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10月16日,舉(ju) 世矚目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勝利召開。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省社科聯推出二十大特別策劃——“聚焦二十大·一起學報告——全省社科界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家談”,邀請社科界專(zhuan) 家學者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學報告、談認識、說體(ti) 會(hui) 。從(cong) 10月19日起,分九個(ge) 專(zhuan) 題陸續推出,以饗讀者。今天推出專(zhuan) 題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之二:河南省社科聯兼職副主席,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教授劉振江的文章《新征程上的五項重大原則遵循》。
新征程上的五項重大原則遵循
劉振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wei) 大而艱巨的事業(ye) ,前途光明,任重道遠。”他特別告誡我們(men) :由於(yu) “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麵臨(lin) 不少深層次矛盾”、“來自外部的打壓遏製隨時可能升級”,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艱巨性更加凸顯,新時代新征程必然會(hui) “經受到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這就要求我們(men) 在前進道路上“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牢牢把握好五項重大原則,把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統一於(yu) 新征程上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偉(wei) 大實踐,從(cong) 而為(wei) 我們(men)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遵循。
原則之一: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
曆史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擔綱規劃設計者,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我們(men) 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e) 的偉(wei) 大勝利,完成了“救國、建國、富國”的曆史任務,現在又領導中國人民奔向“強國、興(xing) 國”的新征程。正如毛澤東(dong) 同誌的論斷“領導我們(men) 事業(ye) 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鄧小平同誌也曾指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更是明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要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過去我們(men) 講“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現在同樣可以講“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第一,更加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堅定擁護“兩(liang) 個(ge) 確立”,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第二,重在落實“全麵”,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各領域、各方麵、各環節上落實,既做到空間全麵,又做到時間全麵;第三,完善落實機製,充分發揮“黨(dang) 委領導核心、支部戰鬥堡壘、黨(dang) 員模範先鋒”作用,確保方向正確、凝聚磅礴力量。
原則之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的政黨(da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性質的人民共和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黨(dang) 和國家的本質屬性。“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黨(dang) 和人民不斷從(cong) 挫折中覺醒、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而得出的曆史結論,是深深地紮根於(yu) 中國大地、符合人民群眾(zhong) 意願、適應曆史與(yu) 時代發展的科學之路,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正確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第一,要堅持黨(dang) 的“一個(ge) 中心、兩(liang) 個(ge) 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把兩(liang) 個(ge) 基本點統一於(yu) 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的偉(wei) 大實踐;第二,要堅持自力更生、獨立自主原則,堅決(jue) 抵製批判曆史虛無主義(yi) 的“侵略有功”謬論,堅決(jue) 摒棄西方“教師爺”般的頤指氣使的說教,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三,堅決(jue) 排除錯誤思潮幹擾,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不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走其他國家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的再版,也不搞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
原則之三: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
曆史上,我們(men) 黨(dang) 取得的偉(wei) 大成就都是人民創造的。淮海戰役人民的小車推、渡江戰役人民的小船劃、革命和建設勝利的人民苦幹、改革開放曆史劇的人民主演,無不證明人民群眾(zhong) 的曆史推動主力軍(jun) 地位,是創造曆史真正的英雄。任何困難和問題,隻要有人民群眾(zhong) 的支持就一定能獲得勝利,反之則必然失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新征程上,我們(men) 必須做到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第一,要堅持人民立場這個(ge)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根本政治立場,踐行初心使命,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維護好人民根本利益;第二,堅持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做到“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第三,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把14億(yi) 多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磅礴力量。
原則之四: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誌曾經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產(chan) 力”,“我們(men) 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這裏可以明顯看出,在鄧小平同誌眼裏,改革開放是我們(men) “趕上時代”的根本動力。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史性跨越,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的強勁動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改革開放是黨(dang) 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目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區,盡管擁有開啟新征程的雄厚物質基礎和戰略平台,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起步的根本動力仍然是全麵深化改革。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堅持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第一,必須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擴大開放,實行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深化改革開放;第二,推進改革創新,著力破解深層次體(ti) 製機製障礙,釋放體(ti) 製機製活力動力;第三,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把我國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不斷增強製度的動力,實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強調的改革開放“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
原則之五:堅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百年多來的曆史證明,我們(men) 所取得的一切勝利都是通過鬥爭(zheng) 取得的(不否認鬥爭(zheng) 的具體(ti) 形式包括奮鬥、鬥爭(zheng) 、戰鬥、戰爭(zheng) 等不同層次),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對封建主義(yi) 的鬥爭(zheng) 推進民主、以對帝國主義(yi) 的鬥爭(zheng) 實現民族獨立(站起來)、以對國民黨(dang) 獨裁的鬥爭(zheng) 實現解放、以對美帝國主義(yi) 幹涉的鬥爭(zheng) 取得抗美援朝的勝利、以對饑餓的鬥爭(zheng) 解決(jue) 溫飽、以對貧窮的鬥爭(zheng) 實現富裕(富起來),新時代我們(men) 同樣以對貧困的鬥爭(zheng) 實現小康、以對新冠病毒的鬥爭(zheng) 戰勝疫情。曆史雄辯地證明,發揚鬥爭(zheng) 精神是我們(men) 實現一切目標的坦途路徑。未來我們(men) 必將以對“台獨”的鬥爭(zheng) 實現祖國統一、以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鬥爭(zheng)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同樣要求我們(men) 必須堅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第一,正確全麵理解偉(wei) 大鬥爭(zheng) ,是包括危害國家安全風險挑戰在內(nei) 新的鬥爭(zheng) 對象、包括奮鬥在內(nei) 的許多新的鬥爭(zheng) 方式的全新偉(wei) 大鬥爭(zheng) ;第二,堅定為(wei) 人民利益而鬥爭(zheng) 的正義(yi) 性立場,增強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誌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做到“雖千萬(wan) 人,吾往矣” ,勇於(yu) 鬥爭(zheng) ;第三,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
以上五個(ge) 方麵的重大原則,既是我們(men) 對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曆史經驗做出的深刻總結,也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立足於(yu)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全局、向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發出的號令,更是我們(men)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黨(dang) 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根本原則遵循。
(作者:劉振江,河南省社科聯兼職副主席,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