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代社科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來源:河南省社科聯  作者:尹全海2022-10-29

  編者按:

  2022年10月16日,舉(ju) 世矚目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勝利召開。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省社科聯推出二十大特別策劃——“聚焦二十大·一起學報告——全省社科界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家談”,邀請社科界專(zhuan) 家學者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學報告、談認識、說體(ti) 會(hui) 。從(cong) 10月19日起,分九個(ge) 專(zhuan) 題陸續推出,以饗讀者。今天推出專(zhuan) 題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之三:河南省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原根親(qin) 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zhuan) 家、信陽師範學院教授尹全海的文章《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代社科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代社科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尹全海

1667014840583282.jp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增強中華文明傳(chuan) 播力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如此殷殷囑托,為(wei) 當代中國社科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是一個(ge) 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chan) 生理論、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chan) 生思想的時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係統總結了新時代十年的偉(wei) 大變革,如我們(men) 創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我們(men) 全麵加強黨(dang) 的領導,確保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dang) 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我們(men) 經過接續奮鬥,實現了小康這個(ge) 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為(wei) 全球減貧事業(ye) 作出了重大貢獻。麵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團結奮鬥贏得的、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ce) 的、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曆史性勝利,當代中國社科工作者有責任和義(yi) 務立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著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推動人類文明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二、向國際社會(hui) 講清楚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及其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堅定文化自信自強

  考古學和曆史學的研究成果,已經實證我國百萬(wan) 年的人類史、一萬(wan) 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唯一從(cong) 未中斷、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我們(men) 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創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兩(liang) 千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諸子百家的盛況,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窮地理,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在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wei) 大民族精神和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精神力量。當代中國社科工作者,應當積極響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號召,立足中國大地,堅守中國文化立場,向國際社會(hui) 講清楚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及其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三、讓世界了解中國獨特的文化傳(chuan) 統、曆史命運和基本國情,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讀懂中華民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觀察和認識中國,曆史和現實都要看。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的鬥爭(zheng) 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史,改革開放的探索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hui) 、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jia) 值體(ti) 係。中國獨特的文化傳(chuan) 統、獨特的曆史命運和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我們(men) 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當代中國社科工作者要讓世界了解中國獨特的文化傳(chuan) 統、曆史命運和基本國情,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讀懂中華民族,為(wei) 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近十年來,河南社科界積極擔當作為(wei) ,圍繞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通過河南社會(hui) 科學學術年會(hui) 、河南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興(xing) 文化工程文化專(zhuan) 項研究課題等載體(ti) 平台,持續推動炎黃學、黃河學、中原學、甲骨學等學科化進程,不斷提升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學術影響力、決(jue) 策影響力和社會(hui) 影響力,為(wei)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貢獻了河南力量。

  (作者:尹全海,河南省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原根親(qin) 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zhuan) 家、信陽師範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