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128—190),一名諝,字慈明,潁川潁陰(今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人。東(dong) 漢經學家、書(shu) 法家。戰國荀卿十二世孫,當塗長荀淑第六子,兄弟八人,均有名當世,被時人稱為(wei) “荀氏八龍”。他自幼聰穎好學,十二歲便能誦《春秋》《論語》。太尉杜喬(qiao) 見而稱道:“可為(wei) 人師。”於(yu) 是他耽思經書(shu) ,慶、吊不行,征、命不應,潁川人稱讚他:“荀氏八龍,慈明無雙。”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太常趙典舉(ju) 荀爽至孝,拜郎中。後遭黨(dang) 錮,隱於(yu) 海上,又南逃漢水之濱十餘(yu) 年,以著述為(wei) 事,被人稱為(wei) 碩儒。黨(dang) 禁解,公車征為(wei) 大將軍(jun) 何進從(cong) 事中郎。何進怕他不至,迎薦為(wei) 侍中,及何進敗亡而罷。漢獻帝即立,董卓輔政,又征他,被迫就任為(wei) 平原相;行至路上,追為(wei) 光祿勳;就職問事三日,又進拜司空。因董卓暴行,曾參與(yu) 司徒王允謀董卓事。後於(yu) 董卓遷都長安時病卒。著有《<禮><易><詩>傳(chuan) 》《尚書(shu) 正經》《春秋條例》《漢語》《公羊問》《辯讖》,及百餘(yu) 篇的論、敘集子《新書(shu) 》(今多亡佚)。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shu) 》輯有《<周易>荀氏注》三卷。
荀爽
中原文化經典匯要 201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