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要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發展富有特色的全鏈條文旅業(ye) 態,壯大以創新為(wei) 內(nei) 核的文化產(chan) 業(ye) ,打造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創新中心、世界文化旅遊勝地。在這個(ge) 重要戰略布局裏麵,周口怎麽(me) 樣融入,文旅文創如何實施,如何把周口文化、文化周口這張牌打好,是我們(men) 麵臨(lin) 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樓陽生書(shu) 記在調研時提出,關(guan) 於(yu) 文化旅遊融合戰略,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要深入挖掘曆史文化深厚的積澱,讓遊客在沉浸式體(ti) 驗中體(ti) 悟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說,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是河南當前發展的一個(ge) 重要方麵,也是我們(men) 周口應該著力挖掘的富礦。在這個(ge) 背景下,我想跟大家交流五個(ge) 方麵的問題。
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文化旅遊特別是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炎黃文化的重要論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文化,包括文旅、文物、文字等工作都特別重視,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要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提出要堅定曆史自信;在去年“七一“講話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到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國優(you) 秀文化相結合。2020年9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ti) 育領域專(zhuan) 家代表座談會(hui) 上指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nei) 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化是內(nei) 容,是支點,是因素,是力量源泉,把文化的重要性和文化的地位提到了一個(ge) 非常高的位置。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到今天,開始往經濟的2.0版本走,因為(wei) 經濟裏麵的文化因素、生態因素、數字化因素越來越重要,信息、文化、生態越來越深入地融入到了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之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黃河文化、中原文化和炎黃文化,我們(men) 河南的三大主題文化也是高度關(guan) 注的。講黃河文化的時候,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戰略裏麵講了三點。第一,早在上古時期,炎黃二帝的傳(chuan) 說產(chan) 生於(yu) 此。第二,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史中,黃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guan) 中文化、齊魯文化等,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第三,誕生了“四大發明”和《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黃河文明是個(ge) 大概念,兼容並蓄的核心是什麽(me) ?是中原文化。關(guan) 於(yu) 中原文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到,第一,從(cong) 三皇五帝到如今以中原文化為(wei) 中心的黃河文明,在兼容並蓄中不斷發展進步。講了中原文化和黃河文化的關(guan) 係,中原文化是黃河文明的中心,中原文化的起點是三皇五帝。第二,殷商文化起源於(yu) 河南商丘,興(xing) 盛於(yu) 河南安陽,殷墟的發現,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前推了一千多年。第三,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張衡、張仲景、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嶽飛等大批古代傑出人物,都與(yu) 中原大地有密切關(guan) 係。