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做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職業(ye) 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完善職業(ye) 教育和培訓體(ti) 係”。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是兩(liang) 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一係列重要表述,表明了國家對職業(ye) 教育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深化,也賦予職業(ye) 教育更多的職能和期望。可以說,職業(ye) 教育跨越經濟界與(yu) 教育界兩(liang) 大領域,既具備教育界的屬性,也具有職業(ye) 性的特點。“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站位新時代,高等職業(ye) 教育如何發揮黨(dang) 委統攬作用,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要從(cong) 以下六個(ge) 方麵具體(ti) 來抓,確保黨(dang) 對高校的領導全麵落實、落地、落細,為(wei) 學校高質量發展引領護航,為(wei) 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保證。
一是抓方向,育新人。職業(ye) 教育盡管與(yu) 普通教育不同,但辦學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要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以“四個(ge) 服務”為(wei) 導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wei) 工作目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要保證辦學方向,必須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在職業(ye) 院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保證職業(ye) 院校始終成為(wei) 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要堅持育人為(wei) 本、以德為(wei) 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教育全過程,結合職業(ye) 教育特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推進職業(ye) 技能和職業(ye) 精神培養(yang) 高度融合,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hui) 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e) 風氣,培養(yang) 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jun) ,培養(yang) 堪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是抓定位,促轉型。職業(ye) 教育發展如何定位,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給出了明確指示:要“完善職業(ye) 教育和培訓體(ti) 係,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這是國家對職業(ye) 教育未來走向至關(guan) 重要的一個(ge) 戰略性指導方針、一個(ge) 方向性頂層設計。職業(ye) 教育是麵向人、服務經濟的教育,是促進人人出彩、個(ge) 性發展的教育。職業(ye) 教育的發展,必須在黨(dang) 的領導下進行定位,要深刻把握職業(ye) 教育發展規律,堅持麵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ye) 的辦學方向,堅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yang) 定位,堅持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堅持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製,實現高職教育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ye) 社會(hui) 參與(yu) 、專(zhuan) 業(ye) 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要堅持向服務實體(ti) 經濟轉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點服務《中國製造2025》;要堅持向促進學生就業(ye) 轉型,著力培養(yang) 產(chan) 業(ye) 需求的勞動者大軍(jun) ;要堅持向知識實際應用轉型,使學生所學能夠轉化為(wei) 所用,讓更多青年學子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jia) 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讓青春綻放絢麗(li) 之花。
三是抓優(you) 勢,強特色。高等職業(ye) 教育在明確了辦學方向和辦學定位後,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抓優(you) 勢、強特色,促進融入發展、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的良好局麵。要堅持“契合產(chan) 業(ye) 設專(zhuan) 業(ye) 、產(chan) 教融合建專(zhuan) 業(ye) 、凝練特色強專(zhuan) 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建設理念,積極促進專(zhuan) 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企業(ye) 對接,專(zhuan) 業(ye) 課程內(nei) 容與(yu) 職業(ye) 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yu) 生產(chan) 過程對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全麵推行校企協同育人。要圍繞優(you) 勢特色專(zhuan) 業(ye) ,堅持扶優(you) 扶強與(yu) 提升整體(ti) 水平相結合,對接國家戰略,深化產(chan) 教融合,提升服務能力,圍繞產(chan) 業(ye) 帶和產(chan) 業(ye) 鏈,著力建設一批促進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支撐國家戰略、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點專(zhuan) 業(ye) ,著力建設一批服務、支撐、推動國家重點產(chan) 業(ye) 和區域支柱產(chan) 業(ye) 發展的高水平專(zhuan) 業(ye) 群。要從(cong) “職業(ye) 性”特征審視人才培養(yang) 目標,培養(yang) 學生在具體(ti) 技術領域所應具備的專(zhuan) 業(ye) 能力以及解決(jue) 技術問題的技術應用能力,凸顯高職技術型人才之“專(zhuan) ”和“精”,使學生在求“精”求“準”上形成學校品牌。
