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古城黃泛地層洪水記錄及洪災度反演

黃河文明與(yu) 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2016-05-30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yu) 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暨黃河文明傳(chuan) 承與(yu) 現代文明建設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專(zhuan) 職研究員、環境與(yu) 規劃學院馬建華教授等著《開封古城黃泛地層洪水記錄及洪災度反演》,2016年5月23日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shu) 是作者近年來從(cong) 事開封環境演變研究的重要成果。

  內(nei) 容簡介:

  多次黃河泛濫沉積將不同朝代的開封古城淤埋在地下,形成“城下城”奇觀。全書(shu) 試圖從(cong) 地層學角度揭秘開封“城下城”時空格局與(yu) 形成過程。在開封市鑽取4個(ge) 25 m連續岩芯,開展高密度岩芯樣品粒度、黑碳、地球化學元素和年代分析。首先運用小波分析技術對岩芯的沉積旋回進行多指標綜合劃分,確定黃泛次數;然後建立基於(yu) 衝(chong) 積地層洪泛信息的洪災度模型,對戰國以後入城洪水的洪災度進行反演;最後討論黃河水患與(yu) 開封古城衰落關(guan) 係。

  該書(shu) 的主要學術觀點或貢獻如下:(1)衝(chong) 積地層的黑碳含量、人為(wei) 源元素含量、孢粉含量與(yu) 組成可以作為(wei) 劃分沉積旋回的代用指標,特別適用於(yu) 深受人類活動影響、正常粒度層序遭到擾動地層的沉積旋回劃分或黃泛次數確定。戰國以來,共有6次黃泛洪水灌入開封古城城牆之內(nei) ,分別發生在公元前225年、1387年、1399年、1461年、1642年和1841年。(2)從(cong) 黃泛地層中提取水動力強弱(砂黏比、粒度概率累積曲線粗切點Ф值和推移質線段斜率)和泛濫時間長短(旋回厚度)信息,構建了洪泛指數(FI)模型及洪災度分級標準。應用FI對各次黃河泛濫事件的洪災度反演發現,6次進入城洪水的洪災度大小依次是1642年(極強)>1399年(強)>1641年(中等)>1387年(中等)>1841年(中等)>公元前225年(中等)。(3)開封城區地下普遍存在戰國大梁城(10~15 m)、北宋東(dong) 京城(8~10 m)、明代開封城(3~8 m)3座古城的廢墟,個(ge) 別地方存在清代開封城古地麵(1~4 m)。除北宋東(dong) 京的衰落是由於(yu) 政治因素(靖康之變)外,發生在公元前225年、1642年和1841年的黃河泛濫是開封古城興(xing) 衰的重要轉折點。

  該書(shu) 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yu) 可持續發展中心傾(qing) 力推出的黃河文明與(yu) 可持續發展文庫係列精品圖書(shu) 之一,該文庫旨在緊緊圍繞服務於(yu) “黃河文明偉(wei) 大複興(xing) ”和“沿黃地區可持續發展”為(wei) 己任,以創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黃河學”為(wei) 宏偉(wei) 目標,為(wei) 區域經濟發展和政府科學決(jue) 策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該書(shu) 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基於(yu) 地層分析法的開封地下古城衰亡與(yu) 黃河水患關(guan) 係研究”(項目編號:41171409)、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黃河變遷與(yu) 開封城市興(xing) 衰的互動關(guan) 係研究”(項目編號:12JJD790023)、教育部和河南省共建河南大學項目“基於(yu) 地層分析法的開封“城摞城”奇觀與(yu) 黃河水患關(guan) 係研究”(項目編號:SBGJ090101)的階段性成果,同時還得到了“黃河文明傳(chuan) 承與(yu) 現代文明建設”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出版資助的支持。

  目 錄

  前 言

  第一章 從(cong) 開封“城下城”奇觀談起

  第一節 開封“城下城”的點狀證據

  第二節 開封“城下城”的線狀證據

  第三節 開封“城下城”的麵狀證據

  第四節 開封“城下城”研究存在的問題與(yu) 本書(shu) 的任務

  第二章 研究區概況與(yu) 研究方法

  第一節 開封市概況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岩芯物理性狀描述

  第一節 金明鑽孔岩芯性狀描述

  第二節 師專(zhuan) 鑽孔岩芯性狀描述

  第三節 醫專(zhuan) 鑽孔岩芯性狀描述

  第四節 明倫(lun) 鑽孔岩芯性狀描述

  第四章 開封城市黃泛地層沉積旋回劃分

  第一節 小波分析及其在沉積旋回劃分中的應用

  第二節 基於(yu) 粒度的沉積旋回劃分

  第三節 基於(yu) 黑碳含量的沉積旋回劃分

  第四節 基於(yu) 人為(wei) 源元素含量的沉積旋回劃分

  第五節 岩芯沉積旋回綜合劃分及其年代框架

  第五章 開封西郊黃泛地層洪水事件的孢粉記錄

  第一節 主要孢粉類型

  第二節 孢粉垂直分帶

  第三節 洪水事件的孢粉記錄

  第六章 黃泛地層洪災度反演

  第一節 黃泛地層洪災度指標體(ti) 係建立

  第二節 黃泛地層洪災度模型構建

  第三節 戰國以後黃泛地層的洪災度反演

  第四節 黃河水患與(yu) 開封城市衰落關(guan) 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