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何走?

人民日報  李庚香2020-09-10

  9月7日上午,以“數遊大黃河·共築文化根”為(wei) 主題的“2020黃河文化旅遊品牌推廣大會(hui) ”在三門峽國際文博城隆重舉(ju) 辦。會(hui) 上,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李庚香就“後疫情”時代文化旅遊行業(ye) 發展作了主旨演講。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是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千秋大計。貫徹落實好這一戰略,對三門峽、對河南八市乃至黃河流域九省的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河南省委書(shu) 記王國生提出,“河南的根脈在黃河,安危在黃河,高質量發展的潛力也在黃河”。麵對這一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如何推動中原文化繁榮興(xing) 盛?如何實現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一體(ti) 化發展、高質量發展?黃河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何才能走好?這是我們(men) 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 
  文化和旅遊是民生的重要板塊,也是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意識形態的重要領域,涉及全社會(hui) 的價(jia) 值追求和精神導向。全麵領會(hui) 文旅融合的重大意義(yi) 和基本要求,深刻把握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的重大機遇,要求我們(men) 必須重視並正視黃河流域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四個(ge) 突出問題:
  第一,文化的問題。文化是河南最大的優(you) 勢。“全國旅遊看三南”(曆史文化看河南,自然風光看海南,民族文化看雲(yun) 南),“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都體(ti) 現出中原曆史文化是河南的稟賦。但河南在文化上卻麵臨(lin) 一些突出的問題:一是碎片化,缺乏主題。二是現代化。我們(men) 經常講,河南是一個(ge) 有文化的地方,文化底蘊很深厚,文化必然是有優(you) 勢的,其實不完全是這樣。我們(men) 文化底蘊很深厚,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既有優(you) 秀的因素,也有糟粕的東(dong) 西。如果我們(men) 能夠把優(you) 秀的文化傳(chuan) 承下來,再吸納一些先進的文化要素,那麽(me) 我們(men) 就可以形成一種有利於(yu) 提升競爭(zheng) 力的先進文化或者叫先進的文明,那麽(me) 這個(ge) 文化就有競爭(zheng) 力。否則,是沒有競爭(zheng) 力的。二是地域化,不能正確處理地域文化、流域文化與(yu) 國家文化、民族文化的關(guan) 係。我們(men) 不能站在中華文明、黃河文明的高度來看待中原文化這一地域文化、黃河文化這一流域文化,把我們(men) 的文化看低了,也影響了河南的大省自信。
  第二,旅遊的問題。浙江提出的是“全域大景區、全省大花園”。雲(yun) 南提出的是“雲(yun) 南隻有一個(ge) 景區,這個(ge) 景區叫雲(yun) 南”。山東(dong) 的“好客山東(dong) ”。“四川,不僅(jin) 有熊貓”、“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貴州”。如今,旅遊的業(ye) 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旅遊的形和內(nei) 涵與(yu) 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是過去更多是觀光旅遊,現在更多是一種體(ti) 驗式參與(yu) 式深度旅遊。二是過去是景區景點的旅遊,現在是全域旅遊。三是過去是一年出去一兩(liang) 次,現在旅遊已經成為(wei) 生活的一部分,已經常態化了。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正視人們(men) 在精神需求上從(cong) “將就”到“講究”的變化,從(cong) “奔小康”到“求健康”、從(cong) 重生存到重生態的變化。
  第三,文化與(yu) 旅遊兩(liang) 張皮的問題。文化離開旅遊就沒有魅力,旅遊離開文化就缺乏活力什麽(me) 叫旅遊呢?旅遊就是對不同文化的體(ti) 驗。因此,文化的發展、旅遊的發展必須是融合的發展。。實際上,文化和旅遊本來就是一體(ti) 的,文化是魂,旅遊是體(ti) 。文化與(yu) 旅遊如果脫節的話,要麽(me) 靈魂出竅,要麽(me) 魂不附體(ti) 。如果比車子和車輪來比喻,文旅融合的本質特征就是文化找輪,旅遊找魂。文旅融合是要素融合,旅遊有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這就要求旅遊的全要素要與(yu) 文化融合。當前,文化和旅遊如何做到觀念融、思路融、資源融、手段融、區域融、業(ye) 態融,對於(yu) 我們(men) 是一個(ge) 很大的考驗。
