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價值

光明日報  王學斌2020-09-11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一個(ge) 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ye) 難以持續長久。進入新時代,我們(men) 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wei) 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xing) 國之魂、強國之魂。
  回溯五千多年的曆史流變,中華民族遭遇過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men)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終化危為(wei) 機,玉汝於(yu) 成。其中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er) 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wei) 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
  今年,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這場同嚴(yan) 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ju) 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yu) 共的偉(wei) 大抗疫精神。這種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的傳(chuan) 承和發展,豐(feng) 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nei) 涵,可謂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和最新凝練。
  “仁,人心也;義(yi) ,人路也。”人的生命最為(wei) 寶貴,是其他一切事物所不可比擬的。古時賢哲就主張“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尊重生命才能心生體(ti) 恤他人之情,別人落難,絕不袖手旁觀。我們(men) 黨(dang) 承繼了這種民本重生的思想,本著人民生命至上的宗旨,不惜一切代價(jia) ,從(cong) 出生僅(jin) 30多個(ge) 小時的嬰兒(er) 到100多歲的老人,從(cong) 在華外國留學生到來華外國人員,每一個(ge) 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人的生命、價(jia) 值、尊嚴(yan) 得到悉心嗬護。生命至上,這集中體(ti) 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chuan) 統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追求。
  “人心齊,泰山移。”正因彼此胸懷愛人之心,所以麵對生死考驗之際,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受大愛激勵而消解了畏懼,因攜手互助而忘卻了退縮,或向險而行,或默默堅守,以各種方式為(wei) 疫情防控出資出力,譜寫(xie) 了一曲14億(yi) 人民共奏同唱、氣勢雄渾的抗疫戰歌。舉(ju) 國同心,這集中體(ti) 現了中國人民萬(wan) 眾(zhong) 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wei) 力。
  “生,亦我所欲也,義(yi)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yi) 者也。”病毒橫行,抗疫即大義(yi) !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lin) 危不懼、視死如歸,困難麵前豁得出、關(guan) 鍵時刻衝(chong) 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zhong) 生。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hui) 上的講話裏指出的:“中華民族能夠經曆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從(cong) 來都不是因為(wei) 有救世主,而是因為(wei) 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舍生忘死,這集中體(ti) 現了中國人民從(cong) 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誌。
  “判天地之美,析萬(wan) 物之理。”在這場有愛、同心、無畏的戰疫曆程中,科學不可缺席。我們(men) 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決(jue) 策指揮、病患治療、技術攻關(guan) 、社會(hui) 治理各方麵全過程。縱觀8個(ge) 多月的時間,科學精神與(yu) 人文精神似車之兩(liang) 輪並駕齊驅,堪稱兩(liang) 股相得益彰的強大支撐力量。尊重科學,這集中體(ti) 現了中國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實踐品格。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wan) 紫千紅春滿園。”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便塑造了“天下一家”的理念,疫情來勢洶洶,中國政府不僅(jin) 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負責,也心係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wei) 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命運與(yu) 共,這集中體(ti) 現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yi) 擔當。
  因“生命至上”,故“舉(ju) 國同心”;既“舍生忘死”,亦“尊重科學”;知大道不孤,遂“命運與(yu) 共”。這五個(ge) 方麵,都極其可貴,又並非判然有別,彼此間實有著曆史邏輯、實踐邏輯與(yu) 理論邏輯的高度內(nei) 在統一。五者融為(wei) 一體(ti) ,才構成了偉(wei) 大的抗疫精神。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feng) 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feng) 富。偉(wei) 大抗疫精神正是舉(ju) 國同胞在抗擊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所形成的一筆至為(wei) 寶貴的精神財富,其成之艱辛,更來之不易。我們(men) 要在全社會(hui) 大力弘揚偉(wei) 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強大力量。
  作者:王學斌,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文史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