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夜宴桃李園圖(資料圖片)
《紅樓夢》裏的劉姥姥遊大觀園,出盡了洋相,倒是在飯桌上行酒令時,她照葫蘆畫瓢的對句,有點兒(er) 大俗大雅的感覺。大觀園裏的亭台樓榭、花草木石無一不精,可惜偌大的園子一般人卻不能遊玩,隻能由公子、小姐做著籠中的金絲(si) 雀。晉代洛陽的金穀園,則是文人雅士聚集、流連忘返的地方。
石崇作為(wei) 全國巨富,特會(hui) 享受生活。他重金聘請園林設計師,依山傍水打造了一個(ge) 全國聞名的私家園林。園子落成之日,他在《金穀詩序》裏寫(xie) 道:“去城十裏,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眾(zhong) 果、竹、柏、藥草之屬,莫不畢備。”園子內(nei) 物產(chan) 之豐(feng) 富可見一斑。《晉書(shu) 》也有記載,說裏麵“物產(chan) 豐(feng) 熾,室宇宏麗(li) 。後房數百,皆曳紈繡,餌金翠。絲(si) 竹盡當時之選,庖膳窮水陸之珍。”其排場不亞(ya) 於(yu) 皇家園林。
石崇不僅(jin) 是一介土豪,還是一個(ge) 騷客。他官場失意後,把生活樂(le) 趣轉移到與(yu) 文人的互動遊樂(le) 上。他是“金穀二十四友”的發起人。洛陽作為(wei) 晉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吸引了來自四麵八方的“洛漂”。“金穀二十四友”中不乏文學大家,諸如才貌雙全的潘嶽、引發“洛陽紙貴”的左思等。
這些文人雅士時不時結伴暢遊金穀園林,或臨(lin) 水,或依山,走到哪兒(er) 都有美酒佳肴伺候,更有舞姬精彩的歌舞表演。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每人必須即興(xing) 吟詩作賦,不能完成任務的,要罰酒三杯。由此衍生了一個(ge) 成語——金穀酒數。
想必詩仙李白也很喜歡這種遊戲。他在《春夜宴從(cong) 弟桃花園序》中說:“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鬥。”李白的舉(ju) 止要比石崇之流高雅得多。“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在令人陶醉的春光裏,與(yu) 兄弟共享天倫(lun) 之樂(le) ,能不讓人陶醉嗎?
“夫天地者,萬(wan) 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wei) 歡幾何?”金穀園的蹤跡早已沉沒在曆史的埃塵中,隻有金穀酒數成為(wei) 那段曆史的縮影,令人徒生許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