  第四,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的問題。一是資源與(yu) 發展水平不相適應。二是投入與(yu) 產(chan) 出不相適應。三是供給與(yu) 需求不相適應。綜合以上四個(ge) 問題可以看出,河南黃河文化旅遊麵臨(lin) 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具有龍頭帶頭作用的旅遊目的地城市,缺乏支撐旅遊目的地的旅遊產(chan) 品,市場機製不充分,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不強。
  麵對上述問題,走好黃河文化旅遊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於(yu) 河南沿黃八市來說,必須“慎重下棋”,在以下幾個(ge) 方麵著力:
  一是必須重塑自身的發展格局,在河南形成“一帶一核三山五區”的文化旅遊發展新局(黃河文化旅遊帶,鄭汴洛國際文化旅遊核心板塊)。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突出北雄南秀,繪好山水畫。天地之中河洛文化,上古殷商文化、老莊元典文化、丹江臥龍文化以及黃河金三角文化)。站位新時代,就必須以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為(wei) 主題,以全域旅遊為(wei) 主導,堅持文化引領、產(chan) 業(ye) 融合、生態優(you) 先、開放合作、創新驅動,走好黃河文化旅遊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把河南打造成全球體(ti) 驗華夏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華人尋根拜祖的聖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示範區。
  其次,築牢黃河文化這一文旅強省之魂,建設起全球知名的鄭汴洛國際文化旅遊核心板塊。河南因河而起,因河而興(xing) ,因河而美。必須突出把黃河文化的主題。2020年5月11日,在全省文化旅遊大會(hui) 上,王國生書(shu) 記指出:“河南的根脈在黃河。發展文化旅遊,最大優(you) 勢是黃河文化,最大有競爭(zheng) 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也是黃河文化”。與(yu) 西安、杭州不同,河南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文化旅遊目的地。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平均用力肯定不行,關(guan) 鍵是要相對集中資源。要聚焦鄭汴洛這一核心地帶,以大目標、大思路、大手筆,積極推進鄭汴洛“三座城、三百裏、三千年”的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
  第三,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體(ti) 現中華悠久文明的黃河文化旅遊帶。要樹立“大黃河”的理念,串珠成鏈,軸帶貫通,通過謀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國家博物館,黃河文化遺址展示展示體(ti) 驗區(仰韶文化、“五都薈洛”、大嵩山、大宋文化、殷商文化),古都古城風貌再現,以及沿黃生態廊道和沿黃旅遊風景道等,著力打造尋根之旅、愛國之旅、紅色之旅、創業(ye) 之旅、互鑒之旅。
  第四,要抓好鄉(xiang) 村文化旅遊,塑造“鄉(xiang) 土中國”旅遊體(ti) 驗地。脫貧攻堅的任務完成以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會(hui) 成為(wei) 河南相當長時間內(nei) 的一個(ge) 主題。農(nong) 耕文明、鄉(xiang) 土中國,是黃河文化的本色。要突出鄉(xiang) 音鄉(xiang) 愁,抓好鄉(xiang) 村遊。我們(men) 應該把鄉(xiang) 村作為(wei) 全域旅遊發展的重中之重,真正實現城鎮對鄉(xiang) 村的反哺,通過鄉(xiang) 村旅遊發展使得廣大農(nong) 村的老百姓受益。鄉(xiang) 村旅遊抓起來以後,自我循環的能力就很強,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就是一個(ge) 很大的支撐。
  第五,要強化項目、劇目、節目支撐,在河南集中推出一批帶有黃河文化特色的“河南味道”、“老家禮物”、“中原節目”。要突出創意、科技和時尚三大元素。首先,黃河流域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上有一些“大創意”。沒有創意的加入,河南元素就難以深度激活。其次,要有技術思維。重視中國技術,重視互聯網思維,重視AI時代,並以此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的迭代升級。要打造品牌,提升品質,研究品類,使“老家河南”,遇見美好,一個(ge) 來了都說中的地方以及“出彩河南”真正叫響,使黃河文化、河洛文化、大運河文化、根親(qin) 文化、漢字文化、功夫文化成為(wei) 大品牌群,讓外界對河南的品牌真正認可、認同,從(cong) 而產(chan) 生全國影響、世界影響。我們(men) 相信,走好河南黃河旅遊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河南文化旅遊的旅遊空間將更加優(you) 化,綜合效益將進一步提升。
