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新時代文學起高峰

文藝報  李庚香2022-01-27

11.jpg

  2021年12月1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總書(shu) 記站在時代與(yu) 曆史的高度,站在人類文明發展大勢與(yu) 中國文化發展大勢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文藝界、文學界的成就和擔當作為(wei) ,深刻闡述了文藝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講話既是對黨(dang) 領導文藝百年的經驗總結,也是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全新擘畫,提出了許多新論斷、新思想、新要求,是對新時代文學的光輝指引,是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文學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總書(shu) 記的講話,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透著他對文學藝術的深刻理解,凝聚著總書(shu) 記對於(yu) 文藝事業(ye) 、文藝規律、文藝發展道路的深邃思考,令人既十分感動,又十分振奮。總書(shu) 記要求我們(men) 要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積極投身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建設,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jia) 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講話,以新時代新征程曆史方位為(wei) 坐標,把文學事業(ye) 置於(yu) 民族複興(xing) 的偉(wei) 大背景下,置於(yu) 文化強國建設的莊嚴(yan) 征程中,置於(yu) 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民精神富裕、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價(jia) 值體(ti) 認裏,全麵詮釋了新時代文學的內(nei) 涵、方向、原則、使命,體(ti) 現出大格局、大氣象。他強調:“新時代需要文藝大師,也完全能夠造就文藝大師!新時代需要文藝高峰,也完全能夠鑄就文藝高峰!”推動新時代文學鑄就高峰,這一囑托和要求既有曆史縱深,又有宏闊視野,體(ti) 現了高度的曆史自覺、曆史自信和開辟未來的曆史主動精神。

  推動新時代文學起高峰,就是要聚焦新時代新征程這一新的曆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勝利的時代,是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進而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我國不斷為(wei) 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是中國人民在新的考驗和挑戰中創造光明未來的時代,也是中國人民拚搏奮鬥中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如何展現這個(ge) 振翅欲飛的偉(wei) 大時代呢?新時代必將是大有可為(wei) 的時代。我們(men) 不能身子進入了新時代,思想還停留在過去。而如何捕捉、再現、深入刻畫這些新時代的新形象,是對今天作家的挑戰。要緊跟時代步伐,從(cong) 時代脈搏中感悟曆史的脈搏、藝術的脈搏,向豐(feng) 富的社會(hui) 生活敞開。要在世界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萃取精華,展現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書(shu) 寫(xie) 中華民族的奮鬥之誌、創造力和創新成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與(yu) 之相應,中國文學已經邁向了嶄新的天地。新時代文學是延續革命文學、新時期文學血脈的文學,更是體(ti) 現新時代實踐、反映新時代精神的嶄新文學。要從(cong) 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實踐中汲取力量。這為(wei) 我們(men) 書(shu) 寫(xie) 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提供了遵循。祖國翻天覆地的變革是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實踐,需要偉(wei) 大的作品與(yu) 之匹配,我們(men) 必須熱切回應時代的召喚。新時代是一個(ge) 波瀾壯闊的偉(wei) 大時代,我們(men) 要從(cong) 時代脈搏中感受曆史脈動,就要以寬廣的胸懷和開闊的眼界觀察時代變化,領會(hui) 人和人心在時代年輪中的變遷路徑,才能寫(xie) 出具有新氣象的作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時代為(wei) 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偉(wei) 大時代生活是新時代文學創作的“能量源”。這是文學創作的巨大“富礦”,強烈地呼喚著我們(men) 開采。我們(men) 要深切感受到新時代新征程蘊藏著無限的文學寶藏。在這個(ge) 偉(wei) 大的新時代裏,處處是精彩的中國故事,需要春秋之筆去書(shu) 寫(xie) 、去記錄,以激勵當今、傳(chuan) 之世界、留之後世。“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曆史方位”,當代作家要以曆史方位標注文學坐標,辨識屬於(yu) 這個(ge) 時代的故事和情感,努力破譯屬於(yu) 這個(ge) 時代的精神密碼。在曆史的偉(wei) 大進程中,我們(men) 要用文學表現新的時代。因此新時代文學承擔著記錄新時代、書(shu) 寫(xie) 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重大使命。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緊跟時代步伐,全景式展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精神氣象。找準曆史方位,就是要牢固樹立大曆史觀、大時代觀,身處“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點上,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偉(wei) 大前景,肩負著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事業(ye) ,我們(men) 必須全麵、準確、深刻地理解新時代,表現新時代,從(cong) 新時代新征程的曆史方位,找到文學事業(ye) 的“定位”、個(ge) 體(ti) 創作的“身位”、下筆書(shu) 寫(xie) 的“落位”,把排山倒海的鮮活實踐,如火如荼的壯麗(li) 景觀轉化為(wei) 新時代的新史詩。偉(wei) 大時代精彩紛呈,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正一幕幕呈現於(yu) 眼前。在這個(ge) 意義(yi) 上,我們(men) 一定要描繪新時代圖景,塑造新時代形象,傳(chuan) 遞新時代價(jia) 值,樹立創作新時代史詩的雄心。宏偉(wei) 的曆史攜帶著它的方向與(yu) 力量,正以移山倒海的意誌展開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遼闊雄奇的藝術天地正在向著我們(men) 一往無前地展開,我們(men) 將以靈魂和心血、理想和熱情、才華和汗水在新時代的光和熱中淬煉出文學的群峰挺秀。我們(men) 在新時代的偉(wei) 大征程上迎來了中國文學發展的嶄新階段,翻開了中國文學史中新的壯麗(li) 篇章,新時代文學的廣闊天地正在我們(men) 麵前浩浩蕩蕩地展開。