第四,河南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居全國第二,形象地說,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liang) 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關(guan) 於(yu) 炎黃文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上明確講到:“我們(men) 悠久的曆史是各民族共同書(shu) 寫(xie) 的,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逐漸形成了以炎黃華夏為(wei) 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大家看,我們(men) 河南地方文化太豐(feng) 富了,太厚重了。在中華文化、中華文明進程裏麵,我們(men) 河南、我們(men) 周口都處在一個(ge) 非常了不起的地位。
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領導幹部提出要求,作為(wei) 一名領導幹部,隻是懂得經濟學、管理學知識是不夠的,要做到“三個(ge) 敬畏”:敬畏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個(ge) 地方的文化底蘊非常重要。各級領導要對當地的文化精髓了如指掌、如數家珍。要不斷挖掘各地的文化精神內(nei) 涵,並與(yu) 當今經濟社會(hui) 發展緊密結合,形成一種不可替代的軟實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不僅(jin) 重視文化,還重視文化旅遊。2022年1月2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世界文化遺產(chan) 平遙古城,就保護曆史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文化發表重要講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曆史文化遺產(chan)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jin) 屬於(yu) 我們(men) 這一代人,也屬於(yu) 子孫萬(wan) 代。要敬畏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麵保護好曆史文化遺產(chan) ,統籌好旅遊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築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men) 的寶貴財富”。
美麗(li) 的周口拍攝/大河網網友段大眼
二、文旅文創融合戰略與(yu) 文化強省建設
關(guan) 於(yu) 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樓陽生書(shu) 記在去年河南省委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依托我省豐(feng) 厚的曆史人文和自然風光優(you) 勢,把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培育成支柱產(chan) 業(ye) ,既是應時合勢之舉(ju) ,也是活躍全局之策”。當前,我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正處於(yu) “轉向文化”的關(guan) 鍵節點,文化和旅遊將成為(wei) 引領消費升級的主戰場,創意和設計將成為(wei) 總抓手,“文旅文創出圈出彩”將成為(wei) 今後一個(ge) 時期的新常態。
河南為(wei) 什麽(me) 要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一是後工業(ye) 化經濟、知識經濟、體(ti) 驗經濟、創意經濟的需求。二是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從(cong) “重功能”向“重體(ti) 驗”轉變的訴求。三是發揮文化功能、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民族認同感凝聚力的要求。四是推動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炎黃文化的現代化和國際化表達的追求。
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目標是什麽(me) ?一是要構築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創新中心;二是要打造世界文化旅遊勝地。然而,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有四道題需要破解,這是我們(men) 麵臨(lin) 的繞不開的“坎”。第一,需要破解文化的問題。就是需要正視河南文化的碎片化、傳(chuan) 統化、地域化問題。第二,需要破解旅遊的問題。旅遊的業(ye) 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形態和內(nei) 涵與(yu) 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觀光旅遊到體(ti) 驗式、參與(yu) 式深度旅遊,景區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這是我們(men) 河南旅遊所欠缺的。