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舊版

趙士紅: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黨

中原人文社科網  2023-03-14

  編者按:為(wei) 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河南實踐,3月3日上午,河南省社科聯組織召開全省社科界“中國式現代化的河南實踐”理論研討會(hui) 。11位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圍繞會(hui) 議主題,從(cong) 不同的研討方向談認識、提對策,為(wei) 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學理支撐和智力支持。本網站將陸續刊發專(zhuan) 家發言,以饗讀者。

  今日刊發河南省委黨(dang) 校校委委員、河南行政學院黨(dang) 組成員、教授趙士紅的發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guan) 鍵在黨(dang) 》——

1678777782951412.jp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關(guan) 鍵在黨(da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黨(dang) 的領導直接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我們(men) 要認真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中國式現代化的論述,深入領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guan) 鍵在黨(dang) 的真諦。

  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開路

  歌中唱道,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我們(men) 同樣可以說,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第一,近代中國一次次現代化的努力先後都失敗了。世界近代以來,現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幾乎所有民族國家都或早或遲地以不同形式走上了現代化之路。現代化也成為(wei)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發展目標,以西為(wei) 師,成為(wei) 近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人們(men) 天真地認為(wei) ,西方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無數先進的中國人為(wei) 實現這個(ge) 奮鬥目標前赴後繼、不懈努力,但是都遺恨終天。毛澤東(dong) 指出:“在一個(ge) 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國裏,要想發展工業(ye) ,建設國防,福利人民,求得國家的富強,多少年來多少人做過這種夢,但是一概幻滅了。”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一係列探索,從(cong) 各個(ge) 方麵探尋中國現代化之路。洋務運動以“中學為(wei) 體(ti) ,西學為(wei) 用”為(wei) 指導思想,追求物質(器物)的現代化;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學習(xi) 借鑒西方的政治製度,追求製度現代化;新文化運動提出了中國現代化的民主命題和科學命題,是知識精英對文化現代化的追求。

  無論是物質層麵的現代化還是製度和文化層麵的現代化,這些努力和嚐試都以失敗而告終。80年的學習(xi) 西方實現現代化的探索最後隻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第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經過長期探索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的真正探索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之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成立讓中國的現代化實踐有了核心領導力量,黨(dang) 從(cong) 產(chan) 生那天起,就義(yi) 無反顧地肩負起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重任。從(cong) 此,中國人民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就有了“主心骨”。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黨(dang) 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為(wei) 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hui) 條件。新中國成立後,經過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為(wei) 現代化建設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後,我們(men) 黨(dang) 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並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迅速趕上了時代。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中國式現代化得到新的推進和拓展。在指導思想上與(yu) 時俱進,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初步構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ti) 係。小康社會(hui) 的全麵建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證、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

  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賦形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黨(dang) 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係、命運所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鮮明的特征,同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鮮明的中國特色。