  為(wei) 新時代這一偉(wei) 大時代“畫像”,是新時代文學的光榮使命。書(shu) 寫(xie) 好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夢想新征程上的風雲(yun) 際會(hui) ,書(shu) 寫(xie) 好中華民族壯麗(li) 激越的新史詩,為(wei) 新時代畫像、立傳(chuan) 、明德,是所有作家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的必答題。做新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這就要求作家藝術家要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勇於(yu) 承擔時代課題,深刻反映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曆史使命,描繪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精神圖譜,為(wei) 時代畫像、為(wei) 時代立傳(chuan) 、為(wei) 時代明德,書(shu) 寫(xie) 新時代新史詩,努力創作出無愧於(yu) 新時代的作品。麵對新時代,我們(men) 要以文學的方式參與(yu) 宏闊的曆史進程,描繪出富有價(jia) 值的建設性圖景。新時代之“新”,就“新”在人民的物質生活,“新”在民族的精神麵貌,“新”在每個(ge) 人思考世界的態度、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改變世界的方式上。一是視角之新。改革開放給我們(men) 的內(nei) 心和外在世界都帶來了巨大變化,現在我們(men) 已經完全有了與(yu) 世界對話的能力和對話的可能性,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從(cong) 過去的“俯視”、“仰視”變成新時代看世界的“平視”。新時代作家必須具有大曆史觀、大時代觀,方能寫(xie) 出與(yu) 大曆史大時代相匹配的作品,才能反映時代本質,塑造典型生動的時代新人和時代英雄。二是內(nei) 容之新。偉(wei) 大時代為(wei) 文藝創作提供了無盡的素材。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ge) 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ge) 時代的風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拿出更大的胸襟,展現我們(men) 民族的奮鬥史,用新史詩展現時代新風尚,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新時代作家要認真傾(qing) 聽人民群眾(zhong) 追求美好生活的強音,傾(qing) 聽嶄新時代的召喚,對人民創造曆史的偉(wei) 大進程給予最熱情的讚頌,對一切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奮鬥的拚搏者、一切為(wei) 人民犧牲奉獻的英雄給予最深情的褒揚,要熱忱描寫(xie) 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書(shu) 寫(xie) 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三是意義(yi) 之新。新時代作家要充分認識新時代文學的重大意義(yi) ,要關(guan) 注偉(wei) 大時代的磅磗偉(wei) 力,去感受澎湃的激情、壯麗(li) 的史詩、恢宏的畫卷,樹立星辰大海般的遼闊目標,把藝術創造向著億(yi) 萬(wan) 人民的偉(wei) 大奮鬥敞開,用內(nei) 心去觸摸新時代的脈搏和節奏,寫(xie) 出新時代的主基調,寫(xie) 出新時代的溫度,讓文學與(yu) 新時代的呼吸同步,與(yu) 新時代的脈搏合奏,為(wei) 新時代文學的春天奉上各自的青枝綠葉和姹紫嫣紅。