第三,需要破解文化旅遊兩(liang) 張皮的問題。文化是魂,旅遊是體(ti) 。文化與(yu) 旅遊如果脫節的話,要麽(me) 靈魂出竅,要麽(me) 魂不附體(ti) 。我們(men) 目前是有資源,缺轉化;有說頭,缺看頭;有建築,缺場景;有形態,缺業(ye) 態。第四,需要破解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化的問題。主要是資源與(yu) 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投入與(yu) 產(chan) 出不相適應、供給與(yu) 需求不相適應。那麽(me) 我們(men) 該如何破解這些難題?一是傳(chuan) 承,一眼閱千年。可以用古代典籍和經典名句中的河南元素,開展“文明探源”“探訪博物館”“探尋典籍裏的河南”。二是煥新,一步越古今。大力破解阻礙大遺址、文藝院團、文博院館、旅遊景區、文化產(chan) 業(ye) 園等良性發展的體(ti) 製機製性問題,通過體(ti) 製和機製創新,激發各類主體(ti) 創意創新創業(ye) 的積極性。三是共享,一起向未來。打造老家河南、天下黃河、華夏古都、中國功夫等最能體(ti) 現河南特色、外國受眾(zhong) 最感興(xing) 趣的文化名片。
具體(ti) 來講,第一點,要完善“一帶一核三山五區”的格局。“一帶”是建設體(ti) 現中華悠久文明的黃河文化旅遊帶。“一核”是建設全球知名的鄭汴洛國際文化旅遊核心板塊。“三山”是建設主題鮮明的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自然生態和紅色旅遊景區。“五區”是建設以中原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紐帶,地理空間相互銜接、資源優(you) 勢融合互補的五大特色文化旅遊區:黃河金三角文化旅遊區、天地之中河洛文化旅遊區、上古殷商文化旅遊區、老莊元典文化旅遊區、丹江臥龍文化旅遊區。我省布局的“一帶一核三山五區”,周口就處於(yu) “五區”裏邊的老莊元典文化旅遊區。第二點,要圍繞文明黃河軸心帶,培育發展一個(ge) 黃河文化旅遊帶。黃河文化旅遊帶有兩(liang) 大要素,第一是大河,第二是國際影響力,有沒有國際影響力最為(wei) 關(guan) 鍵。周口的黃泛區農(nong) 場要圍繞黃河文明複興(xing) 做文章,打好了,是非常大的一張牌。第三點,要積極推進鄭汴洛“三座城、三百裏、三千年”的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第四點,開發三山休閑,休閑度假。還有一個(ge) ,就是鄉(xiang) 土中國體(ti) 驗,把鄉(xiang) 愁這個(ge) 事抓好。還有就是紅色旅遊基地開發。這是河南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總體(ti) 思路或基本思路。
三、推進文旅文創融合戰略需要實施“興(xing) 文化”工程
剛才講了河南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目標、做法、布局,這裏麵最關(guan) 鍵的問題是文化。為(wei) 此,河南正在實施“興(xing) 文化”工程。“興(xing) 文化”工程要研究、傳(chuan) 播什麽(me) 呢?首先就是研究中原曆史、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炎黃文化,它的根係問題。中華民族的根,這是我們(men) 河南要研究的。第二是研究我們(men) 中原文化的譜係。這個(ge) 譜係是什麽(me) ?是我們(men) 一萬(wan) 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對於(yu) 我們(men) 河南來說,就是老家河南、中原崛起、出彩河南。就結構而言,文化體(ti) 係包括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傳(chuan) 統文化裏麵重點抓什麽(me) ?抓炎黃文化、黃河文化、中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重點抓什麽(me) ?抓創新文化、抓現代文化、抓先進文化。第三,就是要打造河南的文化體(ti) 係、文明體(ti) 係。把河南的文化體(ti) 係、文明體(ti) 係打造好了,文化旅遊發展才有更紮實的基礎。
我在省社科聯搞了一個(ge) 學科叫中原學,目的就在於(yu) 要對中原的曆史文化學科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1年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河南代表團審議時,深有感觸地說:“河南是中華民族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自古以來中原大地孕育的風流人物燦若星辰,產(chan) 生的曆史文化影響深遠。我也很想去看一看安陽的殷墟,去中原大地尋根問祖”。在講到河南文化時要求我們(men) ,要推進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河南要形成曆史文明與(yu) 現代文明相融、精神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並進的文化發展哲學。中原學就是一個(ge) 文化發展哲學,這些年我們(men) 從(cong) 哲學的角度對河南的曆史文化進行係統的梳理,現在已經搞成了一個(ge) 學科群,這一次也寫(xie) 入了河南“十四五”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規劃。重視曆史,重視文化,重視數字化,重視生態,將是今後我國經濟社會(hui) 生態發展的一個(ge) 大趨勢。這是我和大家交流的第一個(ge) 問題。