四是抓改革,盯大事。每一所學校、每一個(ge) 階段,都會(hui) 麵臨(lin) 不同的困境,需要進一步突破、提升。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就是緊盯學校發展的大事、要事,堅持改革創新的鮮明導向,注重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以改革激活力、增動力,堅決(jue) 破除發展障礙,推動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解放思想,與(yu) 時俱進,破除思維僵化,全麵進行深化。要大力推進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yang) 需要,主動與(yu) 行業(ye) 領先企業(ye) 在人才培養(yang) 、技術創新、就業(ye) 創業(ye) 、社會(hui) 服務、文化傳(chuan) 承等方麵開展合作,提高行業(ye) 企業(ye) 參與(yu) 辦學程度,推動職業(ye) 院校和行業(ye) 企業(ye) 形成命運共同體(ti) 。要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堅持新時代好幹部標準,突出實踐、實幹、實績導向,把敢不敢扛事、願不願做事、善不善幹事、能不能成事作為(wei) 識別和使用幹部的重要標準,大膽使用在關(guan) 鍵時刻、重大任務、突發事件、鬥爭(zheng) 一線豁得出來、衝(chong) 得上去的幹部,讓擔當作為(wei) 的幹部有平台、有空間、有盼頭、有奔頭,要加強幹部培訓,提升幹部能力,全麵提升辦學治校能力和水平。
五是抓製度,提效能。製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製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hui) 走向反麵。因此,製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職業(ye) 教育的領導,必須把製度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健全體(ti) 製機製。要健全黨(dang) 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ti) 製,承擔好管黨(dang) 治黨(dang) 、辦學治校主體(ti) 責任,抓改革、定製度、用幹部,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jue) 策、保落實的核心作用。完善治理體(ti) 係。要健全和完善以學校章程為(wei) 核心,以黨(dang) 的全麵領導為(wei) 統領,以學校機構職能優(you) 化、協同高效為(wei) 著力點,逐步構建功能穩定、基本製度體(ti) 係完備、具體(ti) 製度成龍配套的校內(nei) 規章製度體(ti) 係。要建立和完善現代學校製度,完善“黨(dang) 委領導、校長負責、專(zhuan) 家治學、民主管理”的運行機製。優(you) 化工作流程。要對每一項工作進行全麵梳理,實施流程再造,提升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促進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要加強教學組織管理,深入推進教學診斷與(yu) 改進製度建設,形成常態化的內(nei) 部質量保證體(ti) 係和運行機製。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智慧校園建設,促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改進教學、優(you) 化管理、提升效率。
六是抓服務,做貢獻。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一種教育類型,不僅(jin) 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而且還是社會(hui) 公平的潤滑劑,更是個(ge) 性發展的動力源。因為(wei) 人總是通過職業(ye) 來發展自己的,所以職業(ye) 既是個(ge) 體(ti) 融入社會(hui) 的載體(ti) ,又是個(ge) 體(ti) 生涯發展的媒介,更是個(ge) 體(ti) 張揚個(ge) 性的平台。職業(ye) 教育擔負著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和滿足個(ge) 性發展需要的“雙重性”責任。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高等職業(ye) 教育要把高質量供給作為(wei) 發展方向,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和經濟社會(hui) 對優(you) 質多層多樣高職教育的需要,為(wei) 提升國民人力資本素質,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力軍(jun) 。加強社會(hui) 培訓。要堅定人人出彩的培養(yang) 方向,麵向在校學生和全體(ti) 社會(hui) 成員開展職業(ye) 培訓,促進終身學習(xi) 體(ti) 係建設,為(wei) 青年學子在校園和職場之間靈活轉換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努力讓每個(ge) 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要支撐國家戰略發展,融入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提升服務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能力,為(wei) 中國產(chan) 業(ye) 走向全球產(chan) 業(ye) 中高端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服務國際合作。要積極走出去,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教育合作,通過建設國際通用的專(zhuan) 業(ye) 標準和課程體(ti) 係,推出一係列具有國際影響的高質量專(zhuan) 業(ye) 標準、課程標準、教學標準,打造中國職業(ye) 教育國際品牌。
新時代,高等職業(ye) 院校要牢牢把握“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牢牢掌握黨(dang) 對高校的全麵領導,使高校成為(wei) 堅持黨(dang) 的領導的堅強陣地,加強體(ti) 製機製創新,推進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ye) 教育,實現職業(ye) 教育提質培優(you) ,奮力書(shu) 寫(xie) 新時代職業(ye) 教育絢麗(li) 篇章。
(作者係河南經貿職業(ye)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堅持和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麵領導
《河南日報》(2020年08月19日 09版) 姚勇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