  三門峽地處河南西部,是古絲(si) 綢之路和國家黃河華夏文明旅遊帶的核心節點城市,被譽為(wei) 黃河明珠,文化聖地和天鵝之城。三門峽在黃河旅遊文化發展中處於(yu) 一個(ge) 門戶的位置,要在全省起到引領作用、先鋒作用、走在前列的作用,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發展定位。
  一是對三門峽的重要地理位置要有充分的認識。三門峽管控東(dong) 西,溝通南北,這一交通位置的優(you) 勢一直影響到曆代。直到今天,絲(si) 綢之路從(cong) 此經過,這裏是絲(si) 綢之路向東(dong) 延伸、與(yu) 大運河交匯的關(guan) 鍵地帶段。事實上,三門峽的重要地理位置是決(jue) 定這些文化遺存的在這裏的關(guan) 鍵因素。但是,在打造和展示的過程中,沒有講清楚這些遺址為(wei) 什麽(me) 會(hui) 產(chan) 生在這裏,以及它們(men) 與(yu) 黃河的關(guan) 係。因此,古代交通、關(guan) 隘、商旅文化是等是三門峽的最本質特征,但是,三門峽在文化建設上卻缺乏這方麵的布局。
  二是對三門峽的重大文化作用要站在黃河文明複興(xing) 的高度充分認識。一是要重估三門峽文化在“一帶一路”中的價(jia) 值,要自覺擔當起“向西發展”的使命。“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讓中國融入世界。因而,這也是黃河文明融入世界的入口。二是要重估三門峽在中部地區崛起和西部地區之間的樞紐價(jia) 值。三門峽居於(yu) 長安與(yu) 洛陽、開封之間的要津。虢國為(wei) 什麽(me) 如此重要呢?《道德經》為(wei) 什麽(me) 能在此地寫(xie) 出?與(yu) 東(dong) 周形勢大有關(guan) 係。《論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修養(yang) 》為(wei) 什麽(me) 能夠在此寫(xie) 出,與(yu) 三門峽的戰略要衝(chong) 也有很大的關(guan) 係。三是重視黃帝文化、仰韶文化對中華民族文明起源的價(jia) 值。黃帝文化,包括西坡遺址,包括黃帝鑄鼎塬,與(yu) 黃河文明的曙光初現有很大的關(guan) 係,值得高度重視。四是要重新認識“天人合一”偉(wei) 大智慧。今天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思想與(yu) 道家的生態智慧是一脈相承的的,要高度重視《道德經》的生態麵向,重視天鵝城的生態指向。五是重估三門峽在黃河文明複興(xing) 中的價(jia) 值。重視“中流砥柱”在新時代黃河精神中的作用。
  三是對三門峽全域旅遊的潛力要有充分的認識。推動三門峽黃河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必須瞄準國內(nei) 大循環和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努力探索形成新格局的有效路徑,探索三門峽黃河文化旅遊的創新發展之路。要樹立全域旅遊的理念,讓每一個(ge) 有文化的地方都發揮作用,全力做到讓每一位遊客滿意。
  大河奔流,中原形勝。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幸福產(chan) 業(ye) 。文化旅遊與(yu) 其說是要開發利用資源,不如說是在開發人的精神需求。文化旅遊的熱點,前年是“大唐芙蓉城”,去年是重慶“網紅打卡地”,使重慶成為(wei) “一生必來一次的地方”。這幾年,一個(ge) 自導自拍古風美食短視頻的抖音“網紅”李子柒,創造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海外傳(chuan) 播奇跡;一個(ge) 身著唐裝的不倒翁小姑娘“唐小美”,讓大唐不夜城人氣陡增。河南是老家河南,遇見美好,一個(ge) 來了都說中的地方。何金平副省長從(cong) 七個(ge) 河南論述了河南是一個(ge) 來了都說中的地方,這是老家河南,是忠勇河南,是厚道河南,是奮鬥河南,是紅色河南,是大美河南,是出彩河南。在這裏,我們(men) 想強調的是,我們(men) 要推介“老家河南”,但更要推介“出彩河南”,特別是“出彩黃河”。河清海晏一直是黃河治理的終極目標。在曆史上,以黃河中下遊地區為(wei) 中心呈現出來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代表了中國曆史上的燦爛治世。壯麗(li) 黃河,大美三門峽。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站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高度,站位黃河文明複興(xing) 的高度,重新評價(jia) 三門峽,重新發現三門峽,真正在大黃河格局中找準三門峽的定位。三門峽,作為(wei) 黃河流經的重要城市,作為(wei) 中流砥柱精神的起源地,作為(wei) 《道德經》的創作地,作為(wei) 天鵝之城,我們(men) 祝願三門峽通過黃河文化旅遊的高質量發展,通過黃河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真正成為(wei) 一個(ge) 來了都說“靈寶”的地方,一個(ge) 來了都說大美的地方,一個(ge) 來了都說“了不起”的地方,一個(ge) 來了都豎大姆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