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舊版

以文興業 | 徐娜:“中國節日”係列節目掀起“新國潮”

  2023-06-30

  編者按: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6月20日上午,河南省社科聯組織召開全省社科界“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走出文化大省以文興(xing) 業(ye) 的新路子”理論研討會(hui) ,以進一步引導和動員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提供學理支撐和智力支持。即日起中原人文社科網陸續刊發座談會(hui) 專(zhuan) 家發言,以饗讀者。

圖片1.png

  2023年6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wei) ,共同努力創造屬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一、《“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的品牌價(jia) 值引領

  一直以來,河南廣播電視台堅持守正創新,從(cong)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國文化中汲取營養(yang) ,激發創作靈感。2021年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中國傳(chuan) 統節日節點連續推出7期“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節目打破常規,用“網劇+網綜”的形式架構整場晚會(hui) ,用“實景拍攝”+“AR、VR”等影視製作方式重新定義(yi) 文化節目。

  節目的目標定位是向“Z世代”青少年群體(ti) 普及和傳(chuan) 播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節目播出後《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等持續出圈爆圈,產(chan) 生了強烈的社會(hui) 反響,目前《“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已經播出17期,共獲得全網超806億(yi) 瀏覽量。其中,《2021“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全網總話題及閱讀量超過300億(yi) 人次,2022年7期節目獲得了305億(yi) 的流量,2023年係列節目已經播出了3期,全網話題及閱讀量超過201億(yi) 。長期以來,《“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在國內(nei) 掀起了弘揚傳(chuan) 播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熱潮,係列節目IP的“出圈”被媒體(ti) 稱為(wei) 中國影視文化領域的一個(ge) “現象級”事件。

  2022年11月,伴隨著各個(ge) 全國性影視節目獎項的陸續揭曉,《“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幾乎囊括了國家級文藝節目獎項的大滿貫。先後榮獲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ge) 一工程”獎、27屆電視文藝“星光獎”優(you) 秀電視綜藝節目獎、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綜藝(文藝)節目最佳電視節目主持人提名等多項國家級大獎。

  《“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始終堅持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把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變成看得見、摸得著、可體(ti) 驗的融媒產(chan) 品,不斷推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更加彰顯。

  在《“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的創作過程中,我們(men) 一直在反思“什麽(me) 是好的文化節目”。我們(men) 體(ti) 會(hui) 到好的文化節目離不開對文化內(nei) 涵的深度挖掘;好的節目是通過把傳(chuan) 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經典與(yu) 當下熱點的相融相通;好的節目是讓傳(chuan) 統文化重新生根發芽,通過互聯網新媒體(ti) 語態將傳(chuan) 統文化信息聚合化、焦點化、邏輯化,通過科技賦能、創新表達、美學引領、藝術點亮,打造屬於(yu) 老少皆宜的文化類節目,讓傳(chuan) 統文化以節目內(nei) 容為(wei) 橋梁在中國人的血脈當中傳(chuan) 承下去。

  二、融古貫今,以共鳴引起共情,挖掘文化情感

  中國節日文化傳(chuan) 承至今,不僅(jin) 是依靠約定俗成的習(xi) 俗,更是因每個(ge) 節日都承載著中國人的一種情感,這些情感帶著中國人對宇宙、對自然、對社會(hui) 、對生活、對人與(yu) 人關(guan) 係的認知和感悟。

  而“中國節日係列節目”正是抓住了這條“情感”之線,找尋每個(ge) 節日、每個(ge) 文化點、每個(ge) 習(xi) 俗古今貫通的精神內(nei) 涵和新的情感價(jia) 值,讓觀眾(zhong) 感知中華文明的厚重感、人情味兒(er) 、煙火氣和新時代的新氣息。

  三、科技賦能,充分運用好數字化能力

  讓技術有思想,視覺有靈魂,科技賦能文化是節目的核心理念,打造充滿技術力的傳(chuan) 媒機構、重塑傳(chuan) 統媒體(ti) 業(ye) 態。技術已經不是僅(jin) 僅(jin) 起到支撐的作用,而是要“引領”要“賦能”,技術也不僅(jin) 僅(jin) 是傳(chuan) 統廣播電視,而是麵向互聯網。以2021河南春晚出圈節目《唐宮夜宴》為(wei) 例,利用科技賦能文化,創意加持,將文化複原搬上熒幕,觀眾(zhong) 通過微觀視角,看唐俑穿梭在文物之中,從(cong) 而感受中華厚重的曆史和文化。七夕奇妙遊舞蹈《龍門金剛》將舞台與(yu) 石窟實景相結合,使用了包括AR、三維建模、電腦著色等數字化技術手段,最大限度地實現複原場景,讓觀眾(zhong) 看到彩色狀態下的石窟造像。舞蹈抓取龍門石窟雕刻得生動多樣的金剛形象,並運用AR技術加入科技感包裝,將絢麗(li) 多彩的龍門石窟文化展現給世人的同時,融入多媒體(ti) 時代的審美和展現手段。

