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

中原文化經典匯要  2019-01-18

晁錯(前200—前154),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人。西漢政論家。年輕時師從(cong) 張恢學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學說,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曾奉命從(cong) 故秦博士伏生學習(xi) 《尚書(shu) 》。後任博士、太子家令。在教導太子中授理深刻,辯才非凡,得太子劉啟(即後來的景帝)信任,號為(wei) “智囊”,升遷為(wei) 中大夫。漢景帝即位,任命為(wei) 禦史大夫。他堅持“重本抑末”政策,並主張納粟授爵,又建議募民充實塞下,積極防禦匈奴的攻掠,以及逐步削奪諸王侯的封地,以鞏固中央集權統治,得到漢景帝采納。後吳楚七國以誅殺他為(wei) 名,發動叛亂(luan) ;他為(wei) 袁盎等所譖,被殺。《漢書(shu) ·藝文誌》著錄《晁錯》三十一篇,今佚。清徐乾學等《禦選古文淵鑒》錄入其政論代表作有《上言兵事書(shu) 》《請募民實塞奏》《請立邊民什伍法奏》《論貴粟疏》《請入粟郡縣奏》《賢良對》等。清馬國翰等也有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