美麗(li) 的周口攝影/大河網網友段大眼
四、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
去年12月的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hui) 暨省委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加快建設博物館群,謀劃推進重大項目,提升“吃住行遊購娛”服務品質,培育旗艦勁旅。首先我們(men) 要在“行走”上做文章,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這個(ge) 品牌。要通過“串珠成鏈、軸帶貫通”,遴選一批代表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的文化資源,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範、中國味、中原韻的精品旅遊線路。現在我們(men) 河南篩選出了16條旅遊線,這些線路我給它做了個(ge) 歸類。第一,我們(men) 要記起源之旅,包括人類起源之旅、文明起源之旅、國家起源之旅。第二,要記曆史之旅。包括王朝曆史之旅、考古發現之旅、逐鹿中原之旅、追尋先賢之旅、元典思想之旅、文字詩詞之旅、科技發明之旅、紅色中原之旅、文明互鑒之旅。第三,我們(men) 要記主題之旅,包括姓氏尋根之旅、治黃史詩之旅、四大古都之旅、中國功夫之旅。這16條線路基本上把我們(men) 河南重要的曆史文化可觀之處都包含在裏麵了。
“行走河南”,把文化連珠成串,關(guan) 鍵還要在“讀懂”上做文章。在這裏我有一個(ge) 最重要的體(ti) 會(hui) ,讀懂周口就是讀懂河南,讀懂河南就是讀懂中國,因為(wei) 周口文化在起源上非常有代表性。河南是中國曆史文化的探源地、體(ti) 驗地、實證地,要讀懂河南,就要讀懂我們(men) 的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炎黃文化的長度和厚度,讀懂我們(men) 的萬(wan) 年綿延和曆史巨變。在這裏我梳理了幾條,第一,我們(men) 要讀懂早期的中國。在最早的中國裏麵,我們(men) 周口處於(yu) 早期。特別是新石器時代伏羲氏、神農(nong) 氏、女媧氏都在周口一帶繁衍生息,是一個(ge) 了不起的、偉(wei) 大的、人傑地靈的地方。第二,要讀懂嵩山文明。從(cong) 曆史上講,嵩山這個(ge) 地方是古人認為(wei) 能夠天人對話的地方。這就使嵩山在五嶽中居於(yu) 特別重要的位置。第三,要讀懂“黃河邊上的中國”。我們(men) 周口這一塊有黃河故道,有黃泛區。第四,要讀懂“二十一世紀的鄉(xiang) 土中國”。21世紀的鄉(xiang) 土中國,我們(men) 要把神農(nong) 氏的地位凸顯出來,打造好農(nong) 耕文明這條線路。我們(men) 還要讀懂樞紐中國、讀懂文字裏的中國、讀懂典籍裏的中國、讀懂紅色中國、讀懂中國精神、讀懂老家河南。讀懂的目的是什麽(me) ?就是要通過行走河南、行走周口,讀懂什麽(me) 是文化。通過行走河南,讀懂為(wei) 什麽(me) 是文化河南、厚重河南、老家河南;通過行走河南,讀懂中華文化何以生命綿長,何以博大精深,何以瑰麗(li) 輝煌;通過行走河南,讀懂河南是華夏文明主根、國家曆史主脈、中華民族之魂這一戰略地位。
五、魅力周口再出發
周口剛剛召開了市委五屆二次全體(ti) (擴大)會(hui) 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hui) 議,會(hui) 議提出堅持“臨(lin) 港新城、開放前沿”的發展定位,提出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文化發展定位,我對這兩(liang) 個(ge) 定位的提法非常認同。為(wei) 什麽(me) 呢?因為(wei) 我認為(wei) 河南的發展,跟周口的發展,跟中國的發展是一體(ti) 的。中國要發展、要複興(xing) ,需要兩(liang) 個(ge) 翅膀,即陸上絲(si) 綢之路和海上絲(si) 綢之路,兩(liang) 個(ge) 翅膀一個(ge) 是陸上、一個(ge) 是海上。河南把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放在第一位,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這是我們(men) 河南的翅膀。周口的農(nong) 業(ye) 是一個(ge) 強項,有河南省唯一的國家級農(nong) 高區。現在周口的城市建設、新區建設也是讓人刮目相看。我們(men) 周口的文化原來重視什麽(me) ?重視農(nong) 耕文化,重視姓氏文化。今天周口的再發展,麵向未來百年,未來三十年,未來十五年,說近一些麵向未來的五年,我認為(wei) 需要再增加兩(liang) 個(ge) 翅膀才能實現騰飛,一個(ge) 硬實力,一個(ge) 軟實力,增加兩(liang) 個(ge) 實力,這是周口騰飛的關(guan) 鍵。硬實力是什麽(me) 呢?就是“臨(lin) 港新城、開放前沿”。“臨(lin) 港新城、開放前沿”的意義(yi) 在哪裏?