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夏文化研究為龍頭 深化黃河文化研究闡釋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21日 11版)  江林昌2020-08-21

  夏文化起源、發展、壯大於(yu) 黃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不僅(jin) 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早期發展過程中承前啟後、轉化創新的關(guan) 鍵環節,具有裏程碑意義(yi) 。夏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特征鮮明,研究好夏代曆史與(yu) 夏文化,可以更好地深化對黃河文化的認識,更好地把握中華文明綿延發展的特殊性,從(cong) 而更好地完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的宏偉(wei) 目標。以夏文化研究為(wei) 龍頭,深化黃河文化研究闡釋的主要依據包括以下幾方麵。
  其一,夏文化在中華文明綿延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承前啟後的關(guan) 鍵作用,對於(yu) 我們(men) 探尋中華文明的根與(yu) 魂具有重要曆史意義(yi) 和學術價(jia) 值。
  其二,夏文化是中華多部族文化圍繞華夏文化不斷融合,中華文化多元並行發展向多元一體(ti) 發展轉變過程中的第一個(ge) 重要環節,為(wei) 以漢族為(wei) 主體(ti) 的多民族統一體(ti) 的建立奠定了第一塊曆史基石。對夏文化的研究與(yu) 發掘,對於(yu) 探討中華民族的形成與(yu) 演進過程,進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具有重要意義(yi) 。
  其三,夏文化是黃河中遊農(nong) 耕文明與(yu) 黃河上遊以西遊牧文明長期交流的第一個(ge) 創新成果,開啟了歐亞(ya) 絲(si) 路文化帶的序幕,為(wei) “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深厚曆史文化支撐。
  其四,以夏禹、夏啟父子為(wei) 代表的夏部族,在改造自然、變革社會(hui) 、抵禦外敵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寶貴遺產(chan) ,其中不乏治國理政的探索與(yu) 智慧。“一個(ge) 國家的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是與(yu) 這個(ge) 國家的曆史傳(chuan) 承和文化傳(chuan) 統密切相關(guan) 的。”當前我們(men)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對我國曆史和傳(chuan) 統文化有深入了解。
  (作者:江林昌,係山東(dong) 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hui) 副會(hui)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