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麵臨(lin) 的國內(nei) 條件、所處的國際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受全球疫情衝(chong) 擊,世界經濟衰退,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國內(nei) 消費、投資、出口下滑,企業(ye) 麵臨(lin) 的困難凸顯,對外直接投資也遭遇一些新問題新挑戰。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要求“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chan) 能合作,形成麵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chan) 、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引導對外投資健康發展”的要求。可見,做好對外投資相關(guan) 工作,對我們(men) 更好麵對外部環境變化、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在此背景下,我們(men) 推動對外投資亦需進一步研判形勢、明確方向、找準重點,使對外投資更好服務於(yu)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
我國對外投資呈現新特點新趨勢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企業(ye) 對外投資經曆了高速發展,正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cong) 投資規模看,我國對外投資存量規模已居全球第三位。截至2018年底,我國2.7萬(wan) 餘(yu) 家境內(nei) 投資者在全球188個(ge) 國家(地區)共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ye) 4.3萬(wan) 家,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1.98萬(wan) 億(yi) 美元。從(cong) 投資行業(ye) 看,資源型行業(ye) 的發展勢頭趨弱,製造業(ye) 保持穩定增長並逐漸向價(jia) 值鏈高端邁進,金融業(ye) 的投資主體(ti) 從(cong) 早期以銀行為(wei) 主向銀行、證券、保險多元化投資主體(ti) 穩定發展,信息科技和媒體(ti) 、醫療健康、文化、消費零售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高附加值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投資的熱門行業(ye) 。從(cong) 投資分布看,我國企業(ye) 對美洲、歐洲等傳(chuan) 統重點地區的投資出現增速放緩或下滑,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增長迅速。
我國企業(ye) 對外投資呈現出的新特點、新趨勢值得關(guan) 注。一是投資主體(ti) 多元化、組團“走出去”成為(wei) 新趨勢。近年來,國有企業(ye) 在對外投資中所占比重下降,民營企業(ye) 海外投資更為(wei) 活躍。為(wei) 降低海外投資風險、增加協同效應等,越來越多的企業(ye) 組團“走出去”,或者組成財團進行海外投資並購。二是企業(ye) 對外投資的融資渠道更加靈活,境外融資在海外並購中的參與(yu) 度不斷上升。企業(ye) 通過設計靈活、複雜的融資方式,整合運用全球金融市場資源。三是企業(ye) 對外投資更加注重完善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形成新的產(chan) 業(ye) 生態、利用境外金融證券市場等,而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獲取資源、技術、品牌或管理經驗。四是企業(ye) 更加注重基於(yu) 自身能力且合規運作,對外投資更趨審慎和理性。企業(ye) 對外投資正在從(cong) 單一控股、盲目擴張向更加注重經濟效益、實現互利共贏轉變。
對外投資麵臨(lin) 著新挑戰和新機遇
我國企業(ye) “走出去”麵臨(lin) 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複雜變化,困難和挑戰亦前所未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方興(xing) 未艾,各國均高度重視在新興(xing) 技術領域中取得、保持或擴大優(you) 勢地位,采取多種手段保護本國的優(you) 勢技術,部分國家收緊外資安全審查相關(guan) 政策,將關(guan) 鍵基礎設施、關(guan) 鍵技術、敏感數據等領域的外商投資納入審查範圍,我國企業(ye) 對外投資合作麵臨(lin) 的難度和風險加大。
但也要看到,我國企業(ye) 對外投資的潛力和機遇仍在。
一方麵,積極吸引外資仍是世界各國不可或缺的政策選項,多層次、多領域的資金需求仍遠遠大於(yu) 供給。特別是我國企業(ye) 已經在美歐等地進行了大量投資,為(wei) 多層次、多領域合作的自然延伸奠定了長遠基礎,深耕發達國家市場仍能夠發掘大量投資機會(hui) ,在綠地投資、共建研發中心、技術應用市場開拓等方麵,以及氣候變化、綠色環保、生命健康等全球共同麵臨(lin) 的問題方麵,仍有較大的合作和投資空間。
另一方麵,與(yu) 自身經濟總量相比,我國對外投資規模還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間,量質齊升的中國資本在全球的需求前景十分廣闊。共建“一帶一路”,以及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建設多元化融資體(ti) 係、構建高標準自貿區網絡等,將持續優(you) 化我國企業(ye) “走出去”的環境,能有力促進集群式對外投資和鏈條式發展,助力企業(ye) 持續釋放對外投資潛力。
與(yu) 此同時,隨著國內(nei) 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鼓勵創新創業(ye) 創造、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等,未來,民營企業(ye) 在對外投資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動對外投資潛力持續釋放。
多方發力支持企業(ye) 對外投資