  推動新時代文學起高峰,就要發揮曆史主動精神。從(cong) 精神主動、時代主動到曆史主動,中華民族一步步贏得了戰略主動。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men) 送來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人民從(cong) 此迎來了精神主動。改革開放40年,我們(men) 從(cong) 落後於(yu) 時代到跟上時代、引領時代,一步一步實現了時代主動。這些現實給我們(men) 提供了足夠的創作養(yang) 分。麵對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麵對未來新征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我們(men) 要實現“曆史主動”。“曆史主動”是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提到的一個(ge) 關(guan) 鍵詞。現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一次要求我們(men) 要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就是要求我們(men) “以文弘業(ye) 、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要以總體(ti) 性視野把握曆史趨勢、時代主流,以藝術的創造標記出時代的精神高度。把握曆史主動,就是要牢記“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與(yu) 人民同向而行,為(wei) 民族立言立心,努力攀登新時代的文學高峰。把握曆史主動,就是要以筆下風雷激蕩民族巨變百年滄桑,以生動筆墨描摹新時代精神氣象,發揮文學滋養(yang) 人民心靈、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新時代文學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一百年來,中國文學始終緊緊擁抱和書(shu) 寫(xie) 著“民族複興(xing) ”這一主題。心係民族偉(wei) 業(ye) ,描繪恢宏氣象,既是百年中國文學的傳(chuan) 統,也是曆史對新時代文學的要求。心係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就是要發揮文藝的正能量作用,深刻而豐(feng) 富地表達時代主題和時代精神。我們(men) 要熱切回應這一主題,心係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為(wei) 民族複興(xing) 提供豐(feng) 沛而強大的精神力量。隻有把握曆史進程和時代大勢,才能把文藝創作寫(xie) 在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上,寫(xie) 在人民奮鬥的征程中。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用跟得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

  豐(feng) 富多彩的時代經驗,最終要指向時代精神氣象;生動鮮活的時代書(shu) 寫(xie) ,最終要凝成時代精神氣象。真正體(ti) 現時代力量和時代高度的文學經典,要以時代精神氣象作為(wei) 它的書(shu) 脊。因此,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偉(wei) 大飛躍,熱情迎接偉(wei) 大跨越,勇敢創造偉(wei) 大史詩。要堅信曆史主流在我們(men) 這邊,人類進步趨勢在我們(men) 這邊,既看到中華文明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也深刻認識複興(xing) 之路的艱巨艱苦。同時,我們(men) 還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類。要正確把握曆史進程和時代大勢,不僅(jin) 要寫(xie) 好過去的曆史,也要寫(xie) 好新的經驗和形象,更要經由經驗和形象,寫(xie) 出背後浩大而澎湃的曆史主動精神,才能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強勁的文學動能和持久的精神力量。在這個(ge) 意義(yi) 上,隻有把握曆史主動精神,才能創作出新時代的新文學。要努力創作更多富有精神能量、文化內(nei) 涵、藝術價(jia) 值的精品力作,在新的偉(wei) 大征程中意氣風發地走向文學事業(ye) 的星辰大海,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貢獻文學力量。

  推動新時代文學起高峰,就要正確認識新時代文學的基本特征。快速的現代化進程,正在使中國成為(wei) 一個(ge) 充滿未來感的國家。文學是曆史的見證,更是時代的號角。柳青說得好:“每一個(ge) 時代的文學,都有新的寫(xie) 法。”柳青的話是一位現實主義(yi) 作家對自己創作經驗的清晰表述,這一經驗對於(yu) 新時代文學創作依然有積極意義(yi) 。在百年曆史上,我們(men) 有五四新文學,有社會(hui) 主義(yi) 文學,有新時期文學,還有新世紀文學的提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文學隨之而出。新時代文學是書(shu) 寫(xie) 中華民族新史詩、凝聚偉(wei) 大複興(xing) 精神力量的文學;新時代文學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激勵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文學;新時代文學是以提高質量為(wei) 根本、奮力鑄就藝術高峰的文學;新時代文學是以創新為(wei) 動力,勇於(yu) 拓展新空間、塑造新形態的文學;新時代文學是堅定文化自信、光大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學;新時代文學是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有力證明文學地位價(jia) 值尊嚴(yan) 的文學;新時代文學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文學;新時代文學就是參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構建、體(ti) 現廣大人類關(guan) 懷的文學。新時代的文學,既“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又有屬於(yu) 新時代的內(nei) 容、形式和情感;既屬於(yu) 時代,屬於(yu) 中華民族,也屬於(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推動新時代文學起高峰,就要全麵推進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激勵廣大作家勇攀藝術高峰。講話引用了李白的詩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wan) 裏。”把李白和盛唐與(yu) 今天的文藝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時代相比擬。如今,中華民族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和如此接近的目標,生動地展示在我們(men) 麵前。新時代文學要湧出這種氣勢、氣魄和氣象,為(wei) 中國故事立心,為(wei) 中國精神賦形。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推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源流相匯、沛然前行,讓中華文脈永葆星漢燦爛的壯闊氣象。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向著曆史的深度、社會(hui) 的廣度、生命的力度和藝術的難度進發,在現代化新道路中開拓新的藝術空間,在文明新形態中塑造新的文學形態。麵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文學麵臨(lin) 的問題是什麽(me) 呢?一是浮躁。二是功利。三是缺少原創能力。四是有數量缺質量。五是有高原缺高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提高質量作為(wei) 文藝作品的生命線,不斷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內(nei) 涵、藝術價(jia) 值。不斷推動新時代文學從(cong) 高原向高峰邁進,要求我們(men) 必須全麵推進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在我看來,作家不接地氣,就會(hui) 斷氣。深入生活,不僅(jin) 是要“身入”,而且要“心入”、“情入”。文學源於(yu) 生活,但高於(yu) 生活。可以說,沒有源於(yu) 生活,要想高於(yu) 生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於(yu) 人民與(yu) 文藝、生活與(yu) 創作關(guan) 係的最精辟的概括。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對於(yu) 自己所處的曆史方位有了更深刻的體(ti) 會(hui) ,對新時代文學的壯闊前景滿懷信心和期待。新時代文學不在別處,它就在我們(men) 前行的路上,經由我們(men) 篤定恒心、精益求精的創造而徐徐展開。

