城市水務研究院、鋼結構研究院、藝術教育研究中心等30多個(ge) 研究院(中心/所)。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wei) 一所擁有61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3個(ge)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ge)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了58個(ge) 碩士學位二級學科點、3個(ge) 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14個(ge) 專(zhuan) 業(ye) 碩士學位領域,全日製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5000多名,以工學為(wei) 主幹,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農(nong) 學和藝術學等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高等學校。

  學校是1978年首批獲得國家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是國家首批具有推薦並接受應屆本科畢業(ye) 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的高校,是河南省唯一具有研究生單獨招考資格的高校和唯一承擔國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高校,是具有同等學力和專(zhuan) 業(ye) 碩士學位授予資格的高校。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包括水利工程、地質資源與(yu) 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yu) 工程等3個(ge) 學科,並於(yu) 2014年開始招生。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以省級重點學科和骨幹碩士學位授權點學科為(wei) 基礎,以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建設為(wei) 引領,整合學科優(you) 勢資源,加強內(nei) 涵建設,培育了水利工程、地質資源與(yu) 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yu) 工程等一批在國內(nei) 有較大影響的優(you) 勢和特色學科。擁有13個(ge) 省級一級重點學科,1個(ge) 省級二級重點學科,5個(ge)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學校擁有一支科研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工1700餘(yu) 人,其中專(zhuan) 任教師1 34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039人,其中博士學位教師396人;教授185人,副教授38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顧金才、王浩、倪維鬥、周豐(feng) 峻、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為(wei) 學校教授、雙聘院士;學校聘請王思敬、趙國藩、厲以寧等百餘(yu) 名國內(nei) 外知名學者、中國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擔任學校兼職教授。學校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特色專(zhuan) 業(ye) 建設點17個(ge) ,國家級和省級卓越工程師專(zhuan) 業(ye) 教育建設點8個(ge) ,國家級和省級專(zhuan) 業(ye) 綜合改革試點8個(ge) ,省級特色專(zhuan) 業(ye) 11個(ge) ,省級教學團隊5個(ge)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ge) ,省級精品課程巧門。地質資源與(yu) 地質工程學科的“地質工程教學團隊”、水利工程學科的“水力發電動力工程教學團隊”、土木工程學科的“土木工程結構類課程教學團隊”、機械工程學科的“機械類專(zhuan) 業(ye) 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和應用數學學科的“工科數學分析”等5個(ge) 省級教學團隊。水利工程學科的“水工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科研團隊”為(wei) 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在近兩(liang) 屆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得省級特等獎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

  近五年,主持承擔科研項目1 56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03項,省部級重大(點)項目127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省部級以上獎勵97項;發表論文5 964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417篇;出版專(zhuan) 著110部,教材356部;在2008年國家水利科技大會(hui) 上,學校被授予“全國水利科技先進集體(ti) ”榮譽稱號。

  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wei) 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從(cong) 嚴(yan) 治校,從(cong) 嚴(yan) 執教”的“兩(liang) 嚴(yan) ”方針,確立了“厚基礎、寬專(zhuan) 業(ye) 、強素質、重實踐、有創新”的人才培養(yang) 目標,建立了“平台+模塊”的本科教育課程結構體(ti) 係,深化了“基礎、實踐、創新”的三位一體(ti) 人才培養(yang) 模式,構建了“目標明確、信息全麵、評價(jia) 合理、過程嚴(yan) 密”的本科教學質量監控與(yu) 評價(jia) 體(ti) 係,有效保證了人才培養(yang) 質量,受到社會(hui) 的廣泛讚譽。2005年,在全國高等院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國家教育部評為(wei) 優(you) 秀學校。2007年學校教務處被國家人事部、教育部評為(wei) “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

  學校十分重視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活動和大學生藝術教育。連續16年榮獲“河南省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先進單位”,連續18年榮獲河南省及鄭州市暑期“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先進單位;2010年獲得中國誌願者集體(ti) 的最高榮譽——“第八屆中國誌願者優(you) 秀組織獎”;連續四屆被評為(wei) “河南省藝術教育一類院校”;2010年被評為(wei)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學校麵向全國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近五年除北京、上海等少數省市外,在全國其他省份第一誌願報考率均超過100 %,部分省份錄取分數超過所在省控製分數線50分以上,理科錄取分數多年在省內(nei) 同批次院校中排名第一。經過多年的人才培養(yang) 改革和探索,學校逐步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培養(yang) 特色,學校這一鮮明的人才培養(yang) 特色得到用人單位的公認。2008年以來,“河南省畢業(ye) 生就業(ye) 市場水利電力類分市場”、“全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市場河南分市場”和“河南省大中專(zhuan) 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服務基地”先後落戶學校。近五年,學校畢業(ye) 生一次就業(ye) 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2009年榮獲“全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先進集體(ti) ”稱號。2011年在河南省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評估中位居第一名並獲得“優(you) 秀”稱號。2014年先後榮獲“最具就業(ye) 竟爭(zheng) 力的10張河南教育名片”、“全國大學生就業(ye) 最佳企業(ye) 評選優(you) 秀組織高校獎”和“全國畢業(ye) 生就業(ye) 50所典型經驗高校”等榮譽。同年在第三方權威性數據機構發布的《河南省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預警和重點產(chan) 業(ye) 人才供應》2013年度報告中,我校位居河南省本科院校就業(ye) 竟爭(zheng) 力第一名。

  建校63年來,學校為(wei) 國家水利電力建設事業(ye) 培養(yang) 了15萬(wan) 餘(yu) 名專(zhuan) 業(ye) 技術與(yu) 管理人才。在全國水利係統廳局級領導幹部中,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畢業(ye) 生約占30%,學校校友中,不僅(jin) 有以水利部部長陳雷、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hui) 辦公室主任鄂竟平、水利部副部長矯勇、李國英等為(wei) 代表的多位省部級領導,更有一大批默默無聞的基層水利工作者,奮戰在長江三峽、南水北調、小浪底、萬(wan) 家寨、紫坪鋪等世紀大工程中,擔當技術骨幹。學校每年約有10%的畢業(ye) 生誌願服務西部、邊遠地區,約有70%的水利類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在水利係統一線從(cong) 事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等工作,畢業(ye) 生足跡遍布祖國的江河湖海。

  學校堅持依法治校,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強化內(nei) 部管理,積極營造奮發向上的人文環境、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和幹事創業(ye) 的工作環境。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係統紀檢監察先進單位”,2008年被河南省授予“依法治校示範學校”稱號。學校連續三屆被河南省省委、省政府評為(wei) “省級文明單位”。

  麵向未來,學校將繼續深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內(nei) 涵建設,持續提高辦學水平,努力建設水利電力優(you) 勢突出、工科理科基礎雄厚、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為(wei) 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e) 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