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7日,省社科聯、河南日報社、濮陽市委市政府以“濮陽創新發展”為(wei) 主題,組織召開了河南發展高層論壇第70次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創新是一個(ge) 國家和地區發展的不竭動力,近年來,濮陽緊抓創新這個(ge) 關(guan) 係發展命脈的牛鼻子,以創新促改革、以創新促發展,在全市積極營造支持創新、勇於(yu) 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取得了矚目的成就。2015年濮陽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占工業(ye) 增加值比重達到25%。目前,濮陽擁有高新技術企業(ye) 33家,省節能減排科技示範企業(ye) 22家,省創新性企業(ye) 20家,擁有一批特色專(zhuan) 業(ye) 科技園區和“雙創”示範基地。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指出了濮陽在創新發展中擁有的三大優(you) 勢。一是區位交通優(you) 勢。隨著鄭州至濟南和京九兩(liang) 條高鐵以及普鐵和高速公路建設,濮陽將成為(wei) 河南直通京津冀和山東(dong) 半島沿海各港口的前沿陣地。二是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優(you) 勢。濮陽作為(wei) 一座因油田開發而興(xing) 起的城市,城市規劃建設理念新,道路寬敞規整,綠化覆蓋率高,宜居宜業(ye) 對外來人口和企業(ye) 會(hui) 產(chan) 生獨特的吸引力。三是清晰的發展思路和幹事創業(ye) 的良好氛圍。“十二五”以來,濮陽謀劃大思路、展開大格局、推動大建設,調動了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幹事創業(ye) 的積極性,這是未來濮陽創新發展的最大動力源泉。
關(guan) 於(yu) 濮陽如何實現創新發展,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在全省戰略布局中找準濮陽定位。盡管2015年濮陽全市生產(chan) 總值增速、第三產(chan) 業(ye) 完成增加值增速、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但濮陽的經濟規模、總量還處於(yu) 全省中下遊,甚至還達不到全省平均水平。在此基礎上,濮陽要進入全省省轄市第一方陣,實現彎道超車,必須在全省戰略布局中找準自身定位,從(cong) 中發現自身的優(you) 勢和機遇,奮力趕超。
二是要準確把握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機遇。要盡快改變傳(chuan) 統經濟發展的思維模式,把整體(ti) 思路轉移到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上來,認真謀劃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製度等要素供給,提高供給體(ti) 係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推動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調控方式的曆史性轉變。
三是打造“法治城市”和“文化城市”。濮陽市民文明素質高,如果在“法治城市”建設上先行一步,探索德法雙治的城市建設模式,將在全國、全省擁有巨大的示範意義(yi) 。同時全麵提高濮陽龍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更好地宣傳(chuan) 濮陽雜技藝術,彰顯濮陽“文化城市”特色,推動文化和旅遊業(ye) 發展,提升城市競爭(zheng) 力和軟實力,也非常必要。
四是加速高端產(chan) 業(ye) 承接。要緊盯有利於(yu) 發揮自身比較優(you) 勢的重點行業(ye) ,緊盯央企、國企、上市公司以及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力爭(zheng) 引進一批國內(nei) 外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ye) ,帶動關(guan) 聯中小企業(ye) 配套發展產(chan) 業(ye) 鏈,爭(zheng) 取盡快形成一批百億(yi) 元級的產(chan) 業(ye) 集群。
五是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積極承接外部科技。濮陽高等教育在全省範圍內(nei) 還比較落後,未來應尋求機遇與(yu) 國外、省外、省內(nei) 知名高校合作在濮陽創辦分院。同時濮陽應建立企業(ye) 與(yu) 發達地區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聯係機製,積極促進外地創新成果在濮陽實現產(chan) 業(ye) 化。
六是進一步優(you) 化扶貧投資路徑。要優(you) 化扶貧投資的城鄉(xiang) 結構,引導、促進更多的貧困人口向城鎮轉移,同時在產(chan) 業(ye) 基礎好、發展前景好、能夠就業(ye) 的地方開展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盡可能選在主城區、縣城周邊,方便農(nong) 民到城鎮就業(ye) ,把扶貧開發、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與(yu) 推進新型城鎮化有機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