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舊版

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文化融通文明交流中獨特作用的中國貢獻

  劉振江2022-05-16

1652584799455745.jpg

2022年4月25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人民大學發表的重要講話,是繼“5.17”講話之後又一次全麵係統的回答了新時代“構建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怎樣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時代課題。講話進一步明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在對內(nei) “研究解決(jue) 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guan) 鍵性的重大問題”的同時,提出了對外發揮“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的嶄新命題。講話從(cong) 主體(ti) 、客體(ti) 和路徑三個(ge) 方麵,為(wei) 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指明了在文化融通和文明交流中發揮獨特作用的實踐遵循。

一、獨特主體(ti)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

與(yu) 西方世界的同行相比,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是一獨特的主體(ti) 。其獨特性首先表現為(wei) 對馬克思主義(yi) 有“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真正要做到“方向明、主義(yi) 真、學問高、德行正”;其次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研究導向”,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wei) 思想追求;第三是具有強烈的“問題導向”,致力於(yu) “在研究解決(jue) 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guan) 鍵性的重大問題”。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的獨特主體(ti) 性,決(jue) 定了他們(men) 世界觀的正確性、政治立場的人民性和方法論的科學性,從(cong) 而使他們(men) 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既不會(hui) “外化”、“異化”,也不會(hui) “泛化”、“虛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體(ti) 的獨特性,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在文化融通和文明交流中發揮獨特作用的關(guan) 鍵。

二、客體(ti) 獨特: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體(ti) 係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是一獨特的事業(ye) ,與(yu) 西方國家同業(ye) 相比有其獨特性:第一,最根本標誌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大眾(zhong) 化,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和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第二,立足點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需要,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立足中國實際,解決(jue) 中國問題”,要求我們(men) 必須做到“以中國為(wei) 觀照、以時代為(wei) 觀照”。第三,根本路徑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同時,以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不斷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第四,最終目標是“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真正屹立於(yu) 世界學術之林”,打造一個(ge) 適合中國文化特色和中國文明形態的理論體(ti) 係,“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其不是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的模板,也不是西方學術思想的翻版,必須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獨特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體(ti) 係的創新版。客體(ti) 的獨特性,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在文化融通和文明交流中發揮獨特作用的核心。

三、路徑獨特:中國特色的文化融通和文明交流路徑

文化融通和文明交流是文化和文明的本質屬性和特征。在兩(liang) 種不同文化和文明的遭遇戰中,強勢文化和文明必然發生時間的縱向延續和空間的橫向擴廣;弱勢文化和文明則必然是時間的縱向中斷和空間的橫向萎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作為(wei) 先進文化和文明,在文化融通和文明交流中必然將呈現出與(yu) 近代以來西方擴張道路截然不同的獨特路徑:其一,在方式上,我們(men) 避免了西方資本主義(yi) 國家是以軍(jun) 事戰爭(zheng) 和宗教傳(chuan) 播為(wei) 主的武力方式,采用的是以經濟貿易和人員交流為(wei) 主的和平方式進行獨特的融通交流。其二,在內(nei) 容上,我們(men) 克服了西方資本主義(yi) 國家為(wei) 一己之利移植資本主義(yi) 的價(jia) 值理念和製度模式的錯誤,為(wei) 了人類共同利益給世界貢獻以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文明新形態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其三,在目標上,我們(men) 摒棄了西方資本主義(yi) 國家為(wei) 了侵略和掠奪世界財富的霸權行徑,追求的是“傳(chuan) 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積極貢獻”的最高理想。路徑的獨特性,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在文化融通和文明交流中發揮獨特作用的必然。

(作者劉振江,係河南省社科聯兼職副主席,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