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黃河文化 築牢文化旅遊強省之魂

河南日報  薑繼鼎2020-09-18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上指出,實施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係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開展黃河文化宣傳(chuan) ,大力弘揚黃河文化。全省文化旅遊大會(hui) 對文化旅遊強省建設作出全麵部署,提出加快構建“一帶一核三山五區”文化旅遊發展格局。河南的根脈在黃河,發展文化旅遊的最大優(you) 勢是黃河文化,最有競爭(zheng) 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也是黃河文化。大力弘揚黃河文化,打造體(ti) 現中華悠久文明的黃河文化旅遊帶,將為(wei) 文化旅遊強省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建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延續黃河曆史文脈。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推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是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堅定國家文化自信的戰略抓手。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是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最重要的載體(ti) 和平台。河南是黃河的曆史地理樞紐和治黃主戰場,黃河文化在河南形成、融合、發展,具有根源性、延續性、融合性、核心性四大特征。分布於(yu) 河南境內(nei) 的黃河文化遺產(chan) ,構成了中華文明連綿不斷的實證與(yu) 支撐,彰顯了其華夏文明主根、國家曆史主脈、中華民族之魂的戰略地位,是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依托。要通過構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體(ti) 係,大力弘揚黃河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
  打造鄭汴洛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傳(chuan) 播黃河文化。分布於(yu) 黃河沿線300裏範圍內(nei) 的鄭州、開封、洛陽三座古都,集中承載和見證著璀璨輝煌的黃河文化,是黃河天然的“曆史博物館”。鄭州、開封、洛陽作為(wei) 文化旅遊強省的核心板塊,作為(wei) 傳(chuan) 播黃河文化的主陣地,正圍繞打造鄭汴洛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推進實施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隋唐洛陽城國家曆史文化公園、宋都古城保護和修繕工程等10多個(ge) 重大項目。
  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沿黃地區是典型的文化旅遊資源富集帶。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把文化資源轉化為(wei) 文化旅遊產(chan) 品,並持續迭代更新。一是挖掘文化內(nei) 涵,實現資源到產(chan) 品的轉化。鄭州惠濟區總投資約50億(yi) 元的滎澤古城項目以“傳(chuan) 承文脈、更新產(chan) 業(ye) 、複興(xing) 空間”為(wei) 規劃建設理念,實現“文化資源到旅遊資源、旅遊資源到旅遊產(chan) 品、旅遊產(chan) 品到旅遊品牌”的轉化,將成為(wei) 鄭州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的引爆性項目。二是建設黃河文化地標,展示“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如鄭州市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起步區(210平方公裏),致力於(yu) 打造“黃河鄭中心”,叫響“天下黃河觀中原,中原黃河觀鄭州”品牌。三是研學中原黃河,讀懂華夏文明。重點依托黃河流域的博物館、大遺址等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推出一批黃河文化研學旅行精品線路,推動黃河文化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四是以科技、文創、互聯網等賦能黃河文化。堅持“跨界融合”思維,借助科技、文創、互聯網等激活並傳(chuan) 播黃河文化,推動黃河文化遺產(chan) 從(cong) 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an) 、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作者:薑繼鼎,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