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

  2016-06-13

  坐落在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開封。100年前,這裏是河南貢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全國會(hui) 試曾在這裏舉(ju) 行,上千年的科舉(ju) 製度在這裏劃上句號。20世紀初的歐風美雨和辛亥革命勝利的曙光,孕育催生了這所大學。1912年,以林伯襄為(wei) 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賢在這裏創辦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為(wei) 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後曆經中州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等階段,1942年改為(wei) 國立河南大學,成為(wei) 擁有文、理、工、農(nong) 、醫、法等6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是當時學術實力雄厚、享譽國內(nei) 外的國立大學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經院係調整,河南大學農(nong) 學院、醫學院、行政學院分別獨立設置為(wei) 河南農(nong) 學院、河南醫學院、河南政法幹部管理學院,水利、財經等院係也先後調人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校本部更名為(wei) 河南師範學院。後又經開封師範學院、河南師範大學等階段,1984年恢複河南大學校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簽訂共建協議,河南大學正式進人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建校近百年來,河南大學嚴(yan) 守“明德新民,止於(yu) 至善”的校訓,在一代代學人的精心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團結、勤奮、嚴(yan) 謹、樸實”的優(you) 良校風和前瞻開放、麵向世界,堅持真理、追求進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兼容並包、海納百川,不事浮華、嚴(yan) 謹樸實的河大精神,在推動社會(hui) 發展、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教育振興(xing) 的過程中實現著自身的價(jia) 值。在以範文瀾、馮(feng) 友蘭(lan) 、董作賓、馮(feng) 景蘭(lan) 、羅章龍、郭紹虞、羅廷光、蕭一山、樊映川、毛禮銳、薑亮夫、稽文甫、任訪秋、黨(dang) 鴻辛等一大批專(zhuan) 家學者、院士為(wei) 代表的名師執教下,河南大學已培養(yang) 了40餘(yu) 萬(wan) 名各類專(zhuan) 門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院士、學部委員64人,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近150人。不少校友如侯鏡如、袁寶華、王國權、趙毅敏、尹達、鄧拓、白壽彝、楊廷寶、高濟宇、姚雪垠、周而複、吳強、馬可、趙九章、梁光烈等都成為(wei) 蜚聲中外的社會(hui) 名家。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大學的建設步人了快速發展的時期,通過加強學科建設、培養(yang) 與(yu) 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擴大招生、新校區建設等,在提高辦學層次、教育質量、學術水平和打一大發展規模、辦學空間、對外開放等方麵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曆史性突破,已經成為(wei) 一所擁有文、史、哲、經、管、法、理、工、醫、農(nong) 、教育、藝術等12個(ge) 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先後與(yu) 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70餘(yu) 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guan) 係,是世界大學聯合會(hui) 和亞(ya) 太大學聯合會(hui) 成員。河南大學現設有文學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曆史文化學院、哲學與(yu) 公共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法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語學院、數學與(yu) 信息科學學院、物理與(yu) 電子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計算機與(yu) 信息工程學院、環境與(yu) 規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土木建築學院、藝術學院、體(ti) 育學院、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淮河臨(lin) 床學院、東(dong) 京臨(lin) 床學院、遠程與(yu) 繼續教育學院、人民武裝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軟件學院、民生學院、國際漢學院、歐亞(ya) 國際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公共體(ti) 育教研部、公共計算機教研部等學院(部),87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42個(ge) 一級碩士學位授予點,18種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12個(ge) 一級博士學位授予點,15個(ge)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教職工4000多人,其中專(zhuan) 兼職工作的院士12人,教授、副教授1100多人。全日製在校生41000餘(yu) 人,其中研究生6000餘(yu) 人,留學生近200人。學校擁有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ge) ,特種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學、黃河中下遊數字地理技術實驗室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ge)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ge) 。建有國家教育部黃河文明與(yu) 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教育部體(ti) 育藝術師資培訓培養(yang) 基地、國家體(ti) 育總局社會(hui) 科學研究基地及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等4個(ge) 國家級教育、科研基地。辦有出版社和多種學術刊物,圖書(shu) 館藏書(shu) 400餘(yu) 萬(wan) 冊(ce) 。校區總麵積4000餘(yu) 畝(mu) ,建築麵積100餘(yu) 萬(wan) 平方米。其中明倫(lun) 校區近代建築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作為(wei) 一所具有厚重曆史的高校,河南大學的建設一直受到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重視。近幾年,習(xi) 近平、李克強、江澤民、賈慶林、李長春、吳官正、陳至立、李嵐清、蔣正華、羅豪才、王文元、張思卿、周濟等領導同誌先後視察我校,對河南大學的發展寄予厚望。2004年7月江澤民同誌視察時親(qin) 筆書(shu) 寫(xie) 了“與(yu) 時俱進,開拓創新,把河南大學辦成全國一流高校”的題詞。河南省委、省政府曆來也十分重視河南大學的建設,一直把河南大學作為(wei) 河南省重點建設高校,並比照“211工程”項目學校在建設資金方麵給予了重點扶持。在《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一個(ge) 五年規劃》中,又進一步明確了“把河南大學建成全國一流高校”的建設目標。據此,在中共河南大學第九次代表大會(hui) 上確定了學校今後一個(ge) 時期的奮鬥目標:到2020年,全麵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hui) 服務能力以及教育國際化程度,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在省部共建的基礎上,爭(zheng) 取進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水平大學行列;到本世紀中葉,成為(wei) 國內(nei) 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高水平大學。

  河南省人民政府與(yu) 教育部共建河南大學協議簽署,使這所曆經風雨滄桑的百年老校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麵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河南大學將以科學發展觀為(wei) 指導,立足河南、麵向全國、走向世界,做好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和社會(hui) 服務。百年的風雨和磨礪,百年的奮鬥與(yu) 輝煌,河南大學正乘風揚帆,充滿信心,朝著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