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更幸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城市建設,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涉及城市發展規律、城市規劃、城市文化遺產(chan) 保護、城市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麵,為(wei) 我們(men) 在新時代推進城市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城市伴隨著人類文明進步而發展起來,是人類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場所。城市風貌是一個(ge) 城市在曆史積澱過程中形成的個(ge) 性特征,反映城市的空間特點和景觀麵貌,彰顯城市的風采和神態,體(ti) 現市民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狀態,同時也顯示了城市的綜合實力。城市風貌是一個(ge) 整體(ti) 概念,包括城市建築、空間、景觀和居民等方方麵麵的要素。城市風貌的整體(ti) 性要求我們(men) 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城市發展,對城市各構成要素進行分析、歸納、整合、優(you) 化,做到總體(ti) 把握、統籌兼顧。既要處理好城市中各構成要素的對立統一關(guan) 係,做到在個(ge) 性發展中求統一,又要結合城市的具體(ti) 環境和條件,在對立統一中兼顧各構成要素的特性,實現和而不同,最終達到城市風貌的整體(ti) 提升。此外,從(cong) 時間上看,城市風貌不是靜態的,而是持續發展的。因此,城市風貌建設,不僅(jin) 要尊重城市曆史與(yu) 城市記憶,保護城市曆史文化遺產(chan) 、地域特色、人文情感,還要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並有利於(yu) 子孫後代的發展。新時代打造城市新風貌,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樹立文化自信,高度重視城市風貌建設中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時代特色的和諧統一問題。
體(ti) 現地域特色。世界上沒有抽象的建築,也沒有抽象的城市。城市風貌總是紮根於(yu) 特定地域的具體(ti) 環境中,受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因素的影響,還受到所在地域的地理氣候條件、地形地貌和已有環境的製約。城市風貌要更好體(ti) 現地域特色,要求城市建設既適應所在地域自然環境的特殊性,又體(ti) 現特定地域文化的延續性。隻有從(cong) 所在地域提取特定城市特色元素,挖掘有益“基因”,並使其與(yu) 現代科技和文化等相結合,才能充分體(ti) 現城市的地域風貌特色。
體(ti) 現文化特色。城市文化是城市賴以延續和發展的根基。城市不僅(jin) 具有滿足人們(men) 日常生活需求的功能,還蘊含著人類的價(jia) 值取向和審美情趣。城市建築是城市一定曆史階段的縮影,城市建築的風格和品位體(ti) 現著一座城市的特性和追求。當今時代,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方式、人們(men) 的價(jia) 值觀念等都發生很大變化,城市風貌建設要與(yu) 這些變化相適應、相協調。提高城市風貌建設質量,要求我們(men) 繼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提煉地域獨有的文化標識。要挖掘城市的地域特征,彰顯城市的文化內(nei) 涵。此外,還要注意吸收世界優(you) 秀文化成果,讓城市風貌更具多樣性。
體(ti) 現時代特色。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得到廣泛應用,不斷改變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觀念和方式,這為(wei) 城市發展提供了新視野,也為(wei) 城市風貌建設提供了新契機。同時,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並成為(wei) 城市風貌建設的新要求。城市風貌建設要適應當今時代的新特點新要求,用建築語言來表現新的設計觀念、思維方式和科技成果,努力尋求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生活的結合點,設計更多展現時代特色的現代建築和城市空間。
(作者為(wei)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城市建設讓人民生活更幸福
《人民日報》(2020年08月14日 第09版) 何鏡堂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