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楚國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人。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曾官宋國大夫。墨子曾學習(xi) 儒術,因不滿其煩瑣的“禮”,而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wei) 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墨子主張儉(jian) 樸節儉(jian) ,反對禮樂(le) 繁飾;主張勤勞刻苦,反對聲色逸樂(le) 。他重質而輕文,棄華而務實,力主“兼相愛,交相利”,不應有親(qin) 疏貴賤之別。墨子的主要思想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le) 、天誌、明鬼、非命等,反映了廣大勞動階層的呼聲。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liang) 方麵: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傳(chuan) 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餘(yu) 力的反對兼並戰爭(zheng) 。墨子的學說對當時思想界影響較大,與(yu) 儒家並稱“顯學”。今存《墨子》,是研究墨子及其學說的基本材料。
墨翟
中原文化經典匯要2019-02-03