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標是一個(ge) 地方的文化標誌物和“文化名片”,是一個(ge) 地方文化精神的象征。如果說文化是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國家、一個(ge) 地方靈魂的話,那麽(me) 文化地標就是這個(ge) 地方的靈魂外化物和可視符號,是這個(ge) 地方的記憶與(yu) 象征。當人們(men) 提起某個(ge) 地方時,人們(men) 馬上就會(hui) 想到這個(ge) 地方的文化地標;當人們(men) 提起某個(ge) 文化地標時,人們(men) 馬上就會(hui) 想到在這個(ge) 地方。如:敦煌與(yu) 莫高窟,或莫高窟與(yu) 敦煌。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化的象征,是中華精神的體(ti) 現。河南是黃河文化的核心地帶和資源富集區。這裏有沃野千裏的中原大地,產(chan) 生了高度發達的農(nong) 耕文化,誕生了中華最早的國家,長期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裏有三皇五帝的遺跡,有河圖洛書(shu) 的浸染,有“萬(wan) 姓之根”的肇始,有不可勝數的聖賢居所,是中華民族的文脈主幹和精神原鄉(xiang) 。這裏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二裏頭文化,培植了中華文明的肥沃土壤;夏、商、周三代文明,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密碼和文化基因;諸子百家的深邃思想,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之基。作為(wei) 其重要的文化標誌物,這裏有全國四大古都,有洛陽龍門、安陽殷墟、鄭州花園口、開封龍亭、三門峽大壩、孟津龍馬負圖寺、武陟嘉應觀、靈寶函穀關(guan) 等等,每個(ge) 地方都有極為(wei) 深厚的文化、無盡的故事、強大的魅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中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jia) 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曆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這個(ge) 講話給我們(men) 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明確任務。要做好這方麵的工作,打造好河南的黃河文化地標,我們(men) 要考慮強化以下“七性”:
(一)組織性。由於(yu) 黃河文化博大精深,對其傳(chuan) 承、弘揚、研究是一個(ge) 重大工程和長期任務,非有效的組織難以完成。應明確或組織相關(guan) 工作機構與(yu) 職能,建立相應的領導體(ti) 製和工作機製,整合相關(guan) 力量,形成有組織有領導的工作局麵。
(二)規劃性。要開展組織有計劃的傳(chuan) 承弘揚工作。為(wei) 此,要製定專(zhuan) 門的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研究的目標方向,成立相關(guan) 研究機構,整合相關(guan) 專(zhuan) 家隊伍,建立協同創新機製,形成聯合攻關(guan) 的格局。要規劃一批重大或重點研究項目課題,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推出一批黃河文化研究的精品力作。
(三)地域性。文化地標打造要以沿黃地區為(wei) 主,如鄭州、開封、洛陽、焦作、新鄉(xiang) 、三門峽、周口、商丘、濮陽、安陽、鶴壁、濟源等。在這方麵各個(ge) 地方要主動擔當責任,抓住機遇,大力推進。
(四)層次性。文化地標打造在沿黃地區要有主有次,如鄭州、開封、洛陽、焦作、新鄉(xiang) 、三門峽等屬於(yu) 較核心的地區,要精心打造,重點打造。其他地區要協同配合。可以考慮打造一個(ge) 一體(ti) 、兩(liang) 翼、多支撐的格局體(ti) 係,即以鄭汴洛古都走廊為(wei) 核心區,以沿黃文化帶相關(guan) 區域為(wei) 兩(liang) 翼,以全省各地市不同的特色文化為(wei) 支撐,構建起一個(ge) 既有層次性,又凸顯各自優(you) 勢的格局體(ti) 係。
(五)標誌性。我們(men) 既要把黃河文化挖深挖透,利用各種文化遺跡進行宣傳(chuan) 教育,普及黃河文化曆史知識。又要著力打造一批國家性的曆史文化重要地標,如著力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封城摞城遺址公園等,辦好“黃帝故裏拜祖大典”等重大文化活動,讓黃河曆史文化主地標立起來。主地標建設應以“中華源”“民族根”“黃河魂”為(wei) 基本理念,在河洛匯流處打造“河洛塔”,作為(wei) 萬(wan) 眾(zhong) 歸心的心靈感知地和民族複興(xing) 的精神象征。
(六)故事性。打造黃河文化地標,其重要作用就是講好黃河故事。我們(men) 要堅持與(yu) 文旅結合,開展係列活動,包括相關(guan) 申遺、拍攝影視劇、建設黃河文化公園等等,並利用電視、廣播、報刊、互聯網、手機客戶端等平台大力宣傳(chuan) 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意義(yi) ,大力營造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濃厚氛圍。
(七)協同性。相關(guan) 的各個(ge) 方麵要加強合作。一是區域之間要密切合作,如以上各地市之間的合作。二是部門與(yu) 地方要密切合作,如黃委會(hui) 與(yu) 沿黃各地的合作。三是理論工作者與(yu) 實際工作者的合作。密切協作能夠達到一加一遠大於(yu) 二的效果,各方會(hui) 相得益彰,工作成效卓著。
(作者為(wei) 河南省社科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