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全國後,為(wei) 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把家族子弟分封到各地為(wei) 王,趙王司馬倫(lun) 便是其中之一。
司馬倫(lun) 是司馬懿的第九子,被封為(wei) 趙王。武帝的兒(er) 子惠帝天資不足,賈皇後借機專(zhuan) 權,她獨斷專(zhuan) 行,性情暴戾,生活荒淫,並設計殺害了太子,引起朝野不滿。趙王司馬倫(lun) 趁機起兵,他是“八王之亂(luan) ”的主要發起人。他殺死了賈皇後,滅掉異己,控製朝政。永寧元年(公元301年),他逼惠帝禪位,自立為(wei) 帝,改元建始,但他隻做了三個(ge) 月的皇帝,即被誅殺。
據史書(shu) 記載,司馬倫(lun) 為(wei) 了拉攏人心,顯示皇恩浩蕩,大肆封官加爵,就連跟隨他的奴婢、走卒、小廝、衙役也被加封了爵位,僅(jin) 侯爵就封了數千人,而且像皇帝身邊的侍中、散騎、常侍等少數高級官職,司馬倫(lun) 也敢大封特封,可謂創曆史之最。但在司馬倫(lun) 身亡後,他所封的官員官職一律被罷免,成了過眼煙雲(yun) 。
魏晉時大官的官帽上,用蟬形圖案的金璫作裝飾,並插上貂尾,被稱為(wei) “貂蟬冠”。侍中的官帽,貂尾插在左邊,常侍的官帽,貂尾插在右邊,高貴典雅,輕柔飄逸,很能顯示出氣勢、身份來。可是貂尾稀少不夠用,朝廷隻好用不值錢的狗尾巴來代替,一時被傳(chuan) 為(wei) 笑柄。所以在當時的洛陽就傳(chuan) 唱著“貂不足,狗尾續”的童謠。
“狗尾續貂”用來形容官職太濫,後來此典故也用來指以壞續好,前後不相稱。人們(men) 在寫(xie) 文章、發表見解時,也用其作為(wei) 自謙之詞。有時候,人們(men) 還用“狗尾續貂”來諷刺、貶低他人。(張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