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秘書(shu) 長王誠作出一審判決(jue) ,以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ge) 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0萬(wan) 元,對其違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繳。紀檢監察機關(guan) 發布的黨(dang) 紀政務處分通報顯示,王誠“政績觀錯位、價(jia) 值觀扭曲,不知戒懼、不守底線,對抗組織審查”“為(wei) 追求個(ge) 人政績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產(chan) 重大損失”。
在全黨(dang) 開展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之際,落馬官員所暴露出的政績觀扭曲問題,發人深省、教訓深刻。
近年來,各地下大氣力查處整治“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但從(cong) 相關(guan) 通報來看,此類問題仍時有發生。具體(ti) 到不同工作場景中,政績觀扭曲又有不同表現:有的幹部熱衷於(yu) 搞“大呼隆”,喜歡當“顯眼包”,壘假山、堆盆景、造牌樓,又或者不顧地方實際,盲目舉(ju) 債(zhai) 上大項目、洋項目,為(wei) 了貪圖一時之功,他們(men) 竭澤而漁、寅吃卯糧,最終給當地發展留下長期“後遺症”。而有的幹部深諳“躺平”之道,擅長“接化發”、遇事推拖拉,責任逐級下甩、問題層層上交,出事了拉“個(ge) 高的”頂罪,讓“個(ge) 矮的”背鍋。這樣的幹部,隻會(hui) 貽誤寶貴的窗口期,拖累地方發展節奏。
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績是領導幹部幹事創業(ye) 的“成績單”,當然要孜孜以求,但追求的必須是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的實績。正確的政績觀不是花拳繡腿,而是真抓實幹。評價(jia) 一個(ge) 地方發展得好不好,要看領導幹部的政績觀正不正——是隻做顯山露水、表麵風光的“顯績”,還是做久久為(wei) 功、澤被後人的“潛績”,人民群眾(zhong) 心中都有杆秤,黨(dang) 組織更有明確的要求與(yu) 標準。
當然,對於(yu) 政績觀出現苗頭性問題的黨(dang) 員幹部,也不宜一棍子打死,而是要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態度,多管齊下、實時矯正。要把“好心辦壞事”和“故意把經念歪”區分開;要用好考核“指揮棒”,鼓勵、引導黨(dang) 員幹部為(wei) 群眾(zhong) 多辦實事好事;要加強學習(xi) 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風,堅決(jue) 杜絕口號式、表態式、包裝式落實的做法。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紀律處分條例》總則中,新增對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切實踐行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ye) 觀”的要求。分則中,新增第五十七條,充實黨(dang) 員領導幹部政績觀錯位,違背新發展理念、背離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處分規定,將搞勞民傷(shang) 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行為(wei) 由違反群眾(zhong) 紀律調整到違反政治紀律,並規定為(wei) 從(cong) 重或者加重處分情形。由此可見,廣大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力戒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把各項工作往實裏抓、向目標奔,才能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永葆黨(dang) 的生機與(yu)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