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弘揚新時代的家庭美德

《河南日報》(2020年09月23日 18版)  莫醫銘2020-09-23

  中華民族曆來重視家庭,注重家庭建設、注重家庭美德的培育。2019年10月,中共中央頒布《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關(guan) 於(yu) 家庭建設的新思想,為(wei) 如何弘揚新時代的家庭美德提供了重要指導。《綱要》指出,要弘揚中華民族傳(chuan) 統家庭美德,倡導現代家庭文明觀念,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qin) 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hui) 主義(yi) 家庭文明新風尚。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hui) 和諧的重要基點,家庭向善,國家才能更好地向上。在新的曆史時期,深學細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家庭美德建設的重要論述,把握新時代家庭美德的內(nei) 涵、特點、價(jia) 值,並提高家庭美德建設的實踐成效,是弘揚家庭美德的重要方向和途徑。
  把握新時代家庭美德的內(nei) 涵
  《綱要》指出,要推動踐行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jian) 持家、鄰裏互助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men) 在家庭裏做一個(ge) 好成員。新時代的家庭美德,既傳(chuan) 承了“孝父母、友兄弟、別夫婦、睦親(qin) 族”的傳(chuan) 統“齊家”倫(lun) 理,又借鑒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嚴(yan) 格家教”等革命傳(chuan) 統道德中的家庭美德規範,還體(ti) 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內(nei) 容,倡導忠誠、責任、親(qin) 情、學習(xi) 、公益的理念。家庭美德是家庭生活的道德規範,主要用以調節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an) 係,但同時也指向了人們(men) 社會(hui) 責任感的建立和社會(hui) 良好風尚的形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家庭和睦則社會(hui) 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hui) 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hui) 文明。曆史和現實告訴我們(men) ,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讓家國情懷、人民立場植根每個(ge) 家庭成員的心靈,以好家風帶動社會(hui) 風氣向上向善,每個(ge) 人、每個(ge) 家庭都應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這是家庭美德更為(wei) 廣闊的時代內(nei) 涵。
  認識家庭美德教育的特點
  家庭美德教育有著以下三個(ge) 方麵的特點:其一,基礎性。“須知孺子可教,勿謂童子何知”,孩童在年幼時就應當接受教育,與(yu) 孩童朝夕相處的年長家庭成員,有著教導孩童得天獨厚的條件。與(yu) 學校教育、社會(hui) 教育相比,家庭美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發揮著更為(wei) 基礎性的作用。其二,延續性。一個(ge) 民族會(hui) 有相對穩定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習(xi) 慣,借鑒傳(chuan) 統社會(hui) 中傳(chuan) 承下來的優(you) 良家訓、家風,有利於(yu) 今天家庭美德教育更好的展開。延續性既體(ti) 現了曆史的傳(chuan) 承,也體(ti) 現著時代發展,新時代的家庭教育要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把國家發展進步所取得的成就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向家人、親(qin) 友、鄰裏等說清楚、講明白,將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仁民愛物、開放包容、與(yu) 時俱進、崇尚和平的向上價(jia) 值觀傳(chuan) 遞下去。其三,長期性。家庭美德教育需要久久為(wei) 功,並且家庭美德教育對個(ge) 體(ti) 的影響是持續長久的。古語道,“積善之家,必有餘(yu) 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yu) 殃。”其中的“積”字形象生動地體(ti) 現出了良好家風家教的養(yang) 成需要日積月累,“餘(yu) ”字則體(ti) 現出家風家教對於(yu) 人的影響是持久的,不僅(jin) 會(hui) 影響個(ge) 體(ti) 的一生,甚至會(hui) 影響到子孫後代。
  深刻理解家庭美德的價(jia) 值意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hui) 如何發展,家庭文明的作用不可替代。家庭生活作為(wei) 社會(hui) 生活的“練兵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ge) 家庭成員的行為(wei) 方式,家庭美德能夠促進個(ge) 體(ti) 的社會(hui) 化,和諧的家庭氛圍能夠滋潤個(ge) 體(ti) 的心靈,激發個(ge) 體(ti) 形成向上向善的意願和情感,不斷積蓄正能量。家庭美德的培育,對社會(hui) 公德、職業(ye) 道德、個(ge) 人品德的形成起著橋梁和中介的作用,對各個(ge) 年齡階段、各種職業(ye) 的人都有著重要意義(yi) ,對廣大領導幹部的意義(yi) 尤為(wei) 重大。
  家風之正與(yu) 黨(dang) 風政風之正密切相關(guan) ,廉潔齊家能促進廉潔為(wei) 政,反之,家風敗壞難免禍起蕭牆。古人講“莫用三爺,廢職亡家”,“公生明,偏生暗”,“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都是為(wei) 了警示官員要慎用權力、防微杜漸。在今天,家庭美德建設仍是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重要切入點,家庭美德建設能助力領導幹部構築起拒腐防變的“防火牆”,使領導幹部的內(nei) 在修養(yang) 得到切實提升,堅定為(wei) 人民服務的初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ti) 現。在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過程中,家庭倫(lun) 理中傳(chuan) 遞的交往友愛、正義(yi) 取向、向上態度、責任精神,不斷促進著社會(hui) 和諧和公共道德的養(yang) 成。
  提高家庭美德建設的實踐成效
  《綱要》指出,在為(wei) 家庭謀幸福、為(wei) 他人送溫暖、為(wei) 社會(hui) 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實踐是弘揚新時代家庭美德的落腳點,應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家庭美德建設的實踐成效。其一,要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古往今來,許多倫(lun) 理學家、教育家都提出了有關(guan) 家庭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普遍注重以理教人、以情化人、立身設教。“以理教人”,就是不僅(jin) 要告誡受教育者“何者當為(wei) ”和“何者不當為(wei) ”,還要告訴他們(men) “何以為(wei) 之”,提高其愛家愛國的使命感、責任感。“以情化人”就是要摒棄冰冷、空洞的說教,以真情、真誠去感化受教育者,讓其生發出情感的力量,自覺感念父母養(yang) 育之恩、感念長輩關(guan) 愛之情。“立身設教”就是要以身作則,耳濡目染,通過自身的行動去幫助受教育者塑造美好心靈。其二,讓黨(dang) 員幹部當好向上向善的“風向標”。弘揚新時代家庭美德,廣大黨(dang) 員幹部必須要做好表率,“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風,教育督促親(qin) 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走正道”,各級黨(dang) 組織也需發揮好引領的作用。其三,以司法引領家庭美德的實踐。推動勤勞節儉(jian) 、孝老愛親(qin) 等方麵的立法工作,將個(ge) 人在家庭中的表現納入品德評價(jia) ,定期發布家庭道德方麵的典型指導性司法案例,讓人們(men) 感受到公平正義(yi) ,這些都有利於(yu) 促進良好家庭美德在家庭、社會(hui) 中落地生根。
  (作者係北京建築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