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舊版

屈淩波: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

中原人文社科網  屈淩波2023-05-17

  編者按:

  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之際,又恰逢“5·17”重要講話發表7周年,河南省社科聯於(yu) 5月16日組織召開了河南省社科界“重溫‘5·17’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理論研討會(hui) ,旨在進一步引導和動員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更加自覺地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時代重任,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的河南實踐提供學理支撐和智力支持。從(cong) 即日起陸續刊發專(zhuan) 家發言,以饗讀者。今日刊發鄭州大學副校長屈淩波教授的發言《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

1684295885258882.jp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全局與(yu) 戰略的高度,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長遠發展的一係列方向性、原則性、根本性問題,是指導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的綱領性文獻。

  必須旗幟鮮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是貫穿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這次座談會(hui) 上講話全篇的靈魂。在講話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理論、曆史、現實多個(ge) 維度,精辟分析了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特性和時代意義(yi) ,深刻揭示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之於(yu)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yi) ,係統闡述了在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中如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的問題。對於(yu) 這些重大論斷,我們(men) 廣大社科工作者應予深刻認識和全麵把握,並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

  一、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yi) 那樣對人類文明進步產(chan) 生了如此廣泛而巨大的影響。”馬克思主義(yi) 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nei) 在聯係及發展規律,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和教學提供了偉(wei) 大的認識工具和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yi) 所具有的鮮明的實踐品格、特有的價(jia) 值立場和本質屬性,雖曆經時代變遷、科技進步、社會(hui) 發展,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wei) 力,成為(wei) 指引人類社會(hui) 前行的旗幟。

  當代中國正在進行著曆史上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大變革和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更加迫切呼喚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更加迫切需要理論指導和學術繁榮,而實現和滿足這些呼喚和需要,關(guan) 鍵在於(yu) 科學理論的指引。隻有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毫不動搖,才可能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具有自己的靈魂主線。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建設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不能靠喊口號,更不能靠行政命令,而是必須遵循哲學社會(hui) 科學自身發展的規律,必須充分展現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力量。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cong) 各個(ge) 環節入手,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自身建設。

  在這方麵,長期以來我們(men) 已做了大量工作: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紮實推進,一批批標誌性成果接連推出;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不斷推出研究闡釋馬克思主義(yi) 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並將之轉化為(wei) 理論自覺性和政治堅定性;馬克思主義(yi) 在有的領域中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的現象,正在一步步得以扭轉;馬克思主義(yi) 學科建設受到廣泛關(guan) 注,支持舉(ju) 措越來越多,規模日益壯大,內(nei) 涵建設日益深化,迎來了學科建設的“春天”。同時,我們(men) 也要清醒地看到,旗幟鮮明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建設,徹底改變“在建設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的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的狀況,還需要我們(men) 持續努力。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讓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牢牢紮根,更好指導中國實踐。

  三、加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建設,必須發揮高校重要陣地作用

  高校作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重要研究教學機構,是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五路大軍(jun) 中一支重要力量,更要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打造人才隊伍、學科專(zhuan) 業(ye) 、智庫平台等業(ye) 務板塊,不斷把學習(xi) 、研究、宣傳(chuan) 和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引向深入,為(wei)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擔當作為(wei) ,為(wei) 打造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建設重要陣地履職盡責。

  首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強新時代高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隊伍。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要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高校教師真懂真信的問題。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長期活躍在教學科研一線,他們(men) 是否真懂真信,關(guan) 乎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發展的靈魂與(yu) 方向,關(guan) 乎廣大青年人才的價(jia) 值取向,關(guan) 乎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用。近年來,鄭州大學始終堅持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教育和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懂其實質、懂其精神、懂其規律,掌握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

  其次,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布局,加強馬克思主義(yi) 學科建設。建好馬克思主義(yi) 學科,是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的題中之義(yi) 。高校應發揮好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教學傳(chuan) 統優(you) 勢,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建設與(yu) 發展,將其作為(wei) 學校內(nei) 涵建設的重要任務,優(you) 先配置各方麵資源;同時按照馬克思主義(yi) 引領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的戰略定位,著力提升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引領作用;引導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學習(xi) 和運用好馬克思主義(yi) 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達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統一。近年來,鄭州大學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建設,將馬克思主義(yi) 學院作為(wei) 全國重點馬院進行高標準建設,將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作為(wei) 一流學科培育對象,將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作為(wei) 重點課程全力打造,以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為(wei) 核心的學科群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就。

  再次,提升谘政育人能力,統籌推進高校智庫平台建設。高校作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是社會(hui) 的思想高地,更是智庫建設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優(you) 化高校智庫發展環境,打造專(zhuan) 業(ye) 化創新型高質量智庫矩陣,建強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智庫研究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自覺把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係在一起,積極為(wei) 黨(dang) 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總之,高校要進一步學習(xi) 好、領會(hui) 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5·17”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毫不動搖,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wei) 繁榮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