  四、把握傳(chuan) 播規律,推動媒體(ti) 融合發展

  在《“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的品牌傳(chuan) 播中,我們(men) 嚐試了“三個(ge) 結合”,來激發裂變式傳(chuan) 播。一是長視頻與(yu) 短視頻結合。在精品長視頻的策劃、研發階段,我們(men) 提前考慮如何通過短視頻進行渠道的有效傳(chuan) 播。短視頻拉新、加熱,長視頻提供精品內(nei) 容,兩(liang) 者起到了很好的互補作用。二是廣播電視平台與(yu) 社交平台結合。主流媒體(ti) 生產(chan) 的精品內(nei) 容拆條後,通過社交平台迅速發布,輿論充分發酵後,再由主流媒體(ti) 背書(shu) 確認,流量和口碑雙贏。三是話題引領和網絡評論結合。節目中設置了很多隱藏的細節,通過話題引領與(yu) 網友自發解析來進行互動,就像拆盲盒一樣,將這些細節逐步挖出。激發用戶的興(xing) 趣,促使他們(men) 自發裂變式傳(chuan) 播。做出有用、有趣、有共鳴的精品內(nei) 容,做出能引起用戶轉評讚行為(wei) 的視頻。經過3年的探索,宣發團隊也將逐漸從(cong) 追隨熱點本身到製造熱點,如在今年《端午奇妙遊》中設定了河大衛“新員工”——河小粽,通過這一玩偶形象帶領大家探尋節目內(nei) 涵;並把握“Z世代”用戶心理,製作端午奇妙遊小遊戲《端午龍舟劃呀劃》通過遊戲競技心理提高宣傳(chuan) 勢能……通過多種渠道手段利用平台的流量池加持自身節目內(nei) 容的宣發,提升衛視新媒體(ti) 融合傳(chuan) 播指數。

  如今,《“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已經成為(wei) 主創團隊和網友們(men) 的一個(ge) “約定”,雙方形成了難以言喻的默契與(yu) 信任,一個(ge) 在認真創作,一個(ge) 在認真欣賞,一個(ge) 熱衷於(yu) 在節目中“埋彩蛋”,一個(ge) 癡迷於(yu) 在節目中“找亮點”。而這份信任的基礎,就是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對民族精神的自信。

  五、《“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的海外之旅

  牆內(nei) 開花牆外香,“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不僅(jin) 在國內(nei) 出圈,更是火到了海外,相關(guan) 拆條、花絮、平麵物料先後得到了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以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汪文斌和前任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通過Twitter、Meta等平台向全球網友推介。

  對於(yu) 海外傳(chuan) 播,其實我們(men) 在2021年下半年就開始布局。2021年6月份,為(wei) 了更好地做好《“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的海外宣傳(chuan) 工作,河南廣播電視台全媒體(ti) 營銷策劃中心在海外主流平台YouTube、Meta、instagram上分別注冊(ce) “中國節日”“河南春晚官方”賬號,為(wei) 海外宣傳(chuan) 做準備。海外宣發與(yu) 國內(nei) 宣發同步進行,並根據海外用戶觀看習(xi) 慣進行節目拆條推送,擴大《“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的海外勢能。

  2022年新年伊始,2022年《“中國節日”係列節目》與(yu) 海外平台相結合,首場直播《虎虎生風中國潮——2022河南春節晚會(hui) 》開播便突破ChinaDaily直播平台最高紀錄。《“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也被20餘(yu) 國的使領館進行海外平台發布並在數十次線下外交活動中展映播放。《“中國節日”係列節目》文化出海,對外傳(chuan) 播升格、無聲傳(chuan) 播,展現大國文化魅力。國家層麵也需要能代表中國特色的優(you) 質的文化內(nei) 容,擊穿海外傳(chuan) 播平台,破冰破圈,傳(chuan) 遞中國聲音,輸出中國文化。

  六、文旅融合,從(cong) 文化到產(chan) 品實現流量變現,建立城市新形象

  《“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已經走進第3季,團隊也將文旅、文創項目深度融合,通過係統思考,結合自身優(you) 勢,來挖掘傳(chuan) 統文化的新語態、新落地。從(cong) 2021年的《唐宮夜宴》開始,“奇妙遊”走出了河南,遊遍了大江南北,不僅(jin) 弘揚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同步提升的還有河南以至中國文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2021《端午奇妙遊》播出後,鄭州首次入圍端午熱門前十旅遊地;《中秋奇妙遊》播出後,河南成為(wei) 國慶期間熱度提升最快的旅遊目的地,在攜程平台的預訂量較2020年同期提高127%,河南博物院入選國慶期間全國熱門博物館TOP5.河南5家博物館衝(chong) 上全國博物館熱搜榜;《龍門金剛》播出後,國慶期間,龍門石窟的客流量增加300%;眾(zhong) 多節目拍攝地,如開封清明上河園、洛陽應天門和老君山、焦作雲(yun) 台山等,隨著節目的播出在網絡上也收獲了一大波熱度。

