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規矩就要照著辦

中國紀檢監察報  段相宇 瞿芃2021-05-11

  “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幹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nong) 。”江西省興(xing) 國縣傳(chuan) 唱至今的這首山歌,原型之一是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耀。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lin) 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各級蘇維埃政府機關(guan) 相繼設立。脫產(chan) 公務人員不斷增多,其薪酬及辦公費用給蘇區財政帶來不小壓力。1932年2月至3月間,中央人民委員會(hui) 先後頒布3道通令,要求蘇維埃各級政府厲行節約,杜絕浪費,裁減不必要的工作人員,節省辦公雜費,節省每一文錢支援革命戰爭(zheng) 。

  規矩定了就要執行。1934年春,麵對第五次反“圍剿”時的財政困難,劉啟耀等幹部帶頭不要公家夥(huo) 食費,“自帶幹糧去辦公”。由於(yu) 工作忙,沒有時間回家背米,劉啟耀就讓妻子從(cong) 興(xing) 國縣睦埠村老家步行百裏,送米到設在寧都的省蘇維埃政府機關(guan) 。妻子埋怨道:“你當個(ge) 省蘇維埃政府主席,怎麽(me) 連飯都賺不到來吃呀?”

  劉啟耀笑嗬嗬地回答:“革命成功,吃穿不窮。”他耐心地向妻子解釋蘇維埃政府的規定,說共產(chan) 黨(dang) 人當官不是為(wei) 了發財,而是為(wei) 老百姓謀幸福,現在苦一點,可隻要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也是值得的。懂得了蘇維埃政府的規矩,此後妻子每個(ge) 月都從(cong) 家裏挑一擔米到寧都。

  在劉啟耀等人的帶動下,家在蘇區本地的幹部,紛紛回家背米背菜。據當時的中央審計委員會(hui) 統計,1934年4月至7月,蘇區掀起的節省運動熱潮中,中央政府行政費減少30%,裁減通信和雜務人員35%、機關(guan) 人員10%。

  與(yu) 開展節省運動並行的是反貪汙反浪費。1933年12月,中央執行委員會(hui) 頒布了《關(guan) 於(yu) 懲治貪汙浪費行為(wei) 》的訓令,這被認為(wei) 是黨(dang) 成立以來頒布的第一部反腐敗法令。

  在厲行節約方麵發揮帶頭作用的劉啟耀,同樣是執行廉潔自律規定的表率。1934年10月,紅軍(jun) 主力長征後,劉啟耀留在蘇區堅持鬥爭(zheng) 。江西省委書(shu) 記曾山將一個(ge) 褡褳交給他保管,裏麵有13根金條和大量銀元、首飾。這是江西省委全部活動經費。

  1935年的寧都突圍戰中,劉啟耀與(yu) 遊擊隊失去了聯係,在山民幫助下,化裝成乞丐尋找黨(dang) 組織。一路隱姓埋名、靠乞討度日。

  1937年1月,劉啟耀與(yu) 原楊贛特委書(shu) 記羅孟文等同誌在泰和縣成立江西臨(lin) 時省委。正當大家為(wei) 活動經費發愁時,當選為(wei) 臨(lin) 時省委主席的劉啟耀撩開破衣爛衫,將那包金銀拿了出來,全部經費安好如初。

  “就算是餓死,我也決(jue) 不動一分革命公款。”劉啟耀說。

  黨(dang) 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和工作慣例,是十分重要的黨(dang) 內(nei) 規矩。黨(dang) 員幹部牢固樹立規矩意識,在打破舊世界、建設新中國的奮鬥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和平建設時期,守紀律講規矩同樣不可或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對我們(men) 這麽(me) 一個(ge) 大黨(dang) 來講,不僅(jin) 要靠黨(dang) 章和紀律,還得靠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和工作慣例。

  2012年12月4日,中央八項規定出台,為(wei) 新時代加強黨(dang) 的作風建設立下規矩。同是這一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xing) 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區域性整體(ti) 脫貧發起總攻。

  2015年開始,江西省林業(ye) 局負責定點幫扶興(xing) 國縣龍口鎮睦埠村,先後選派3批幹部組成駐村工作隊,白如冰就是其中一員。

  一開始,擔任隊長的白如冰並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幫扶村是劉啟耀的家鄉(xiang) 。“在入戶走訪的時候,很多老人家跟我們(men) 提起,村裏有一個(ge) 很了不起的人物叫劉啟耀,是一個(ge) 非常好的黨(dang) 員幹部。”白如冰告訴記者,聽到劉啟耀的故事後,工作隊的同誌們(men) 被深深震撼了。

  “從(cong) 駐村開始,我們(men) 就立下了一條鐵規矩:堅決(jue) 不給村裏和群眾(zhong) 增添負擔。”白如冰介紹,工作隊所有人的床鋪被褥、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都是自帶。起初村裏沒有食堂,工作隊員隻得到村民家裏“搭夥(huo) ”吃飯,吃完一律現場照價(jia) 付錢。

  睦埠村是個(ge) 典型的經濟“空殼村”,大量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村裏沒有像樣的產(chan) 業(ye) 。駐村工作隊把發展林業(ye) 生產(chan) 作為(wei) 著力點,先後幫村裏發展了6000畝(mu) 苗木基地、1000多畝(mu) 時鮮水果基地和30多畝(mu) 花卉苗基地,大片山林變成了“聚寶盆”。

  日子好了,關(guan) 係近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對工作隊的感情深了。駐村期間,不少村民都找過工作隊員“請客送禮”。

  “有的提一袋花生,有的抓幾隻土雞土鴨,還有的堵門堵了好多次邀請到家裏吃飯。他們(men) 就是覺得受了恩就要感謝。”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誠摯和淳樸,讓白如冰他們(men) 感動之餘(yu) 也頗為(wei) “頭疼”。

  “群眾(zhong) 的心意能理解,但東(dong) 西肯定不能收。”白如冰說,為(wei) 此,工作隊員想了很多招:能勸的就勸回去,勸不走的就照價(jia) 付錢,如果碰上脾氣強的“老表”,就再想法子“曲線返還”。

  “比如,我們(men) 幫一位貧困戶成功申請了果園補助,他就堵門非要送幾隻土雞,怎麽(me) 勸都不走,給錢也不要。我們(men) 就先收下,然後出錢買(mai) 了些本地的老酒給他送了過去。”白如冰打趣地說,劉啟耀前輩是討飯幹部,他們(men) 則成了“逃飯”幹部。

  規矩是不成文的紀律,是自我約束的紀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定了規矩就要照著辦。全黨(dang) 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黨(dang) 中央提倡的堅決(jue) 響應、黨(dang) 中央決(jue) 定的堅決(jue) 執行、黨(dang) 中央禁止的堅決(jue) 不做。

  一百年來,共產(chan) 黨(dang) 人無論身處順境逆境、麵對什麽(me) 樣的考驗誘惑,始終做到守紀律講規矩,根本就在於(yu) 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

  睦埠村脫貧不久,白如冰給劉啟耀寫(xie) 了一封信,結尾是這樣的:“當年的你,麵對金錢不動心,廉潔而自律,為(wei) 了黨(dang) 和人民甘願奉獻自己的一切,是我們(men) 永遠的楷模。如今接力棒已經傳(chuan) 到了我們(men) 手中,我們(men) 一定把您的精神傳(chuan) 承下去,努力成為(wei) 您這樣的人。”(本報記者 段相宇 瞿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