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10月16日,舉(ju) 世矚目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勝利召開。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省社科聯推出二十大特別策劃——“聚焦二十大·一起學報告——全省社科界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家談”,邀請社科界專(zhuan) 家學者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學報告、談認識、說體(ti) 會(hui) 。從(cong) 10月19日起,分九個(ge) 專(zhuan) 題陸續推出,以饗讀者。今天推出專(zhuan) 題三“開辟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之三:信陽師範學院校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俊的文章《在深化“兩(liang) 個(ge) 結合”中推進中原文化自信自強》。
在深化“兩(liang) 個(ge) 結合”中推進中原文化自信自強
李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深刻認識到,隻有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yi) 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兩(liang) 個(ge) 結合”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內(nei) 在要求和必然邏輯,為(wei) 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開啟了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的新征程。“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擁有燦爛的曆史文明、厚重的文化底蘊。推進中原文化自信自強,必須持續深化“兩(liang) 個(ge) 結合”,不斷激活中原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匯聚中原文化的精神內(nei) 聚力、釋放中原文化的創新生產(chan) 力、提升中原文化的積極引導力,從(cong) 而豐(feng) 富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基礎。
第一,激活中原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在中國曆史上,自上古至唐宋,中原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原文化深刻影響著中國的思想觀念、政治製度和社會(hui) 生活,具備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獨特優(you) 勢。推進中原文化自信自強,需要進一步傳(chuan) 承與(yu) 弘揚中原文化幾千年創造的精神文明與(yu) 傳(chuan) 統美德,傳(chuan) 承與(yu) 弘揚中原人文精神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特別是要對中原文化中豐(feng) 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進行挖掘與(yu) 提煉,積極尋找中原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實社會(hui) 發展的契合點,使其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中發揮重要作用,使其為(wei) 我們(men) 認識與(yu) 改造世界、治國理政和道德建設提供新的有益啟示。
第二,匯聚中原文化的精神內(nei) 聚力。在幾千年的中華文化發展進程中,中原產(chan) 生了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比如老子、莊子等,深刻影響了中華文化的發展曆程。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曆史進程中,中原大地又孕育誕生了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成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推進中原文化自信自強,需要進一步保護好、傳(chuan) 承好、挖掘好、打造好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特別是要將弘揚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有機結合起來,培養(yang) 人們(men) 正確的價(jia) 值觀、高尚的道德素養(yang) ,形成良好的社會(hui) 風尚,使其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賴以棲息的精神家園。
第三,釋放中原文化的創新生產(chan) 力。中原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要源頭,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它所衍生而發展的文化,與(yu) 周邊文化共同發展,實現了中原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融合和民族發展。推進中原文化自信自強,需要在貼近實際、貼近時代、貼近不同代際群眾(zhong) 思維習(xi) 慣的交叉點上,探索中原文化創新與(yu) 交流的模式與(yu) 路徑,以數字化等科技手段推動中原文化的相關(guan) 符號提煉,並結合當代審美需求進行深入係統研發,創作生產(chan) 出更多優(you) 秀的文化創新產(chan) 品,實現以文鑄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xing) 業(ye) 。
第四,提升中原文化的積極引導力。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主根主脈,也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主流主幹,具有譜寫(xie) “兩(liang) 個(ge) 結合”新篇章的獨特優(you) 勢。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深化“兩(liang) 個(ge) 結合”,需要進一步探尋中原文化中強大的精神內(nei) 核,挖掘、繼承中原文化中超越時代和地域、至今仍有重要價(jia) 值的思想理念和精神特質,使其與(yu) 新時代相結合,與(yu) 河南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相結合,將蘊含其中的文化精粹進行創造性地轉化和提煉,通過學校教育、社會(hui) 宣傳(chuan) 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chuan) ,積極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與(yu) 農(nong) 業(ye) 、金融、製造、科技、體(ti) 育、旅遊、信息等多領域的融合發展,重振重塑中原文化品牌,不斷提升文化引導力,鑄就中原文化新輝煌。
(作者:李俊,信陽師範學院校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