就是定位在樞紐上。周口這個(ge) 地方是樞紐,通江達海,直接跟長江經濟帶連到一起了,直接跟太平洋連到一起了,這個(ge) 意義(yi) 就大了。對於(yu) 內(nei) 陸大省這個(ge) 定位,河南怎樣破解這個(ge) 問題呢?是通過航空港,空中絲(si) 綢之路。那麽(me) 周口呢?通過水上、通過河上、通過港口。樓陽生書(shu) 記的要求是什麽(me) 呢?要主動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變邊緣思維為(wei) 前沿意識,加快推進口岸建設,充分發揮港口功能,大力培育樞紐型經濟。對河南的定位叫樞紐型經濟,要在樞紐上做文章,做得好,就站上了製高點。對我們(men) 周口來說,就是要通過臨(lin) 港經濟,通過開放,通過創新,打通能量源。這是第一個(ge) 方麵。
第二個(ge) 方麵,就是我們(men) 周口提出的“道德名城、魅力周口”,這個(ge) 叫軟實力,也是我們(men) 要重點把握的。我對周口文化做了一個(ge) 梳理,認為(wei) 周口有八大文化資源。我們(men) 平常做好了農(nong) 耕文化、姓氏文化,但是我們(men) 還有豐(feng) 富的資源,如伏羲文化、老子文化、陳國文化、陳楚文化、紅色文化、黃泛區文化,基本上還沒有大的開發。如果我們(men) 能夠把周口的八大文化資源梳理好,那是了不起的成就,是非常大的文章。
美麗(li) 的周口攝影/大河網網友豫周123
先說伏羲文化。我們(men) 老祖先、中華民族的根祖,一個(ge) 是炎黃,一個(ge) 羲皇,炎黃我們(men) 快說清楚了,那麽(me) 羲皇呢?文化怎麽(me) 起源的,滿天星鬥,後來慢慢的就形成了多元一體(ti) 。我們(men) 這個(ge) 地方就是多元一體(ti) 的主體(ti) ,其他地方有些曾經燦爛過,但那都是暫時的,隻有我們(men) 五千年文化一以貫之。人類文明現在一般都說到六千年左右,六千年左右裏邊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三個(ge) 都斷了,隻有中國一個(ge) 沒有中斷,隻有我們(men) 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以貫之,連續不斷、生生不息走到今天。中華文化一萬(wan) 年奠基、八千年起步,講的就是羲皇時期,也就是考古學意義(yi) 上的裴李崗文化時期。我們(men) 的文化從(cong) 哪裏開始?我們(men) 根在炎黃,根起源在哪兒(er) ?起源在羲皇。追溯人類起源、文化起源、農(nong) 業(ye) 起源、文明起源、國家起源定位,我們(men) 這個(ge) 地方是最早的,叫“出現曙光的地方”。人類文明最早出現曙光的地方,從(cong) 蒙昧走向文明,這個(ge) 意義(yi) 我覺得很大。在根親(qin) 、根係文化裏麵,我們(men) 要把伏羲文化打造好。打造好了之後把它變成周口的一個(ge) 特色文化還不夠,還要往上走,講中國起步是怎樣起步的。我們(men) 說我們(men) 的文明五千年,那麽(me) 往前推八千年、一萬(wan) 年的文化怎樣說清楚?這是我們(men) 淮陽能夠挖掘的。
第二就是老子文化。在儒家文化這一脈裏,最早儒家文化產(chan) 生在西周,在長安那一塊兒(er) 。在哪兒(er) 發揚光大的呢?在泰山、在齊魯、在山東(dong) ,孔子、孟子、荀子。最後在哪形成一個(ge) 大高峰呢?在洛陽,在宋代,二程理學。在這個(ge) 過程裏,我們(men) 要把“山東(dong) 有孔孟,河南有老莊”這個(ge) 牌打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到中原文化人物裏麵,第一個(ge) 講的是老子、莊子。在5.17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上,講了中國有25位思想家,25位思想家第一位講的就是老子。周口提出要打造“道德名城”,“道德”是中國文化裏麵最核心的概念。易、道、仁、理、心,這是中國價(jia) 值中的價(jia) 值,中國基因中的基因。什麽(me) 是“道”?我最近對《道德經》做了一次梳理,《道德經》中說,第一,道是變化的;第二,道是無法言說的,用語言說不出來,說出來的都不是道;第三,道是樸,沒有華。怎麽(me) 解釋道?可以用陰陽來解釋,可以用形而上形而下來解釋,這是宇宙運行的規則、規律。《易經》中的“三才”之道,道家的“四大”,都體(ti) 現出中國文化具有極為(wei) 宏闊的視野。人要得到這個(ge) 道,應該幹什麽(me) ?儒家講,要像天地運行一樣,要仁義(yi) 禮智信。大家看我們(men) 整個(ge) 學術文化,無論儒墨還是道法,都存在一個(ge) “道體(ti) ”。“道”是一以貫之的,到唐代的韓愈搞了一個(ge) 道學,後來到宋代有二程,程朱理學,我們(men) 說叫“宋學”,程頤程顥本人說他們(men) 的學問叫什麽(me) ?叫“道學”。程顥在治理扶溝時,就以“視民如傷(shang) ”作為(wei) 自己的座佑銘,體(ti) 現出來的就是“道德”的力量。所以大家看,說我們(men) 這個(ge) 地方是道德之地、道德名城、魅力周口,那是當之無愧的,一定要把這個(ge) 內(nei) 在的東(dong) 西給大家講清楚。
