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10月16日,舉(ju) 世矚目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勝利召開。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省社科聯推出二十大特別策劃——“聚焦二十大·一起學報告——全省社科界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家談”,邀請社科界專(zhuan) 家學者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學報告、談認識、說體(ti) 會(hui) 。從(cong) 10月19日起,分九個(ge) 專(zhuan) 題陸續推出,以饗讀者。今天推出專(zhuan) 題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之一: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朱金瑞的文章《弘揚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
弘揚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
朱金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弘揚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精神力量”。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ge) 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ge) 民族才能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精神之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之所以曆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一股革命加拚命的強大精神。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中,需要不斷用偉(wei) 大精神來滋養(yang) 和激勵。
著力激發精神。一百多年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先驅們(men) 在創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過程中,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的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之源。不僅(jin) 如此,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團結帶領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實踐中不斷弘揚、豐(feng) 富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形成了井岡(gang) 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yi) 會(hui) 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liang) 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偉(wei) 大抗疫精神等,構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在這個(ge) 偉(wei) 大的精神譜係中,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是價(jia) 值主軸,以人民為(wei) 中心和人民至上是價(jia) 值旨歸,不懈奮鬥和勇於(yu) 鬥爭(zheng) 是核心動能,忠誠與(yu) 犧牲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首要的道德品質和政治本色。這些都綜合體(ti) 現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百年奮鬥曆程中,立體(ti) 多層次體(ti) 現為(wei) 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的“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的“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解放思想、銳意進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的“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因此,弘揚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首先要著力從(cong) 理論與(yu) 實踐、曆史與(yu) 現實等多維視角去理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世界,講清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深刻內(nei) 涵、精髓要義(yi) 、現實境遇、鮮明特質、多重價(jia) 值、形成機製等,以激發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精神自信、更為(wei) 強烈的曆史自覺和主動精神。
著力實踐轉化。精神體(ti) 現著理性和實踐的結合,實踐是精神轉化為(wei) 物質的橋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征,既在實踐中孕育產(chan) 生,又在實踐中豐(feng) 富發展。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隻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zhong) ,也會(hui) 變成物質力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百餘(yu) 年的曆史進程中既在實踐中培育形成“批判的武器”,同時又以“批判的武器”指導和推進偉(wei) 大實踐。偉(wei) 大精神的新時代實踐,一方麵要堅持“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辯證法,堅持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知與(yu) 行相統一,把偉(wei) 大精神深深融入黨(dang) 、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另一方麵,在“轉化”上著力,注重把偉(wei) 大精神轉化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不渝的理想信念,轉化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優(you) 良作風、高尚的政治品格,轉化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人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實際行動。同困難作鬥爭(zheng) ,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精神變物質”的深刻實踐,正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的基礎。
著力示範引領。人是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主體(t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能否成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精神力量,關(guan) 鍵在於(yu) 人民群眾(zhong) 主體(ti) 性的自覺與(yu) 能動性的發揮。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餘(yu) 年奮鬥中,湧現出無數英雄模範,他們(men) 都有著忠誠、執著、樸實的鮮明品格,有著對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矢誌不渝、百折不撓、衝(chong) 鋒陷陣、頑強拚搏的崇高人格,有著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無我境界。崇尚英雄才會(hui) 產(chan) 生英雄,爭(zheng) 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ge) 榜樣就是一麵旗幟。要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成為(wei) 黨(dang) 員幹部和公民心中的 “主旋律”和“主題曲”,一方麵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弘揚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成為(wei) 自覺踐行偉(wei) 大精神的榜樣,以充分發揮其獨特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的,要“發揮黨(dang) 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範作用,推動全社會(hui) 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zheng) 做先鋒。”另一方麵,要不斷創新工作體(ti) 係、方式方法,形成長效機製,為(wei) 形成精神力量奠定基礎。這主要包括: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ti) 係,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xiang) 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完善誌願服務製度和工作體(ti) 係;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製;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hui) 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等。隻有個(ge) 體(ti) 將偉(wei) 大精神內(nei) 化為(wei) 自覺追求、外化為(wei) 實際行動,才能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
總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精神底色,蘊含著我們(men) “從(cong) 哪裏來、到哪裏去”的精神密碼,也是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凝聚奮進磅礴合力的底氣與(yu) 前行的動力。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強調的:“我們(men) 要繼續弘揚光榮傳(chuan) 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作者:朱金瑞,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道德與(yu) 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百年倫(lun) 理精神研究”(21&ZD03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