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開。這次會(hui) 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dang) 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為(wei) 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men) 黨(dang) 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在黨(dang) 的宣傳(chuan) 思想文化事業(ye) 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為(wei) 深入學習(xi) 、深刻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和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精神,我們(men) 組織撰寫(xie) 了學思踐悟習(xi) 近平文化思想係列理論闡釋文章,讓我們(men) 一起感悟思想偉(wei) 力,匯聚奮進合力。
日前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具有“明體(ti) 達用、體(ti) 用貫通”的突出特質。“明體(ti) 達用、體(ti) 用貫通”,既是中國傳(chuan) 統哲學的最高智慧,又有豐(feng) 富的新時代意義(yi) 。
體(ti) ,指的是理論層麵。習(xi) 近平文化思想,主題鮮明、體(ti) 係完備,邏輯嚴(yan) 密、博大精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文化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時代曆史方位,以宏闊的曆史視野、深遠的戰略考量、嚴(yan) 密的邏輯思維,就文化建設提出了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2017年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這一重大命題,要求“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興(xing) 盛”;在2018年8月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九個(ge) 堅持”高度概括了我們(men) 黨(dang) 對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在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正式提出“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重大論斷;2022年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從(cong) 五個(ge) 方麵重點部署文化建設工作;在2023年6月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總結了中華文明的五個(ge) 突出特性,對“第二個(ge) 結合”進行了深刻闡述,明確了文化建設方麵的“十四個(ge) 強調”,鮮明提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大任務;2023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個(ge) 著力”的具體(ti) 要求。可以說,“九個(ge) 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五個(ge) 方麵”“十四個(ge) 強調”“七個(ge) 著力”是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體(ti) 內(nei) 容。
用,指的是實踐層麵。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係統謀劃和部署,推動新時代宣傳(chuan) 思想文化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麵貌更加奮發昂揚。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涵蓋網信、新聞、哲學社會(hui) 科學、思政等各個(ge) 領域,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學理化體(ti) 係化成果,形成了巨大的傳(chuan) 播活力、文化張力和發展動力,體(ti) 現了理論與(yu) 實踐的結合、曆史與(yu) 現實的貫通、國內(nei) 與(yu) 國際的統一,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性,為(wei) 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我們(men) 要在理論聯係實際中深刻把握其重大意義(yi) 、豐(feng) 富內(nei) 涵和實踐要求,學深悟透其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理解這一思想體(ti) 現出來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一、“明體(ti) 達用、體(ti) 用貫通”體(ti) 現了高度的文化自覺
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覺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自成立之日起,我們(men) 黨(dang) 既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忠實傳(chuan) 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並不斷以思想文化新覺醒、理論創造新成果、文化建設新成就推動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向前發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繁榮新文化、發展新文明的使命意識更加強烈,文化自覺不斷增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麵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全局與(yu)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交融的時代背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將文化建設放在我國和世界發展的大曆史、大趨勢中來審視,準確把握文化發展所麵對的時代之呼、人民之需,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深厚的文化情懷,全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的理論創新、製度創新和實踐創新,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有力引領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領了新時代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建設,推動了中華文脈綿延繁盛、中華文明曆久彌新。
堅守文化自覺,是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的前提和基礎。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新時代新征程,創造屬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堅守文化情懷,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要深刻認識文化在引領社會(hui) 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文化發展規律,不斷提高全社會(hui) 的文化素養(yang)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凝聚共識、增強活力、提供動力。
二、“明體(ti) 達用、體(ti) 用貫通”體(ti) 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自信才能自強,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一個(ge) 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政黨(dang) 。無論是“要有堅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還是“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都是基於(yu) 文化自覺而在文化上充滿自信的體(ti) 現。
文化自信,是一麵精神旗幟,奠定了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前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深刻洞悉文化自信的巨大力量,“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xing) 盛為(wei) 支撐的,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wei) 條件”“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明曆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men) 自信的底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彰顯了我們(men) 黨(dang) 高度的文化擔當,把對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ge) 新高度。
麵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我們(men) 要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在“人類知識的總和”中汲取優(you) 秀思想文化資源,為(wei)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應對共同挑戰提供戰略指引、貢獻中國智慧、展現大國擔當。新時代新征程,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主體(ti) 性形成自主性的理論體(ti) 係,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話語體(ti) 係;就是要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曆史實踐和當代實踐,既不盲從(cong) 各種教條,也不照搬外國理論,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wei) 中國理論;就是要堅持自信自立,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將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偉(wei) 大精神,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氣質與(yu) 文化品格之中,涵養(yang) 昂揚向上的風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態。
三、“明體(ti) 達用、體(ti) 用貫通”堅定了實現文化自強的擔當
文化興(xing) 國運興(xing) ,文化強民族強。沒有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黨(dang) 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宏偉(wei) 目標闊步前進”;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興(xing) 盛”;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這是我們(men) 黨(dang) 首次將文化“自強”寫(xie) 入黨(dang) 的代表大會(hui) 報告。
從(cong) 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從(cong) 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強,展現了我們(men) 黨(dang) 與(yu) 時俱進的鮮明品格和把握文化發展規律的清醒與(yu) 堅定。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最終要實現文化自強。隻有實現文化自強,才能為(wei) 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提供重要源泉,為(wei) 提升國家綜合競爭(zheng) 力提供強大力量。“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新時代新征程,實現文化自強,就要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麵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智慧、中國價(jia) 值、中國精神,為(wei) 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就要立足我國具體(ti) 實際,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發展道路,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就要建設具有強大吸引力影響力、強大活力創造力、強大實力競爭(zheng) 力的文化強國,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來源:中共河南省委宣傳(chuan) 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教育與(yu) 傳(chuan) 播中心 作者:李庚香,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