還有陳國文化。陳國等於(yu) 是從(cong) 舜這一世係走下來,總共多少年呢?到公元前478年,就是再有三年之後,就進入戰國時代了,陳國被滅亡了,被楚國滅亡,但是它存在了多少年呢?存在了五百多年。大家看《詩經》,五經之一,《詩經》十五國風裏麵,十篇國風產(chan) 生在陳國。《詩經》裏麵表現的這些文化,如果能夠通過某種形式給它表現出來,將會(hui) 產(chan) 生極大的震撼效果。大家不要用現在的觀點看曆史上西周春秋時期他們(men) 的文化生活,比如說重視祭祀,從(cong) 夏到商,都是非常重視祭祀的。然後我們(men) 到西周之後開始轉到人文、民本文化,怎麽(me) 樣看中國曆史的這一個(ge) 時間段呢?這裏麵有可以挖掘的東(dong) 西。借助“元宇宙”這個(ge) 風口,或者搞一些實景演出,會(hui) 有比較好的前景。我到開封就經常講,一個(ge) 中國詩詞大會(hui) ,把中國的唐詩宋詞給提升到了多麽(me) 高的地步,開封是宋詞的所在地,滿大街都是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但是我們(men) 沒有把它做好,如果把中國詩詞大會(hui) 挪到開封,會(hui) 是什麽(me) 樣的概念?所以我一直建議,中原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要把《詩經》、古詩十九道、唐詩、宋詞這些代表中華文化“斯文”特質的文章做好。在周口要挖掘“陳風”,在開封可以建宋詞博物館。
還有陳楚文化。中原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鄭衛文化和宋陳文化、陳蔡文化。我們(men) 中原文化、黃河文化融合,叫河洛文化,大家說的比較清楚,圍繞著黃河文化、農(nong) 耕文明和遊牧文明,在曆史的進程中又和長江文明融合成了中華文化。和長江文明融合的過程從(cong) 哪兒(er) 開始的呢?從(cong) 陳楚文化就開始了。比如說宋朝,我們(men) 有遼、夏、金,都是中華民族,我們(men) 怎麽(me) 樣研究民族之間共同體(ti) 交流、交融、交鋒的曆史?這是我們(men) 要解決(jue) 的問題。所以,陳楚文化一定要重視起來。
還有紅色文化。在我的成長裏,革命文化影響比較深的有兩(liang) 個(ge) 人,我原來在淮陽中學讀書(shu) 的時候,李之龍對我影響比較深,還有一個(ge) 就是我在東(dong) 北的時候,東(dong) 北抗日名將楊靖宇,這兩(liang) 個(ge) 人都曾經作為(wei) 我的精神支柱。周口的紅色文化在全省也是有特色的,是紅色河南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我們(men) 的黃泛區文化,一定要和黃河文明複興(xing) 連在一起。
河南在全國的經濟總量是第五位,周口經濟總量在河南是第五位,我們(men) 該怎樣在這個(ge) 體(ti) 係裏定位周口,重新認識周口,重新設計周口?在河南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走勢裏,商丘、周口、駐馬店作為(wei) 一個(ge) 板塊,正在崛起。如果周口能夠把八大文化資源進行係列化開發、係統性整理,比如說把伏羲文化做成伏羲文化國際論壇。圍繞黃河文明,河南在做一個(ge) 大河文明國際論壇。我們(men) 周口作為(wei) 八千年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伏羲文化也可以在淮陽搞一個(ge) 論壇。比如說“山東(dong) 有孔孟,河南有老莊”這個(ge) 品牌的打造,周口能做出大文章。當然,周口、洛陽、三門峽、商丘如果能夠聯合起來打造,效果可能會(hui) 更好。比如說圍繞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周口特色產(chan) 業(ye) 品牌的打造,“周口手創”也是一個(ge) 方向。周口推進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戰略,要特別注意營造文化旅遊發展的生態環境,要把整個(ge) 周口變成一個(ge) 全域旅遊的體(ti) 係。要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相結合,要跟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相結合,要和縣域經濟發展相結合,要和數字化轉型相結合,要以文旅文創戰略在周口的實施,作為(wei) 活躍全局的策略,這是值得我們(men) 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同誌們(men) ,當前周口正處在提質增效、補齊短板、完善功能、發揮優(you) 勢的關(guan) 鍵階段。我們(men) 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學習(xi) 貫徹省第十一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堅持“臨(lin) 港新城、開放前沿”的發展定位,堅持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擦亮周口文化標識,在加快實施“十大戰略”中積極作為(wei) ,在實現“兩(liang) 個(ge) 確保”中奮勇爭(zheng) 先,奮力向國家區域中心港口城市邁進,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譜寫(xie) 周口新的絢麗(li) 篇章,以優(you) 異的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者:李庚香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研究員)
來源:大河網
審核:宋淑芳 張柏林
編輯:幹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