  第一,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是指跟其他國家現代化不同的地方。中國式現代化有五個(ge) 方麵的基本特征,即: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五個(ge) 基本特征的底層邏輯是以人為(wei) 本,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以人民為(wei) 中心、人民至上的政治價(jia) 值觀。與(yu) 西方國家為(wei) 資產(chan) 階級這一少數人謀利益的西方現代化相區別,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實現現代化“一個(ge) 都不能少”,是14億(yi) 多人共同的現代化,是世界上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決(jue) 不能出現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兩(liang) 極分化現象,這是社會(hui) 主義(yi) 性質的必然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因為(wei) 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根本要求。與(yu) 資本至上的資本主義(yi) 現代化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是以“駕馭資本”作為(wei) 自身的基本特征,利用和引導資本,規避或盡可能降低資本所帶來的負麵效應,遏製資本邏輯的過度濫用和無序擴張。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體(ti) 現了以人為(wei) 本的理念,不能唯GDP而汙染環境,對人的健康、發展帶來危害,所有的發展都應該以人為(wei) 尺度來衡量,因為(wei) 人是萬(wan) 物的尺度。和平與(yu) 發展是辯證統一的。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zheng) 、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我國一以貫之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第二,中國是個(ge) 後發國家,走的是一條不依附於(yu) 西方國家的自主現代化道路。自主現代化就意味著主權意識、民族文明意識和全球競爭(zheng) 意識,這就必然要麵對西方現代化固有軟硬實力的強勢圍剿,包括技術脫鉤、人權製裁、顏色革命及地緣政治封鎖等。所以,中國式現代化必然處境險惡,是最為(wei) 困難的。中國用短短7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300年走過的發展曆程,不像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ge) “串聯式”的發展過程,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ge) “並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在中國實現現代化,自由資本主義(yi) 道路走不通,農(nong) 業(ye) 資本主義(yi) 道路走不通,傳(chuan) 統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也走不通,我們(men) 隻能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道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事業(ye) ,必然遇到各種風險挑戰、艱難險阻乃至驚濤駭浪,我們(men) 必須弘揚鬥爭(zheng) 精神,提高鬥爭(zheng) 本領,敢於(yu) 鬥爭(zheng) ,勇於(yu) 鬥爭(zheng) ,通過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領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黨(dang) 的領導直接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強大的保證,決(jue) 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鬥目標行穩致遠、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第一,黨(dang) 的領導決(jue) 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黨(dang) 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和信仰信念,決(jue) 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性質。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而不是別的主義(yi) 的現代化。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強調:“我們(men) 要實現工業(ye) 、農(nong) 業(ye) 、國防和科技現代化,但在四個(ge) 現代化前麵有‘社會(hui) 主義(yi) ’四個(ge) 字,叫‘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離開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式現代化就不可能成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我們(men) 要始終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在正確的軌道上勝利前進。毫不動搖堅持黨(dang) 的領導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沿著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前進,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前景光明、繁榮興(xing) 盛,才能避免犯顛覆性錯誤。

  第二,黨(dang) 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鬥目標行穩致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個(ge) 使命黨(dang) ,始終能夠做到放眼未來,著眼長遠,善於(yu) 進行長遠戰略思維,始終能夠圍繞奮鬥目標胸懷定力,“咬定青山不放鬆”。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錨定奮鬥目標,接續奮鬥,戰勝一個(ge) 又一個(ge) 艱難險阻,踏平坎坷成大道,取得了舉(ju) 世矚目、彪炳史冊(ce) 的輝煌業(ye) 績。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黨(dang) 從(cong) 戰略思維的角度統籌規劃、科學布局中國式現代化的近期目標、未來藍圖和戰略安排,離不開黨(dang) 為(wei) 了推進現代化所采取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和舉(ju) 措,離不開全黨(dang) 的接續奮鬥,離不開黨(dang) 的堅強領導”。

  第三,黨(dang) 的領導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一個(ge) 勇於(yu) 改革創新、善於(yu) 改革創新的黨(dang) 。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通過改革創新,不斷破除各方麵體(ti) 製機製弊端,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解決(jue) 了“誰領導、為(wei) 了誰”的現代化驅動機製問題。現代化進程需要強大的驅動力,歐洲大陸國家現代化大體(ti) 屬於(yu) 政府主導型,英美各國現代化大體(ti) 屬於(yu) 社會(hui) 主導型,中國式現代化是以執政黨(dang) 為(wei) 主導的驅動機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式現代化的謀劃者、領導者、組織者和推動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擁有九千六百多萬(wan) 名黨(dang) 員的世界第一大黨(dang) ,為(wei) 中國人民的現代化之路提供了強大驅動力。

  第四,黨(dang) 的領導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我們(men) 黨(dang) 具有超強的組織力、凝聚力,是最大限度凝聚奮進力量的根本保障,能把整個(ge) 中華民族團結起來,匯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中間蘊藏著改天換地、改造中國的巨大能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堅守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與(yu) 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愛戴和真誠擁護。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必定能匯聚起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藍圖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

  (作者:趙士紅,係河南省委黨(dang) 校校委委員、河南行政學院黨(dang) 組成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