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新形勢下,迫切需要哲學社會(hui) 科學更好發揮作用。更好發揮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作用,需要肩負好哲學的思想供給使命。
一是提供新的世界圖景。當前階段,大變局加速演進,創新迭代加速推進,舊的世界圖景加速瓦解,新的世界圖景正在浮現。這就需要以哲學的總體(ti) 性反思把握人的存在方式與(yu) 知識生產(chan) 方式的重大變化,主動揭開新世界圖景的神秘麵紗,從(cong) 而印證真理、發現意義(yi) 、確立價(jia) 值,為(wei) 快速變遷的世界、思潮激蕩的社會(hui) 、焦慮不安的人心提供穩定的架構、係統世界觀和思想安全感。
二是提供基本的範疇範式。一直以來,哲學不僅(jin) 為(wei) 社會(hui) 科學研究提供科學方法論和基本範疇範式,而且還有助於(yu) 克服現代社會(hui) 科學碎片化、工具化的趨向,增強其理論抽象和總裝集成能力。哲學的範疇範式、辯證方法、大曆史觀、長周期視角以及宏大的社會(hui) 曆史坐標係,不啻為(wei) 現代社會(hui) 科學返本開新的源頭活水。
三是提供治國與(yu) 人生智慧。自古以來,哲學關(guan) 於(yu) 理想國、烏(wu) 托邦、大同社會(hui) 與(yu) 共產(chan) 主義(yi) 的理想,關(guan) 於(yu) 社會(hui) 發展規律和曆史治亂(luan) 周期的思想,關(guan) 於(yu) “修齊治平”責任和通變應變的理論,關(guan) 於(yu) 人文價(jia) 值和人格養(yang) 成的文化,始終是我們(men) 治國理政的智慧源泉和安身立命的玉圭金臬。
四是提供創新變革的思想。近代以來,中國思想變革引領了中國器物變革、製度變革和社會(hui) 變革,而哲學的反思和批判、總結和歸納有力地推動了這種思想變革。哲學破除了人們(men) 對無條件、無根據以及超驗事物的迷信,打破了人們(men) 片麵、靜止、孤立的形而上學迷思,解放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xing) 趣、肯定人的價(jia) 值,為(wei) 技術創新和社會(hui) 變革掃除主觀障礙和觀念束縛、提供理論性工具和理念性先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寄予厚望、賦予重任。厚望不容辜負,重任責無旁貸。我們(men) 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內(nei) 持定見而六轡在手,外延廣納而萬(wan) 流爭(zheng) 壑,在堅持中發展中國思想、在發展中堅持思想中國,堅持獨立自主、以我為(wei) 主、當家作主,堅持古為(wei) 今用、洋為(wei) 中用、為(wei) 我所用,用好政策這個(ge) 工具、市場這個(ge) 手段、創新這個(ge) 驅動、改革這個(ge) 法寶,不斷提升哲學的思想供給能力。
(作者祁海軍(jun) ,係河南省哲學學會(hui) 副秘書(shu) 長,省委黨(dang) 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