  隨著《“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的持續出圈,河南台節目製作團隊也隨之火爆,成為(wei) 金牌團隊,其他省份也紛紛伸出橄欖枝,要求合作共建文旅文創項目,打造雙城&多城聯動。以2023《元宵奇妙遊》為(wei) 例,多個(ge) 節目與(yu) 無錫蕩口古鎮相結合,大量節目在當地取景,並在後續打造《雨約有雲(yun) 期》舞劇。2023《清明奇妙遊》舞蹈節目《伊州長歌》更是首次嚐試將民族文化融入其中。截至目前,河南衛視《“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已走過河南、雲(yun) 南、浙江、山西、廣東(dong) 等19個(ge) 省份(含自治區與(yu) 直轄市),17個(ge) 地市目前已解鎖11城。

  2023年《“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團隊將構建“視聽IP+文旅+共創多維度項目”產(chan) 業(ye) 開發新格局。4月30日晚,“五一”小長假期間,在大批遊客見證下,《奇遇·五指山》大型實景演出在五指山市黎峒文化園首演。“奇遇”係列是《“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團隊的線下項目新挑戰。此次演出將民族文化、自然景觀和現代科技有機結合,通過近一個(ge) 小時的節目呈現,讓承載著黎族苗族曆史文化印記的“三月三”節,“展卷”熒屏之上。運用高科技光影手段,把鮮活、原生態的海南少數民族生活故事講述給觀眾(zhong) ,並延伸出中華民族勤勞善良、勇敢頑強、智慧團結的民族精神,為(wei) 遊客提供一場充滿奇幻色彩的難忘體(ti) 驗。此外,杭州亞(ya) 運會(hui) 組委會(hui) 也向團隊拋來橄欖枝,6月15日上線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宣傳(chuan) 片《弄潮》由河南衛視團隊承製,從(cong) 優(you) 化調整創意方案近30版,線上線下會(hui) 議近20場,曆時8個(ge) 月終於(yu) 見屏,視頻發出後,獲得網友大量讚譽,不少網友表示“南宋北宋,一脈相承,文化延續”,“河南衛視做到了,中國文化中心已再次北移到黃河一帶”。

  七、《“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的品牌發展

  在品牌塑造上,“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將圍繞“華夏文明、黃河文化”的主題思想,以“根”和“魂”作為(wei) 文化線索,突出“傳(chuan) 統文化”的製高點和核心性。我們(men) 深度圍繞“傳(chuan) 統文化”做文章,用創意解讀傳(chuan) 統文化,強化節日儀(yi) 式感,以核心IP形象唐小妹和其他IP的不期而遇,繼續呈現繽紛多彩、天馬行空的奇妙之旅。以新科技賦予中國文化感染力,以新表達增強中國文化吸引力,以新傳(chuan) 播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

  《“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出圈後,逐步孵化打造出“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龍門金剛”“中國節日”等多個(ge) IP品牌,相關(guan) IP目前正在由第三方評估公司估值中,預計估值會(hui) 在10億(yi) 元左右。為(wei) 了保護節目內(nei) 容的知識產(chan) 權,河南廣播電視台針對《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等節目進行了全品類的商標注冊(ce) ,並根據節目形象自主設計了相關(guan) 的IP形象及周邊文創產(chan) 品。我們(men) 將所設計的IP形象運用到節氣海報、文創口罩、文創保溫杯、文創書(shu) 簽、文創盲盒、文創衣服等生活周邊的產(chan) 品,深受用戶喜愛。《“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先後與(yu) 天貓神奇的老字號、優(you) 酷、榮耀手機、福臨(lin) 門、仰韶、五菱汽車、賈湖酒、思念等平台和品牌合作。每場節目采用冠名+特約+讚助合作的形式,圍繞冠名由多個(ge) 客戶組成,在節目中巧妙進行融合、植入露出,運用小細節的設計、與(yu) 節目格調達成一致。

  今後我們(men) 還將通過打造國潮品牌項目集群、少年遊研學、原創文綜項目集群、文化IP產(chan) 業(ye) 項目集群,真正實現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偉(wei) 大的時代給予了我們(men) 廣闊的舞台,豐(feng) 厚的文化積澱給予了我們(men) 充盈的滋養(yang) 。河南廣電將繼續秉持初心做文化,不遺餘(yu) 力抓創新,用富有文化底蘊的設計,創作更符合國人情懷的時代元素。

  (作者:徐娜,河南廣播電視台衛視全媒體(ti) 一體(ti) 化團隊品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