總的來看,新形勢下更好推動對外投資,需加強頂層設計,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進行全球價(jia) 值鏈整合,優(you) 化對外投資結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引領,建立與(yu) 國際規則接軌且兼具中國特色的國際合作規製;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創新合作方式,提高企業(ye) 在全球範圍內(nei) 配置資源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zheng) 力;推動國內(nei) 改革與(yu) 對外開放更好地協同發展、“走出去”與(yu) “引進來”相互促進;培育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跨國企業(ye) ,提升我國企業(ye) 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和生產(chan) 網絡中的地位。
具體(ti) 來看,進一步支持企業(ye) 對外投資,需在以下幾個(ge) 方麵切實發力:
一是完善對外投資管理體(ti) 製機製,引導企業(ye) 對外投資更好地服務於(yu) 經濟發展的戰略需求。堅持“企業(ye) 主體(ti) 、市場原則、國際慣例、政府引導”,深入推進對外投資管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改革;加強宏觀指導,支持國內(nei) 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ye) 創新對外投資方式,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優(you) 化全球資源配置,更好地服務於(yu) 國內(nei) 實體(ti) 經濟發展;完善對外投資全過程管理,創新監管工具,做好事中事後監管,強化海外風險的防控機製,有效規範對外經濟合作參與(yu) 者的行為(wei) 和市場秩序;優(you) 化對外投資綜合服務,加強在發布境外投資信息、建立投資合作機製和推動海外利益保護等方麵的協調,全麵推進“互聯網+對外投資服務”,自上而下地形成多層麵、多平台的支持體(ti) 係,共同服務企業(ye) “走出去”。
二是強化國際合作平台建設,優(you) 化企業(ye) 對外投資環境。對境外經貿合作區進行整體(ti) 規劃,合理配置資源,降低開發成本,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從(cong) 粗放式發展向集約化、精細化轉變,提升國際產(chan) 能合作的安全性和水平;加強亞(ya) 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及其他多邊開發機構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的力度,推動中外深度合作,進一步推動與(yu) 發達國家“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合作,實現三方互利共贏;加快構建高標準自貿區網絡,通過境外經貿合作區、雙邊投資協議等為(wei) 企業(ye) 拓展國際合作打造堅實平台,優(you) 化企業(ye) 對外投資環境,培育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三是優(you) 化國內(nei) 營商環境,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良性互動。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加快與(yu) 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執行一致性,營造內(nei) 外資企業(ye) 一視同仁、公平競爭(zheng) 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增強國內(nei) 發展環境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發揮我國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和內(nei) 需潛力,吸引世界先進技術、管理模式和價(jia) 值鏈網絡落地中國,使更多的中國企業(ye) 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進而增強“走出去”全球配置資源的內(nei) 生動力和能力。與(yu) 此同時,鼓勵企業(ye) 以更大步伐“走出去”,在積極參與(yu) 傳(chuan) 統國際分工、穩住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同時,以“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依托,構建更加均衡和多元化的國際循環體(ti) 係。通過“引進來”與(yu) “走出去”良性互動,促進提升我國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水平,形成麵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chan) 、服務網絡,推動形成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四是構建“走出去”金融支持體(ti) 係,為(wei) 企業(ye) 對外投資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製定鼓勵企業(ye) 對外投資的稅收、信貸和保險一攬子政策措施;對海外投資企業(ye) 給予資金支持、貸款擔保和貸款風險分擔,幫助企業(ye) 在海外發展中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和資金安全性;加快國內(nei) 金融體(ti) 製改革,提升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提供更多的市場化融資渠道和避險產(chan) 品;等等。
五是引導企業(ye) 加快向全球價(jia) 值鏈高端布局,努力融入東(dong) 道國本地經濟。引導企業(ye) 高度重視投資前的準備工作,在立項初期對東(dong) 道國政治、法律、社會(hui) 環境等進行係統考察和評估;提升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chan) 能合作水平,逐漸向高端製造、服務業(ye) 乃至全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延伸;積極主動提升本地化水平,建立包容和多元的管理模式;尊重當地價(jia) 值觀,注意保護環境,履行社會(hui) 責任。
(作者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
新形勢下引導對外投資健康發展的著力點
《經濟日報》(2020年08月04日 11版) 姚淑梅 劉栩暢 李馥伊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