  推動新時代文學起高峰,就要推動中原大地的文學起高峰。從(cong) 高原、高地到高峰的跨越是一個(ge) 台階緊接著一個(ge) 台階。在文化的高原上積土累進,形成民族精神的高峰,是新時代中原文學的努力方向。李凖的《黃河東(dong) 流去》、楊蘭(lan) 春的《朝陽溝》是一個(ge) 很高的標杆。中原作家群在新時期文學中不同凡響,獨樹一幟,在新時期文學中作出了獨特貢獻。李佩甫一輩子執著,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他經常說:“過程是不可超越的。”他自20世紀80年代就專(zhuan) 注書(shu) 寫(xie) 豫中平原鄉(xiang) 村,幾十年來初心不改,一部接一部地寫(xie) 出了《城的燈》《生命冊(ce) 》等作品,對時代經驗進行了有力表達。李洱也是如此,他以《應物兄》寫(xie) 出了時代的新質。這些都激勵我們(men) 要用情用心用功書(shu) 寫(xie) 中原大地的時代傳(chuan) 奇,創作出更多屬於(yu) 新時代中原文化的精品力作。可以說,所有發生在中原這片遼闊大地上的故事,都是中原文學創作的源泉。中原大地、中原百姓,是我們(men) 寫(xie) 作、創作的寶藏。例如,跨境電商、中歐班列,就展現了新時代河南的巨變。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鄉(xiang) 村的曆史性變化和新時代中國鄉(xiang) 村的發展前景,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書(shu) 寫(xie) 新農(nong) 村。要通過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寫(xie) 我們(men) 的鄉(xiang) 村巨變,寫(xie) 我們(men) 國家、我們(men) 省“強起來”的過程。河南的作家也許沒有人家有“趣味性”,但是我們(men) 有力量感。用李佩甫的話說,我們(men) 河南作家不是比衣服,而是比肌肉。在這裏,文學的力量是能夠被真實感受的。我們(men) 要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河南恢宏氣象,通過對黃河文化、中原文化、炎黃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書(shu) 寫(xie) 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我們(men) 要堅定地行走在中原大地上,向最高峰努力攀登,努力在高原、高地之上再建高峰,鑄就新時代中原文學高峰。

  “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lin) 。”“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guan) 鍵要有講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guan) 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新時代呼喚感應時代精神、體(ti) 現時代高度的大師、大家、史詩、傑作。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新的曆史方位上,中國作家藝術家展示出來的是一個(ge) 登攀者、跋涉者的身影。如今,我們(men) 又開始了新的跋涉與(yu) 攀登。新時代文學的高原上,定會(hui) 出現更多探索的新足跡,鑄就不朽的新的高峰。“當代中國,江山壯麗(li) ,人民豪邁,前程遠大”,這是對新時代中國的一種形象描述。我們(men) 要把深情、深度書(shu) 寫(xie)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史詩作為(wei) 新時代文學的崇高追求,支持作家藝術家大膽創新,聚精會(hui) 神攀登藝術高峰,書(shu) 寫(xie) 新時代文學的雲(yun) 蒸霞蔚、群星燦爛,努力開辟新時代文學氣象萬(wan) 千、群峰聳峙的壯闊境界!

  (作者係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


審核:宋淑芳 張柏林

編輯:潘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