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穆(100—163),字公叔,南陽郡宛(今河南省南陽市)人。丞相朱暉之孫,陳相朱頡之子。他少小聰慧,五歲時便有孝稱,父母有病,便不飲食。及壯年,銳意誦讀,有時思至不自知,丟(diu) 失衣冠,顛墜坑岸。其父常以為(wei) 專(zhuan) 愚,幾不知馬足幾條。初舉(ju) 孝亷。大將軍(jun) 梁冀素聞其名,辟為(wei) 大將軍(jun) 掾。他多次直言勸戒梁冀,後拜侍禦史,出任冀州刺史。漢桓帝永興(xing) 元年(153),因觸犯宦官,被罰作刑徒。後得太學生潁川(今禹州市)劉陶等數千人上書(shu) 鳴不平,才獲釋歸居鄉(xiang) 裏。他五十歲時又向隱於(yu) 武當山的趙康叔奉書(shu) 稱弟子。居家數年,在朝諸公多有相推薦者,於(yu) 是征拜為(wei) 尚書(shu) 。他剛直不阿,屢次上書(shu) 或麵諫要求罷除宦官,遂遭排擠詆毀。於(yu) 漢桓帝延熹六年(163),憤懣發疽瘡而去世。他做官數十年,蔬食布衣,家無餘(yu) 財,公卿共表其立節忠清,追贈為(wei) 益州太守,蔡邕與(yu) 門人諡為(wei) 文忠先生。《舊唐書(shu) •經籍下》著錄《朱穆集》二卷,今已佚。
朱穆
中原文化經典匯要 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